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國家交響樂團(NSO)推出斯拉夫系列音樂會,讓愛樂者能進入國家音樂廳,聆賞具有鮮明色彩的異國音樂,三月底,NSO再度推出來自俄羅斯的音樂,上半場是選自現代作曲家舒尼特克(Alfred Schnittke)的中提琴協奏曲,下半場則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被譽為頂峰之作的《曼弗雷德》交響曲,兩首樂曲都讓人感到內心糾結,音響之間交錯著和諧與不和諧音程,有調式無調式之間,展現的是人類無盡的矛盾心境。
據悉,舒尼特克的《中提琴協奏曲》是當時為知名的中提琴演奏家巴許梅特(Bashmet)量身訂作,然而這次NSO邀請的是曾得過三項國際大獎的烏克蘭演奏家馬辛‧雷薩諾夫(Maxim Rysanov)擔綱演出,讓筆者好奇這位年輕的演奏家是否能有突破巴許梅特演奏特色,詮釋出不同味道的音樂?
第一樂章雷薩諾夫獨奏,拉出連續顫抖詭譎的長音,替音樂會揭開了序幕。以東方人的角度來說,這位演奏家長得十分英挺,但演奏出來的樂音令人窒息,憂鬱詭譎音色實在與相貌不符,為了不被雷薩諾夫的臉龐吸引,以至於無法好好客觀聆賞音樂,筆者只好閉目專心的感受音樂所要傳達的意境。
正當聽眾已經快被這詭譎的中提琴旋律壓得喘不過氣時,樂團突然轟聲巨響,一個不諧和音程加入,筆者被嚇得倒抽一口氣,不和諧音程以及忽大忽小的聲響,營造那死亡般的氣氛,彷彿渲染了整個音樂廳的空氣,這時候的聽眾又再次屏氣凝神,動也不動,雷薩諾夫的詮釋功力真的會讓人「忘記呼吸」。到了第二樂章,樂團銅管音色和急促的音樂節奏增加緊張感,那種灰暗的音樂聲響,有如天空烏雲密布的感覺,NSO的演奏功力在這個時候完全展現,天堂與地獄的詮釋,在音色上呈現極大的對比,並且慢慢將樂曲的情緒帶至高潮,再將主旋律交棒給中提琴,這時候的雷薩諾夫像是個正義且浪漫的使者,獨樹一格,以顫音的技巧,呈現浪漫且溫暖的音色,讓人有如坐在阿拉丁的魔毯上翱翔,時而碰上暴風雨,時而晴空萬里。第三樂章的雷薩諾夫,依然不讓聽眾好過,他精湛技巧,將連續滑音處理得毫無間隙,將樂句綿延不絕的連貫在一起,這是筆者最佩服的地方,能延續情感並增加張力,這是演奏家巴許梅特所沒有詮釋過的方式,由此可看得出雷薩諾夫對此作品有不一樣的感受,並且非常細膩的將每個樂句處理過,大小聲的拿捏,更是造就這場詭譎的音樂會最成功的地方,讓人聽得心揪在一起,但非常的過癮。在樂曲的最後,NSO與雷薩諾夫帶領現場的聽眾進入沉靜的無聲中,結束時的寧靜時刻,無聲勝有聲,意外地成為這晚最享受的瞬間。
《詩人獨白》
演出|NSO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15/03/29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