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時光告別──西薇.姬蘭《六千哩外》
4月
14
2014
六千哩外(黑潮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19次瀏覽
葉根泉(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鏡頭對準西薇.姬蘭(Sylvie Guillem)的瞳孔,彷彿是從眼睛的鑰匙孔內望出去,才得以看見西薇整張臉孔。馬茲.艾克(Mats Ek)替西薇編舞《再會》BYE,運用鏡子般的影像,讓西薇如在照鏡子顯像的過程裡,不斷進出──進去鏡像裡面,出來在鏡框之外,人臉或身體的顯現有時是局部的,一半影像一半具體,西薇非常精準地配合影像與音樂的行進,天衣無縫地結合起來。這樣的安排猶如《愛麗絲鏡中奇遇》英文的原書名: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and What Alice Found There,透過鏡中的觀照,西薇發現了什麼!是對於自我亟於想要跳脫框架的堅持,反骨的她不甘心待在芭蕾舞團受到保護,經常跑到外面跟其他編舞家合作,於1989年毅然決然離開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Paris Opera’s Ballet),但在獨行踽踽的路上,並不是都能瀟灑以待,內心的不安恐懼,讓西薇眉頭深鎖、面無笑容,但脫下鞋襪後,仍堅持跳下去!

這般貼近舞者的心境,著實揭露在跳舞這條路上自我的躁動、起伏、不羈、堅韌。這支舞是對過往的告別,馬茲.艾克認為是一位舞者從人生一個階段移轉到下一個階段,她並非向舞蹈告別,反正更是一種生命的宣示,對於過往時光揮別的手勢。就像《再會》結尾,西薇最後進到影像裡面,已站滿各色人種、男女老少,彷彿是自我生命各個階段的分身,或是人生旅途中摩肩擦踵過往的路人,但小女孩舉起手,向西薇輕輕揮別,仍可視為象徵時往的過去,和站在身旁的老婦人有如未來年邁的對比,此是生命的常態,卻不必悲傷。

相較於《再會》的感性溫情,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替西薇量身創作的《排列組合》Rearray就顯得冷冽而機械,藉由拆解傳統古典芭蕾肢體,快速連續的低躍與拍擊的舞步,再重新排列組合,讓西薇和搭擋演出的史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首席男舞者Massimo Murru,兩人展技般運用肢體的延展與線條,展現其高難度的動作與柔軟度。尤其配合長期和佛塞合作的作曲家David Morrow所作無調性現代音樂,弦樂拉弓急遽磨擦所發出的聲響,令人感到不和諧的壓迫。使得這段舞蹈冰冷得很有距離,佛塞推翻傳統、探索傳統,但兩位舞者深厚紮實的傳統芭蕾肢體,所能展示身體動作極限的可能,仍令人目不轉睛,讚嘆不已。

此次《六千哩外》排在首支舞蹈季里安(Jiří Kylián)所編的《27分52秒》27’52”,是給台北觀眾一個意外的禮物,因今年二月兩廳院國際藝術節才邀請季里安發表《季里安計畫》中,演出《14分20秒》14’20”,此為完整版本,但演出的舞者 Aurélie Cayla與Lukas Timulak,即是上回演出《14分20秒》相同組合。因此,《27分52秒》此一完整版本,並非照著2002年為紀念荷蘭舞蹈劇場二團(NDT Ⅱ)所創作,找來都是二團年輕的舞者詮釋,而是以四十歲以上資深舞者組成的荷蘭舞蹈劇場三團(NDTⅢ)舞者,搭配二團年輕女舞者,重新演繹原版作品。這是對原本舞作因應三團資深舞者濃縮時間的再翻轉,更是對於告別青春年歲的身體的再肯定。當看到Lukas Timulak以他沈穩、歷經歲月淬練的身體,展現已不是技巧而已,底蘊的內涵使得他一舉手一投足都有相當厚實的份量。而他與Aurélie Cayla年輕舞者的配搭,透露出成熟/青春、歲月/時間、夥伴/競爭等對比,輻射出超乎原舞作本有的意義,並與下半場《再會》舞作核心頭尾呼應。

《再會》用了鋼琴家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所彈奏貝多芬最後一首鋼琴奏鳴曲Op.111,貝多芬最後的鋼琴奏鳴曲是非常典型隸屬於「晚期風格」的作品,是面對生命即將終了的時刻仍永不妥協,仍極力想要突破自我的框限,以至高的精神性寫就完成度極高的音樂。雖然只有二個樂章:第一樂章以對位法為主體的進行;第二樂章以無比的創造性,顯現天籟般深遠的境界。由波哥雷里奇來詮釋,如編舞者艾克所述,當時波哥雷里奇罹患精神分裂、內外煎熬的情況,他將貝多芬最後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的五段變奏,觸鍵與踏瓣明確分明,對於音符的強弱、節奏、速度被重組成為另一種風格,整個彈奏非常現代,已近乎爵士樂,他似乎想從這些跳躍的音符中,尋找到自我光明的所在。極為符合《再會》所想帶給觀者如此脆弱又堅強的感受,西薇以其鮮艷黃裙、綠色開襟羊毛衫、搭配紫色短襪、棕色小羊皮靴子,整體造形所透露的滑稽、喜感,臉上卻毫無笑容,肢體舉止有些笨拙蹣跚。《再會》的影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幕是西薇在音樂和影像的過場,走進去隱身於黑暗的翼幕之中,彎身於燈架後面,手執杯子,喝了一口,仍氣喘噓噓,側燈的臉龐透露著真實的疲憊,但當音樂Cue點一響起,西薇弓著足倒退步出翼幕,身體不由自主、無法自抑隨之起舞。只有從跳舞中我們才能找到自我,只有從動作中我們才會找到生命存在的意義。無論過往時光如何流逝,時間如何時移至下一個階段,我們向過去的自我告別,大步邁向未知的未來。

後述:

此次節目單上和《PAR表演藝術雜誌》均稱《六千哩外》首支舞蹈為季利安《27分52秒》27’52”,但演出長度與內容,和季利安官網的27’52”有所不同,似乎是濃縮版《14分20秒》14’20”再次重演。主辦單位應針對此說明清楚,給予觀眾一個交待。(葉根泉2014/04/15)

《六千哩外》

演出|西薇.姬蘭
時間|2014/4/12 晚上 7: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姬蘭身著黃裙、花襯衫,一身斑斕,帶點默片般的動作,偶爾走進黑白影像中,或者穿梭而過,在舞台空間中詼諧地跳著舞。姬蘭對於戲劇性、角色內心的詮釋能力在《煙》或《再會》中,極為引人地感染著觀眾。(李時雍)
4月
21
2014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