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旁觀走向和鳴《半島風聲 相放伴》
3月
30
2020
半島風聲 相放伴(斜槓青年創作體提供/攝影劉人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00次瀏覽
楊智翔(國立中山大學專案助理)

「聽老人家拿一把月琴,坐在樹蔭下述說生活辛酸與鄉愁。」民謠彈唱不僅是屏東半島的日常,更是勾人的地方風景之一。

時間推移,對於不曾經歷拓墾艱苦時期的孫姪新世代,何以經驗曲調中無以言說的心情已然不易;對於旅人或傳藝師而言,又該如何藉此風土呈現地方黏性以展現獨特「地方感」,在黏住目光或延續傳統的同時也能促進城鎮發展,更是令人絞盡腦汁。已舉辦十年的恆春國際民謠音樂節,2018年起以「半島歌謠祭」品牌形象再次出發,而《半島風聲 相放伴》(以下簡稱《半島》)即是2019年歌謠祭深受矚目的新嘗試之一,邀請在地學生、傳藝師成為演員,在恆春西門廣場索票演出兩場,今年更將整個舞台搬入場館再次推出。

地方故事作為一把鑰匙,為我們開啟的經驗很可能不僅僅只有「觀看」一種可能。

是誰的故事?《半島》開場調度即饒富劇場性,黑暗中浮現多重人物記錄影像,交織生活紋理的口述錄音,兩者的時間軸錯綜使觀者迷航在時光隧道裡,而半島的風土氣息也逐漸瀰漫想像的維度。此時,一位老婦人被召喚似的帶把月琴在青草茶攤旁乘坐,說書人(張家禎飾)拿起攝影機直對婦人,舞台上出現即時投影,婦人不動、說書人不說,這段無聲勝有聲的安排,揭開故事可能的關注視角──「她」。

一片熱鬧喧騰的書店開店、小學生嬉鬧過場、現場樂團亮相等畫面,直到婦人從一人變成一群而拍下大合照後,我們可以了解到主角很可能不是某單一特定對象,而是一整個時代裡的「她們」。而劇名中的「相放伴」所指涉的對象也很可能不只是舞台上的彼此,舞台下的我們也在無形中轉換身分成為舞台上說書人的眼睛,正拾起錄影機為自己直播一場既私密又開放的愁鄉之旅,與台上的她們、台下身旁的觀眾相伴,也與昔日的自己展開對話。

在陪伴過程裡,劇中的各種衝突表現是《半島》極其亮眼之處。從外部而言,在音樂廳的舞台上搭建極其寫實的「半島冊店」街景,突出於兩層樓高景片後方的管風琴及木質牆面對於劇場幻覺的建立略顯干擾,然而不時提醒此處為「音樂殿堂」的空間本質似乎正呼應著本劇以「民謠傳唱」為主題的展演目的,突兀卻又相映成趣。從情節來看,阿滿來自滿州、阿春來自恆春,兩人為「青草茶到底是滿州的好,還是恆春的佳」進行辯駁,噴出韻韻到味的四句聯嗆聲,引出地方長久以來的議題:恆春民謠和滿州民謠,究竟誰厲害?從製作層面到情節發展更可觀察到,兩地協會共同合作此劇,傳藝師亦同台獻聲,劇末阿春與阿滿也齊心協力為自己的人生和家鄉奮鬥,此正面顯露衝突的安排,除深具戲劇性外,頗有破除議題甚或設法在劇中推進地方和解的意味。

以內在而言,演出過程中,傳藝師們長時間坐於舞台兩側及布景二樓,她們身兼演員、音樂家,同時是故事本身、也是觀眾之一,要唱、要演、要記、要欣賞,更可能隨時深陷自我故事情境無法自拔。然而多重身份並未致使表演者困窘或混淆,反而將劇場幻覺帶往更真實、更親密的狀態,「扮演」關係的存有高度流動,又或者說,表演者內在角色的衝突或流變早已轉化至攝影機景觀窗另一側的觀眾身上。原來我們也可以是傳唱者,要傳的並非「再現半島歌謠既存」的真實,而是試圖從民謠曲調裡普世的鄉愁情懷覺察自己與這片土地的關聯,乃至訴說自己與家鄉的關聯可以走到多遠的地方。

最後,回到《半島》的故事主旨,節目介紹表示其以「唱民謠的女人」為主題,「女性」與外部的衝突是情節最主要的動能來源──如丈夫越是反對女性大聲唱歌,她們越要在農忙後找老師一起學月琴、豪飲酒水,甚或開演唱會(此劇中設定也巧妙與本演出企圖裡外呼應);經營「半島冊店」的Yuki(黃怡琳飾)是扭動地方發展的關鍵人物(書店不只是書店,兼具雜貨鋪、涼水攤、麵攤、托兒所、社區據點及音樂教室等功能),不僅記錄下大量四句聯也催化老師及女性在地方學習月琴的風氣。這些能力的展現完全不靠男性來支持,全劇更以「男性的缺席」來還給女性放聲愁唱的舞台。至於阿滿逃婚不成,接受媒妁婚約的前一晚惜別宴,家族女性齊聚門前輪唱〈牛母伴〉曲調,囑託厚望(包含嫁人後要聽話、認命)卻又不捨的哀調令人唏噓,此處也引出本劇一大命題:「命運是否自決?」正叩問著半島女性是否因彈唱月琴運命有所轉變?離鄉北上求職是否美夢成真?而國境之南難道真無法成為安身立命之所?再再緊扣《半島》展演地方的本質訴求:女性只能委屈卑微?地方就該日益凋零?

因疫情影響,滿座的音樂廳錯綜空缺的保留席,人人配戴口罩的劇場風景是一頁時代註記,但每個人對於家的思念在《半島》細膩的情節及深掘情感的聲線網絡裡被重新靠攏收合──儘管座位相隔,心的距離卻更加緊密。劇末所有演員(民謠傳藝師、演奏音樂家、半島在地學生、劇場演員)牽手齊唱〈思想起〉,整座音樂廳的旁觀者早已深深被故事收服,不自覺共同和鳴來自半島的一風一土,心內關懷家鄉的心境被擴延,而恆春和滿州的故事也在心底留下烙痕。

「民謠是她們一半的生命。」那麼家鄉可以是自己的幾分之幾?和鳴以後,故事未完待續,而《半島》作為劇團與地方合作的結晶,未來可以發酵到多遠,相當令人期待。

《半島風聲 相放伴》

演出|台南人劇團、斜槓青年創作體
時間|屏東演藝廳音樂廳
地點|2020/03/22 14:30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什麼內容觀眾或許半聽半懂,唱什麼歌詞我們也許一知半解,但聽著那貫穿整齣戲嘹亮熱烈的歌聲,觀眾一定會被那積極蓬勃的生命力感動。帶著彷彿來自恆春狂野激昂的落山風,民謠吹進每個聽眾的心中。(吳依屏)
7月
28
2022
劇中的月琴,不只是實體的演奏樂器,更像是一種提醒般的存在,生命的悸動與感動,都可由自己演奏。月琴與說唱密不可分,一把月琴、一個人,就能道盡生命的汗與淚,而本作以月琴將劇中的所有女性連結的更緊密且恆久。(黃星達)
11月
26
2020
《半島》並沒有選擇呈現一個打破傳統、「獨立自主」的「新時代女性」敘事,那或許是當代對傳統凝視所想像出的修復式神話;相反的,本劇重新肯定了地方社群與傳統藝術間密不可分的關係,……(洪姿宇)
3月
30
2020
無論是故事或是歌謠,離我們身處的時代畢竟去日遙遠,《半島風聲 相放伴》所營造的時空即便暖若冬陽,觀賞起來卻仍多少讓人有種以今人之眼「想像」昔日之景的感受。當然在這短短九十分鐘的製作,重現某種景象或許過於困難,但至少可以「復刻」。(蔡孟凱)
3月
30
2020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