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祝福《六千哩外》
4月
21
2014
六千哩外(黑潮藝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72次瀏覽
李時雍(2014年度駐站評論人)

《六千哩外》是西薇.姬蘭(Sylvie Guillem)2011年與沙德勒之井(Sadler’s Wells)共同製作的節目;在排練其中之一編舞家威廉‧佛塞(William Forsythe)的《排列組合》時,發生日本311大地震,曾經演繹過融合歌舞伎、能劇和武術的《德翁女形》(Eonnagata)、長期關注日本文化傳統的姬蘭遂以此為名,「六千哩外」遙寄上祝福。2012年底我停留北京,觀看一齣崑曲節目,時值大劇院年度「舞蹈節」,場內外掛滿馬茲‧艾克(Mats Ek)為其編舞《再會》的劇照,姬蘭就在鄰隔歌劇院演出;而我終於得以在今年春天台北,親睹這齣製作。

上半場是季利安(Jiří Kylián)的《27’52”》(2002)、佛塞的《排列組合》(2011),下半場是馬茲‧艾克的《再會》(2011),當代舞蹈上風格獨具的三位編舞家作品。二月間《季利安計畫》來「台灣國際藝術節」演出,《14’20”》(《27’52”》短版)即是四支作品之一,此次同樣係由舞者Aurélie Cayla、Lukáš Timulák擔任。一架燈具,一大塊可覆蓋人身的鋪墊,男女舞者分立在舞台斜對角的位置,便充滿著劇場空間的張力;再看時,令我注意是末段有一個動作的過程,女舞者將彷若隱指著消亡的鋪墊纏捲其身,來到男舞者面前,兩人抱擁之際,Aurélie Cayla從狀似人形的捲墊中滑出,轉身離開,徒留下男子。季利安以時間「27’52”」為名,講述時間的主題,他說:「我們的生命似乎總是由時間來決定,但是『時間』又是非常抽象的名詞,我們根本不知道時間是什麼!」但除了動作自然的計算性和速度感外,對我來說,季利安命題的體現所在處,是在《27’52”》關係的遮蔽╱顯露之間:那掩沒生命的物事,那女舞者在電子節奏聲中竄動之時,被男舞者反覆強制的推離,或最終的隱沒等。

西薇.姬蘭分別與佛塞合作的《排練組合》、馬茲‧艾克的《再會》,則呈現在身體技巧到作品「時間」主題極具代表性的兩種。2011年「台北藝術節」《與佛塞同步》中,曾有展出透過電腦計算分析、立體化《同步物件:重製一道平面》影像作品,令我們得以觀看到編舞創作之中,最基本卻又複雜的對位(counterpoint)關係與其情感效果;佛塞關注:「編舞還有什麼可能性?一個作品會有什麼意義?」分析動作,透過推翻和否定既有秩序,創造新的可能,《排列組合》一如其原名「Rearray」,重新排列,同樣數學般的分析性。如果舞蹈是一段樂曲,是文學的篇章,那麼佛塞試圖呈現、逼近的,無非是其中的「構句」單位,及彼此之間的關係。《排列組合》在David Morrow製造的非協調的音聲中,燈光亮起到暗下是一個段落,姬蘭和男舞者Massimo Murru像在排練或即興般的開始,所有舞蹈回到「構句」的思考,手位、運行、舉腿、跳躍,單人到雙人的關係,每個句子和段落,像打散後的重組,表面看似對於古典芭蕾身體的拆解,實際上存在其否定的美學(而姬蘭恰也有暱稱Madame Non);相對於《再會》的戲劇性,正是在《排列組合》這樣的作品中,更突顯姬蘭對於詞語、構句般動作元素的高度駕馭和表現力,像隨時可以定格,隨時開始。

許多年前在舞蹈影片《煙》(Smoke)中初見姬蘭與馬茲‧艾克的合作,在帕特(Arvo Pärt)寂靜的鋼琴和弦聲中,姬蘭日常性的動作,在像是房間的空間中倚牆、讀信、換衣、焦慮顫抖,迴旋獨舞。《再會》則從舞台上一扇門的黑白影像、門裡一個特寫的凝視起始,影像拉遠,浮現畫面中的姬蘭;艾克藉由影像和劇場的互動,令舞者穿梭在門框裡外的虛實空間,姬蘭身著黃裙、花襯衫,一身斑斕,帶點默片般的動作,偶爾走進黑白影像中,或者穿梭而過,在舞台空間中詼諧地跳著舞,一個令我想起費里尼《大路》中茱麗葉塔‧瑪西納(Giulietta Masina)飾演的女丑般角色,懸垂娃娃般的跳躍。姬蘭對於戲劇性、角色內心的詮釋能力在《煙》或《再會》中,極為引人地感染著觀眾。

「我並非出生就穿tutu。」「生命中不是只有舞蹈,還有生命本身要去體驗。」(林亞婷訪,〈永遠開放,永不設限〉,《PAR表演藝術》3月)作為極出色的芭蕾舞者,自1989年離開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後駐團英國倫敦皇家芭蕾舞團,往後並展開長期與藝術家如季利安、佛塞、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阿喀朗‧汗(Akram Khan)、林懷民等,各種舞蹈類型、表演風格、文化身體的合作,關心生態保育,遠方的受傷的心,我想那除了是舞蹈專業的表現,更是對於生命本身的虔誠景仰和投入。《27’52”》、《排列組合》、《再會》總是深藏著舞蹈家對於世界的感性凝視,像門框影像中所特寫的一眨一眨的好奇眼睛,像回過了身,走進了生命和人群。

《六千哩外》

演出|西薇.姬蘭
時間|2014/04/13 15:0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再會》這般貼近舞者的心境,著實揭露在跳舞這條路上自我的躁動、起伏、不羈、堅韌。這支舞是對過往的告別,馬茲.艾克認為是一位舞者從人生一個階段移轉到下一個階段,她並非向舞蹈告別,反正更是一種生命的宣示,對於過往時光揮別的手勢。(葉根泉)
4月
14
2014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