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妝一牛車》的喑噁和發聲
7月
06
2018
嫁妝一牛車(阮劇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655次瀏覽
洪明道(小說寫作者)

表達的困難時常是短篇小說〈嫁粧一牛車〉被評論者提及的特點,成就小說的藝術高度,也是寫作者王禎和及角色共同擁有的困境。王禎和拗折文字,混用多種文體和語言拼裝新文體;耳聾的萬發和鹿港腔的簡仔也難以被多數理解,角色和拼裝文體反而產生出協調。我暫將這樣的狀態放在台語語境中,稱之為「喑噁(ìnn-ònn,形容人說話口齒不清難以理解)」。〈嫁妝一牛車〉及其後不同形式的改編中,皆面臨不同程度的喑噁,阮劇團《嫁妝一牛車》卻是眾多作品中最能發聲者。這讓此劇擁有完全不同的可看性和發笑機制。

有主流聲音、主流受眾,才有相對難以被了解的「喑噁」。在難以取得台語文書寫工具的彼時文壇,王禎和的文字富含表達台語的渴望,卻無法輕易的被理解。可被視為多種外來力量宰制、衝突後的結果,反映台灣的後殖民狀態。電影版因當時的語言政策,主要對白皆為具台語口音的華語,對於以標準華語為中心的觀眾或電影產業也是喑噁。直到2008年的台視影集才以台語為主要聲音,卻仍不及阮劇團《嫁妝一牛車》的聲音表現精采。

在眾多不同形式、媒介的〈嫁妝一牛車〉中,簡的(簡—ê)的鹿港腔、阿好的肏姦撟(tshoh-kàn-kiāu)從未如此被精準的再現,對白順暢且不斷流轉,兼具台語聲調音韻的考慮,展現演員、導演、發音指導、台語編劇的多方用心。對白時而化用民間說書、叫賣的語言使用方式,以聲音和肢體,便能攫住觀者注意力。阮劇版本有著夜市叫賣哥一般處處鬥句(tàu-kù)的氣勢,視覺和聽覺皆保持高度吸引力,觀眾多能受劇牽引。消減的喑噁、流暢的對白,把阮劇團《嫁妝一牛車》推向不同的境地。阮劇展演了以台語為主體,華語、日語的混成方式,也採用如「喝玲瓏念雜細」等現以少見的台語資產,頗有活化語料的意義。

喑噁隨著主流邊界、權力關係的改變而改變。在少數腔調中,台灣國語在過去是一種喑噁,搬到現在或許被視為在地特色。劇中簡—ê的鹿港腔挪到鹿港,只會讓人習以為常。在殖民者、觀眾、演出者的替換下,觀眾大多能聽台語、華語,日籍演員的日語腔反而是阮劇版本少數喑噁處之一。

除了放在語言權力關係下探討,喑噁也可被放在障礙者處境中。聽障(如劇中萬發)、言語障礙者(如口吃、大舌頭)、失語人士(啞巴)因不同的生理限制,也成了喑噁者。

而在兩種脈絡下,喑噁都是具雙面刃。具備主流聲音的觀眾往往不自覺的對喑噁角色發笑,是創作者使觀眾的發笑工具之一,至今仍然有效。從大悶鍋的阿扁模仿,到最近阿翰PO影片的阮月嬌、插畫家鄧肯,都利用了喑噁令人發噱的特性。然而,喑噁的發噱特性建立在此刻主流對少數的不理解、刻板印象,造成看不見少數或障礙者的主體、加強標籤化的危險。

在原著小說中喑噁的效果沒有如此簡單,也沒有完全落入上述的危機之中。在小說中,除了狐臭、放屁被比較扁平的運用,喜劇效果很大一部分來自語言的衝突、內心戲、戲劇性反諷(dramatic irony,眾人皆知道阿好討契兄只有萬發不知情或裝做不知情)、境況式反諷(situational irony,即使萬發努力向上,命運或實際結果卻完全相反),和喑噁相輔相成,為人物增添複雜度。

《嫁妝一牛車》少了喑噁,更往障礙者的主體靠攏。在障礙者的表現上,阮劇僅用更大的音量、誇大的肢體和表情等各種「大」來達到「和障礙者溝通」的表演效果。更貼心的在場外張貼告示,提醒觀眾和障礙者溝通的恰當方式。

少了萬發的喑噁,阮劇團《嫁妝一牛車》改用其他方式來讓人發笑。例如著力於鹿港腔的喑噁,令觀者發笑的主要對象因而轉換。沒有了小說的內心戲,萬發成了寡言的存在。也因此阮劇阿好的言說比起其他文本更顯重要,近乎剾洗(khau-sé)的諷刺(sarcasm),和萬發的答喙鼓(tap-tshuì-kóo),雙向的塑造阿好和萬發的喜劇效果。

也因此,除了情節的反諷效果,《嫁妝一牛車》的喜劇效果因形式不同、聲音不同,而建立在不同的基礎上。背離語言文字和萬發的喑噁而行,改以眾人流利的喙鼓和萬發的沉默來嘲諷,成功的製造笑聲。

喑噁、障礙常和國族綁在一起,鄭清文、黃春明的小說以及電影《悲情城市》時常可見喑噁者,或用紀大偉的話說是「污名身體」。這或許和語言轉換造成的失語、戒嚴時期的言論與資訊控制、受殖民者的屈辱和不被看見等等機制有關。然而障礙和國族的之間的運作關係百百種,和原作以不同方式喑噁的《嫁妝一牛車》,也和國族建立相異的關係。

《嫁妝一牛車》一方面增添阿好厚度,減少了萬發的喑噁,對準在小人物的生存無奈。一方面加重牛的份量,創造了青盲牛做為對照,試圖連結觀眾和角色,拉出普遍性,或連結土地、國族認同。「台灣」、「我們」和「牛」的連結不斷在劇中透過獨白、呼告強調,透過非故事角色也非觀眾的第三者,意圖喚醒批判意識的意圖。介於人和牛之間的青盲牛,穿梭戲劇中的故事時間。青盲牛頭戴墨鏡手拄拐杖,和台語的「文盲」雙關,卻能看見不可見之物。和盲人先知或民間盲人算命師的形象重疊。這樣的角色強調了境況式反諷,卻也不斷提醒觀眾角色受不可見的命運牽制,或做為一種命運的化身。在小說中,人物的能動性是受到命運或是結構限制,則更加曖昧態度有所保留。

當萬發出獄和阿好、簡的、阿狗一同歡笑時,當日劇場內響起觀眾的掌聲,或許是誤以為全劇結束於此。與開頭對稱的抽離式結尾,雖然運用了「後來的」手法拋出「我們是誰、我們來自哪裡」,卻和象徵命運的青盲牛、看不見的控制之手產生相容問題,是較為可惜之處。

阮劇團《嫁妝一牛車》和小說〈嫁粧一牛車〉相差五十餘年,五十年前原本喑噁的地方已經沒那麼難以發聲(但是仍有難度),阮劇替詰屈聱牙的小說發出了聲音。捨棄了喑噁,卻也同時捨棄喑噁的形式優勢、土地或國族隱喻的潛力。面臨喑噁和發聲的兩難,阮劇團《嫁妝一牛車》做了大膽的跳躍和平衡,不禁讓人期待台灣文學和劇場更多的互相擴充。

《嫁妝一牛車》

演出|阮劇團
時間|2018/06/30 13:3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這樣的基礎上回過頭去看,影視、戲劇作品對於原著的「改編」,對觀者而言,不免會有「神還原」與「再發揮」的期待或是比較。作為一位非戲劇專業的閱聽人,筆者認為《嫁》在舞台劇的改編上更完善了原著。(范綱塏)
9月
02
2019
正如同阿好與萬發在家庭中一熱一冷、一噪一靜的對比,整齣《嫁妝一牛車》也是在這兩個角色於奔放與沉悶間滿溢節奏感的互動,才建立其獨特的黑色幽默。(蔡孟凱)
8月
14
2019
《嫁妝一牛車》不僅只是在複製過去鄉土的記憶,而將「在室女一盒餅,二嫁老娘一牛車!」這於原著中的經典結尾發揚光大,讓那位「二嫁老娘」的窮酸與飢渴(食與性)成為全劇核心。(郝妮爾)
7月
06
2018
如果原著作品中重要的人物設定被更動,原作者想傳達的意思便差之千里。一部改編作品僅剩下外在形式的牛車、劇作中人物名稱相近,但是它已經成為另個意義的作品,那改編經典作品的用意何在?(劉祐誠)
7月
06
2018
 
太快將國家身份等同於導表演的藝術身份,很容易讓人反而忽略了更細緻的國際文化分工。如何避免在全球與跨國製作下所期待的「鄉土」,使得臺灣固定在文化想像的分配之中,以「曾經的」歷史生活,一轉成為「特殊而永恆的」文化與美學。 (汪俊彥)
7月
02
2018
從原著小說、電影、電視劇到劇場呈現,阮劇團在肢體運用、舞台建構與角色塑造等方面,更有意識地貼近原著的訴求與味道──常民、粗鄙與丑化。同時,歌舞的運用也讓整齣作品遊走於入戲與出戲的邊緣,並產生更多的聲音交響與畫面流轉。(吳岳霖)
6月
28
2018
目前偏向情感訴求的《嫁妝一牛車》或許能更好處理《嫁粧一牛車》原著裡試圖處理的社會政經問題。藝術的手法都在,在情節與展演結構裡如何打開布雷希特式的「辯證劇場」是關鍵。(許仁豪)
6月
27
2018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