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故鄉是場永恆的謎《故鄉的謎底》
9月
08
2021
故鄉的謎底(莎小戲提供/攝影葉俍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52次瀏覽
梁家綺(專案評論人)

先提出一個假設性情境:日正當中,路上有人竄出,請你幫忙協尋一名失蹤少女,但這位求援者似乎並不特別著急憂傷(看來不是至親摯愛),也不特別急迫氣憤(看來也不是要討債),同時,他有些令人摸不著頭緒地介紹了手中的玩偶給你,你會怎麼回應?我想大部分的路人既不是柯南也非警察,且對方的行為模式未明、動機未果,恐是疑慮滿腹,愛莫能助。

《故鄉的謎底》(後簡稱《故》)即是以此設定開始,導覽員先在集合點吳園發放協尋單,表示自己也不知道這名少女是誰,由觀眾在鷲嶺【1】一帶進行兩個半小時尋找失蹤少女安田葉的活動。我會在一開始提出情境題供參,是想提出《故》選擇「解謎」作為整體戲劇形式所暴露出的問題——觀眾何以投入?或說,什麼樣的情境或情節足以推動觀者投入解謎、沉浸其中?近年來解謎正夯,不論是私人遊戲工作室琳瑯滿目的密室逃脫版本,還是各公立博物館推出的密室/戶外實境遊戲展示教育活動,【2】都是立基在創造一個足以讓參與者願意投入的情境架構、使凡人如你我獲取一個非日常的角色身分破解謎團,以達到娛樂、社交或學習的目標。劇場觀眾在購票時可說是「自願擱置懷疑」的進入創作者的設定框架、對虛構或想像的世界進行認同,儘管演出當天觀眾給予相當程度的投入,但我想這並不代表創作者可以把已然擱置懷疑的觀眾視為理所當然。

雖然情境塑造薄弱,但《故》整體結構與串聯完整,前有楔子,中間以相同的模式反覆三次(解謎線索出現鹹甜二線觀眾分開探索導覽員帶領交換線索、討論人物故事與關係角色出現進行獨白或與觀眾互動),後有收束。故事與線索散落在上帝公街、草花街、麻糬巷、鶯料理與測候所這些在提示單「鷲事指南」上的地名。地圖圖繪同時存有清領時期反映商業活動與民間工藝的市街之名(如打鐵街、鞋街),以及日治時期已市區改正的都市紋理(有圓環、兒玉源太郎像與合同廳舍)、行政町區等,對照著觀眾行走時再度經歷政治轉變與掏洗的實存道路,不同的時空多層地並置在一起,混雜的顯現了一個地方曾有過的歷史。

然而人物的混雜(我指的是真實與虛構的混雜),卻造成觀看和參與的困擾:林婀琴首先出場,從線索得知他與郭金火結為連理(若對台灣美術史有些印象者會發現郭金火為郭雪湖本名,其妻正為林阿琴,恰對應《故》中夫妻之名),但逐漸揭露的卻顯示出這是一個與郭雪湖夫妻不盡相同的故事,獨自教書育二子苦苦等待的林婀琴與貌似因二二八事件消失的丈夫,如籤詩道具所讖「牛女才相見、流後各西東」;第二個出場的角色王德,則在線索中很明白的使用了王育德自傳的書籍頁面影本,檔案與照片的使用,使王德與王霖二人明確的對應了真實人物王育德及其兄長王育霖;最後一個角色安田葉為王(育)德的老師安田實之女,此角色應是虛構的部分較多。雖然花了一些篇幅說明與推敲,但我無意於此辨明角色的虛實,而是觀眾在解謎時應以實破虛,還是僅在虛構的解謎中滿足?真實也好,虛構也罷,戲劇或許就是因為可以在虛實間進出而擴展了我們感知與想像的邊界,但僅有借名而無互文指涉的安排有其必要嗎?在最後創作者不打算言明角色原型的狀況下,斷簡殘篇式的檔案展示,是否造成觀眾對史實人物的虛構化的認知?

儘管我對這個作品提出了不少疑問,但我仍必須說,《故》於我確實創造了一個迷人的故鄉視野:台南巷弄裡被反覆講述的終於不再是葉石濤遺留下來的文學遺產,北極殿前流傳的也不再是許丙丁《小風神》裡的上帝公與諸神亂鬥,它跳脫了以地方文史名人為主的敘事建構,創造了女性與小歷史的敘述。草花街上歡喜待嫁的簪花姑娘阿琴,或是夢想成為南女學生、爾後做老師卻不幸病故、盤旋不去的少女安田葉,都引領觀眾想像這些平凡巷弄裡確實可能真實存在的尋常人家,其夢想與哀愁、嗔喜與怨怒,其喜慶與婚喪、死病與流離。而取材自王育德生平的段落,跳脫莎小戲在台南台語月《王育德:歸鄉的靈魂》極度政治正確的高聲吶喊,《故》裡王(育)德在公學校被欺負、對兄長王(育)霖的敬愛,展現在自恃與傲嬌的青春躁動之中,當世人皆以「台獨先驅」、「台語研究博士」的名稱喚他的時候,誰還記得他也曾年少如斯,有著簡單卻慎重的苦惱憂愁。戲劇取材不必再鞏固原有的論述,當挖掘與創造潛藏在底部的、不為人知的故事,便多元且豐富了我們的想像與認知,當故鄉持續是個待解之謎,它便能持續生成、往復變異。

註釋

1、 鷲嶺是府城地勢最高處,北極殿內有「鷲嶺古地」之匾額。過去曾有「上帝廟埁墘,水仙宮簷前」之語,指從民權路的北極殿一路向西至水仙宮,前者的台階恰與後者的屋簷等高。日治時期所建的測候所也因該處地勢較高適於觀測而佇立於此。

2、 如故宮2017年的「不思議事件簿」從《翠玉白菜》遭網路攻擊的事件展開解謎、2018南故宮的「迎貓祭」讓玩家扮演貓、2019奇美博物館「穹頂計畫」尋找一個大秘寶……族繁不及備載,可參:https://artouch.com/views/content-11591.html

《故鄉的謎底》

演出|莎小戲
時間|2021/08/28 15:30
地點|台南古鷲嶺(台南市民權路二段與忠義路二段之巷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
從四季風土節氣發動的表演文本,進入了童年的回憶,收尾落在劇中主人翁有感成長敘事的疑惑與追求:「什麼樣的果子才是最好的果子?」「妳就是妳自己。」「我就是我自己?這樣就可以去冒險了嗎?」雖然,這樣的感悟,帶著正向的能量、溫暖的鼓勵,不過,前半場所展開的土地連結或家族回憶,予人期望更多的開展,到此戛然中斷,讓人若有所失。抑或是換個角度解讀,從家族淵源到個人成長,恰足以引動聯想人生的終極問題: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是誰?因此,即使觀賞結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知道真正答案的,一如生命的腳本總是無法預知未來禍福,必須自行邁開腳步前進,才能揭曉謎底吧。
3月
05
2024
導演的場面調度,展現對文本的極大尊重與自我節制,以簡潔的手法,讓演員的身體與聲音在幾乎空無一物(除了必要的桌椅和視覺焦點的紙捲),但有強烈設計感的劇場空間中,自然而平靜地流動,有效地發揮文字內涵的戲劇性與抒情性(lyricism),貼切呼應作品主題。自屋頂平滑地斜掛而下,位在舞台中心的特殊材質「泰維克」紙捲,雖是舞台視覺焦點,但並不會轉移或妨礙我們的觀看、聆聽,而更像是舞台上的第N個角色(文學作家、Bella的一夜情對象),與戲劇文本平行互文的其他文本(創意寫作課程指定閱讀),或者角色生命情境的隱喻(Bella自殺的嘗試),最終更成為角色個人生命的寄託:Bella的最後一段獨白,全場靜默無聲,以投影呈現在紙捲上,我們彷彿隨著她的引領,翻著書頁,讀著她為Christopher寫下的悼詞,沉靜地聆聽著她——或許還有我們自己——內在的聲音。
3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