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非常時期的非常演出,因應防疫措施,所有演出者甚至都戴上口罩,固定座位,以手勢代替身段走位,盡可能地保持靜態,也正好擺脫了近日讀劇演出越發花俏的趨勢,得以回歸劇本本身,更聚焦於編劇蔡逸璇試圖翻轉的性別、倫常與階級議題,所謂當代觀點如何與傳統文本開啟對話的大哉問。(白斐嵐)
                        5月
                                07
                                2020
                            
                            
                            2246
                        
                    儘管兩廳院售票網中,以前後共六個紅色驚嘆號強調《別》不是戲劇,更接近貨真價實的演唱會,但其內涵其實以一種亮麗姿態,壓縮並照亮了過去七年來陳家聲工作室的藝術語言而集大成。(張敦智)
                        4月
                                27
                                2020
                            
                            
                            1967
                        
                    在這樣的基礎上回過頭去看,影視、戲劇作品對於原著的「改編」,對觀者而言,不免會有「神還原」與「再發揮」的期待或是比較。作為一位非戲劇專業的閱聽人,筆者認為《嫁》在舞台劇的改編上更完善了原著。(范綱塏)
                        9月
                                02
                                2019
                            
                            
                            2325
                        
                    在相同角色不斷變化演員和演員性別的情況下,比起性別的差異,更清楚展現出來的是,演員個人特質與表演專長上的差異。因此,這場具有慶典性質的性別展演,逐漸走向了更寬闊的性別特質展演。(楊禮榕)
                        7月
                                10
                                2019
                            
                            
                            1606
                        
                    6月
                                25
                                2019
                            
                            
                            3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