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耿邦(劇場工作者)
《浮根-共躰》創作發想原自種子舞團藝術總監黃文人於2015年創作《浮根》這個作品,當時僅為二十五分鐘的小作,如今2020年重拾此作並加上「共躰」之概念,《浮根-共躰》劇名四個字已包含創作及演出核心,整場舞者身體呈現漂浮狀態,彼此的接觸成了彼此生命的根,更是一個共躰。
演出一開始,舞者自四方進場聚集,身體在地板上四肢朝上浮動,僅依靠核心軀幹緩慢聚集,配以水中泡沫音效,波光粼粼,為整場演出拉開序幕,並正式定調此作舞者身體狀態的漂浮性。整個舞作從單人、雙人、群舞不同層次編排,時而靜謐飽含能量,時而大開大闔、奔放不羈,整體節奏流暢緊湊。另外,此次更是少見的結合現場的樂手,包含小提琴、大提琴、手鼓,改編創作音樂旋律及節奏性極強,結合舞者強大的身體能量、爆發力,演繹出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饗宴。
整齣舞作僅以外套作為唯一道具,完美的結合穿、脫、拋、接、拉、扯等動作,除了在編排呈現上有聚焦效果外,更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外套的連結下糾纏,其中一段一男與兩女間糾葛的情愫,以外套為媒介,呈現剪不斷理還亂的三角關係,舞者更以眼神、表情,增添愛情底下選擇與拋棄的無奈,不禁揪心不已。此外,舞者更透過外套拍打地板的聲音,與現場樂手打擊竟完美結合,奏成一曲激昂樂章,看似平凡簡單的物件,卻能淋漓盡致的結合使用,一直以來是種子舞團令人讚賞之處。
《浮根-共躰》並非以故事性作為編排,而是在每一段編排呈現出「根」與「共躰」的不同狀態,而在「浮」的身體基礎上,舞者對於身體的強大控制力,讓浮動的「不穩定」狀態維持在「穩定」控制下表現,雖以「共躰」為名,實則上彼此間互為「根」共存共生關係卻是脆弱不堪,成了本舞作最核心衝突來源。後半部舞者以「吹氣」的小動作,造成身體強烈氣勁為對比,更是道出整個社會人群之間為一共躰,看似穩固,但每個人之間的關係,卻是一個小事件就足以造成強大的破壞。
種子舞團在2020年推出《浮根-共躰》此作,也讓我們重新再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間的關係,在人類生活的社會裡,我們彼此依賴、彼此共生,追求穩定的生活,但究竟又該以何為根才能真的穩固?抑或是終究一生只是不斷在社會中隨波逐流,無以為根。
《浮根-共躰》
演出|種子舞團
時間|2020/10/17 19:30
地點|屏東演藝廳實驗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