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肅中聽見老化——周兆儀預置鋼琴獨奏會《奏鳴曲與間奏曲》的樂曲解讀與隱然背叛
8月
18
2022
約翰.凱吉《奏鳴曲與間奏曲》:周兆儀預置鋼琴獨奏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97次瀏覽

顏采騰


除了探討寂靜及隨機聲響的《4’33’’》之外,約翰・凱吉(John Cage)最為人知的,應該是所謂的「預置鋼琴」(prepared piano)了。將螺絲、橡皮、紙片等物品放入鋼琴,營造或如打擊樂器、或充滿奇異泛音的聲響效果,在現代音樂較少被演出的臺灣,仍具一定的魅力。

鋼琴家周兆儀這次演奏的《為預置鋼琴的奏鳴曲與間奏曲》(Sonatas and Interludes for Prepared Piano),即是凱吉早期廣泛嘗試預置鋼琴的集大成之作。全曲共十六首奏鳴曲,中間穿插四首間奏曲,為上下對稱的特殊結構。周兆儀則從中拆半,分成上下半場來演奏。


「西方—東方」的二元閱讀

作爲凱吉早期的代表作品,《奏鳴曲與間奏曲》當然不止於惡搞鋼琴,其中還有許多耐人尋味的創作意涵及謎團。一九四O年代,凱吉大量閱讀印度哲學家Ananda K. Coomaraswamy的美學文獻,並且接觸了印度音樂文化。依其自述,他寫作《奏鳴曲與間奏曲》的目的即是「探討印度傳統裡的『九種永恆情感』(nine permanent emotions)」,並「表達東西方共有的理念(idea)」。譬如他以鐘聲音色象徵西方、以鼓聲聲響代表東方,形成東西方的跨文化對話。【1】不過,所謂的「永恆情感」究竟是如何和二十個短曲相對應?實際上有哪些段落取材自亞洲音樂?關於這些問題,作曲家並未給出明確答案,留待後世學者不斷解謎,也留給演奏家自由詮釋的空間。

從周兆儀的演奏詮釋來看,她對樂曲的看法是十分明確的。初步來說,《奏鳴曲與間奏曲》存在著兩極相異的元素,一種是以調式音階組成旋律的、較為傳統的樂章,另一種則是讓人難聽出旋律的、仿若擊樂重奏的樂章。周兆儀的詮釋恰好符合並強化了這種「西方—東方」的二元對比式閱讀。

以〈第十二首奏鳴曲〉(Sonata XII)、〈第十六首奏鳴曲〉(Sonata XVI)為例,凱吉在曲子裡刻意保留了鋼琴音高的可辨識性,讓旋律線清晰可聞,周兆儀則予以古典風格般的雅緻觸鍵,彷彿以看待傳統調性樂曲的方式來彈奏;高音旋律線的上下起伏、以及低音重音的錯落,屬於共曉時期(common practice period)的那種堆疊情緒呼之欲出,坐在我前方的觀眾也忍不住鼓掌,大概可以看作「傳統感」(西方)的最佳印證。

與之相對的,是如〈第五首奏鳴曲〉(Sonata V)、〈第十一首奏鳴曲〉(Sonata XI)等富具打擊感的曲目,在此可以聽到鋼琴家使用完全迥異的句法,營造異樣的音樂情境,時而強調敲擊屬於鼓聲的琴鍵,是她強調的「非傳統」(或是說,東方)之處。

此外,我也認為周兆儀對「永恆情感」的對應,抱持相對嚴格的看法——依照學者J. Pritchett的見解,以印度教美學的界定,每首奏鳴曲/間奏曲應當都各自對應某個特定的「永恆情感」。【2】在周兆儀的演奏中,也可以聽到每首短曲差異極大的性格表現。在我的聆聽印象裡,情感濃烈處尤其集中於第五首至第十二首之間;前四首及後四首則相對平淡寧靜,似乎符合作曲家的核心思想——寧靜(tranquility)是所有情感的最終共同傾向。【3】換句話說,在演奏詮釋的層面,周兆儀十分忠於作曲家的美學理念。


正襟危坐:嚴肅演奏的得與失

不過,若稍稍脫離演奏的細節,還有一件事值得細思:周兆儀那「嚴肅」、「重視精神性」的演奏態度。

在音樂會的一開始,我原以為周兆儀會稍微解釋預置鋼琴的原理、或凱吉的創作背景等等,沒想到她一坐上鋼琴椅便開始演奏。雖然鋼琴家在演後表示是「自己不想分心」,但她那樣認真、投入、嚴肅的姿態,以及全場屏氣凝神的觀眾,竟讓我想起以前聽過的貝多芬《迪亞貝利變奏曲》(Diabelli-Variationen)或梅湘《對聖嬰耶穌的二十凝視》(Vingt regards sur l'enfant-Jésus)現場演出——共通點在於,演奏家都將長篇作品視為媒介,以通達某種超越性或宗教性的藝術體驗。【4】因此,在演奏前不以言說介入干擾,保留作品的無限意義及崇高價值,似乎成了鋼琴家之間不言而喻的默契。

這讓我不禁好奇:像今天這樣正襟危坐地彈/聽著《奏鳴曲與間奏曲》,真的符合凱吉的初衷嗎?

我一直認為,凱吉在音樂史上具有「傳統 vs. 反傳統」的雙重形象。前者是周兆儀重視並予以闡發的:首先,她在節目單直指《奏鳴曲與間奏曲》與序列主義的種種關聯,並稍稍提及了該曲層層循環的複雜結構,用嚴肅的方式閱讀該曲。此外,她也十分尊重譜上的預置指示(這關乎螺絲對於琴弦泛音的影響、踏瓣與預置材料的連動等等),彷彿將預置鋼琴看作精密複雜的儀器。這些是《奏鳴曲與間奏曲》非常體系化、非常「傳統」的一面。

但,從音樂史的視角來看,我們會發現凱吉還有屬於「反動」的另一面。回想他的許多創作特色,如打破創作者主觀介入及音樂線性秩序的機遇手法(aleatoricism)、對於寂靜及日常聲響的探討、甚至是拒絕標準化的手寫樂譜等等,皆是他對於既存音樂體系的挑戰。如果我們觀賞凱吉1960年的《水上漫步》(Water Walk)【5】,也能發現他竟怡然自得地在電視臺表演前衛音樂,毫不介意現場觀眾的肆意笑聲——某種意義上,這正是凱吉對於「(古典)音樂會」這種陳腐活動的回應,以及對於今日我們這種「正襟危坐」的最大調侃。會不會,如果我們太過嚴格地貫徹凱吉的理念,反而是一種最大的背叛?


老化與復生:現時意義的探尋

寫了以上這些,我其實並無批判或挑戰鋼琴家的意思。真正的議題在於:凱吉以及預置鋼琴這樣原本突兀且怪異的存在,正在歷史洪流中老去,逐漸喪失原有的張力與驚奇。原先的體制反叛者,最後被體制收編,成為能夠被「認真嚴肅地演奏/聆聽/研究」的經典文獻之一,這也是所有藝術作品的宿命。

要在今日找回凱吉當初帶來的驚奇,想必是不可能的了。如周兆儀這樣探究傳統脈絡、再現凱吉較嚴肅的形象,有其價值。與此同時,我也期待著凱吉另一形象的「再」揭露,以今日的視角重新探尋凱吉的未知之處——在我們熟知的預置鋼琴「知面」中,尋找還未被符號系統收編的「刺點」,找到還沒被書寫的未來意義。唯有如此,凱吉才能一次次地在現時(actuality)中復生,有機地存續下去。


註釋:

1、Richard Kostelanetz: Conversing with Cage (Routledge, 2003), p. 62.

2、James Pritchett: The Music of John C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30.

3、凱吉的原句為:「關於藝術作品所必需的情感概念,有四種白色的、四種黑色的,以及所謂的「寧靜」——無色、位於中心,這必須被表達出來。」見註一,頁16。值得注意的是,凱吉也說這種永恆情感的區分「沒辦法符合進我的作品裡。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於每個人身上,我不介入其中。」意思是情感與樂曲的對應沒有客觀答案,端看鋼琴家的解讀。見註釋1,頁217。

4、這裡似乎有個問題值得深究:《奏鳴曲與間奏曲》首演的當時,觀眾與樂評有何回應?當時聆聽的場域氛圍是什麼?我們知道《奏》的系列初演場包含最傳統的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但也有資料指出,《奏》的最初首演為知名的黑山學院(Black Mountain)。這兩場造成的迴響一樣嗎?我手邊沒有相關的文字記錄或報導資料庫,也許直得進一步尋究。

5、https://youtu.be/gXOIkT1-QWY

《約翰.凱吉《奏鳴曲與間奏曲》:周兆儀預置鋼琴獨奏會》

演出|周兆儀
時間|2022/07/27 19: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