希望本身就是快樂《寂寞稻草人》
11月
26
2019
寂寞稻草人(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提供/攝影林筱倩)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91次瀏覽
劉俊德(臺北市立大學舞蹈系四年級)

《寂寞稻草人》是由德國梅林劇團帶來的作品,於利澤偶聚祭中的售票演出。利澤偶聚祭為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所舉辦的偶戲節,以「當代偶戲」為主,並匯集國內外偶戲劇團於宜蘭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展開為期三天的偶戲嘉年華。這次利澤偶聚祭除售票演出之外,也設立了許多攤販市集,讓參與民眾都能親自體驗偶戲、創造藝術;街上每個角落也都有不期而遇的街頭表演,整體活動顯得活潑。攤販更結合當地的文化發展,這點讓我深深感受到社區居民的參與感,營造出相當親切、溫暖的節慶風貌。

印象裡,偶戲表演大多服務的觀眾群為小孩,但在《寂寞稻草人》裡,我認為就算是大人,觀看後,也能有所收穫及感動。《寂寞稻草人》的故事非常簡單,在開頭,主角稻草人活了過來,以探索的情節來認識這個世界,而在他每一個探索的過程中都有許多奇幻事件發生,宛如施魔法般,同時也遭遇一些挫折,但最終還是相當樂觀的面對一切,使希望、想像一直都存在於這個世界中。我覺得本齣戲把稻草人設定為主角是非常強烈的感受,光是無法移動的限制,就體現出現代人於各種框架之下的樣貌,但在其中,稻草人又如此努力的面對問題,加上燈光和整體氛圍的營造,令觀者感受到「稻草人」很積極的「生命力」──彷彿向大孩子宣告,不要輕易放棄想像的權利,也充分展現偶戲寓教於樂的特質。

多數偶戲表演中,每隻偶基本上都是獨一無二、為戲所製作的,因此偶本身與劇的樣貌就會達到一種無違和的協調性。《寂寞稻草人》屬於執頭偶的表演,稻草人的頭本身的機關設計,使他的嘴巴和眼睛是可活動式的。手的部分較有彈性,不操作時就像稻草人那樣向外張開,操作時即可彎曲。而舞台則透過像地毯材質的鋪設,加上投影營造出草地場景,也藉由投影的畫面設計,讓草地的樣子有了不同季節的變化。舞台的機關也非常多,所以視覺上是相當魔幻的。整個作品演出後,藝術家開放讓觀眾參觀整個舞台,也讓觀眾體驗操作。這當中也發現,整場演出包含所有的燈控、音控,都由這兩名操偶師所包辦;在大多數中小型偶戲表演也都是如此,由於偶是操偶師所操控,讓偶看起來有生命、有呼吸完完全全取決於操偶師的技巧,因此在燈光、音樂的設計與執行都需要與偶的呼吸精準的配合,才能讓作品看起來更為細密。在《寂寞稻草人》中,我也看見這樣的準確,因此可以說是相當令人佩服的。

我認為,每個人無論年紀多大,心中都還是有像孩子的一面,而觀看偶戲時,能帶出我們內心那種純粹的情緒,無論是喜悅或是悲傷的。如同《寂寞稻草人》那樣單純的劇情,卻給我們無限的想像與真誠的快樂及感動;或許越是簡單、直接的對話,是種暫時讓我們放下包袱,享受孩子般那樣坦率的方式。政治家約翰遜說:「盡管希望愚弄人,但人仍需要希望,因為希望本身就是快樂。」試著在長大過程中,保護那些自己原本的樣子,我想這也是偶戲所帶給我們的美好與真諦。

《寂寞稻草人》

演出|德國梅林劇團
時間|2019/11/17 11:30
地點|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七號穀倉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
而在本屆作品中,我們得以從中反思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回歸到表演藝術的本質,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先以演員為中心的基礎,如何真心面對、真實挑戰關於表演這個行為所應具有的思索。
6月
11
2025
《一炷香的時間》以乩身緣起的乖舛、白水演員間關係的來往交錯,和突如機械神降的末世災難形成三條敘事線,這三者並非各自發散互爭光輝,而是交互拼貼卻不失戲劇質量的彼此相襯、緊扣著。
6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