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九位演員排排坐在化妝鏡前,開場,對著鏡中的自己問:「你是誰?」看見的是他人還是自己?此刻,他們是角色還是演員?「……一隻眼睛高興,一隻眼睛落淚/喪葬中有歡樂,婚慶中有傷慟。……」【1】為了合理化娶前任王后這亂倫的婚姻,第一場第二景,新上任的丹麥王柯勞狄【2】一出場就有一大段獨白供他辯解,說法高明。在OKT版本,柯勞狄與鬼魂(被毒害的前任國王老哈姆雷)是由同一演員飾演,如同這段台詞的矛盾且重複了兩次:一次是更動場景(燈光昏暗閃爍移動化妝鏡)說得斷斷續續,配合著怪異又瘋狂的笑聲;隨即場景落定,柯勞狄在台中央亮相,正式且看似平靜的又說了一次,為什麼?當柯勞狄和葛楚(王后)勸說哈姆雷留下,當父親波龍尼和哥哥雷厄提勸說娥菲麗別輕易相信哈姆雷的愛情,哈姆雷和娥菲麗從臉上撕下一張又一張的「臉」。鼠人與哈姆雷如影隨形,被捕的是柯勞狄還是哈姆雷自己?還有貫串整場演出震耳欲聾的音效聲,成了我們進入故事的阻斷器。
「人的幸福與不幸均體現在行動之中;生活的目的是某種行動,而不是品質;人的性格決定他們的品質,但他們的幸福與否卻取決於自己的行動。」【3】我們所知的哈姆雷的悲劇便在於 “ To be or not to be”行動上的猶豫,使他錯過復仇的時機又一錯再錯。而布萊希特則認為觀眾若能在看戲的過程中,透過劇中角色體悟到自身是有行動意志的,透過抉擇便能重新創造命運,不若古典悲劇人物無法擺脫自身命運的安排。
我認為OKT版本便是以此方向重新詮釋《哈姆雷特》,上文中於觀戲過程中的諸多疑問(當然還有更多)皆是考驗觀眾是否能在角色與演員於舞台上,隨著情節跳躍在真實與虛假間,重新審視這作品與自身的關聯性。看著鏡中問:「你是誰?」,鏡中的人像是我們無法看清楚的自身,透過鏡子看見了一個完整的像,完整的他者,但也曉得那個他者就是「我」。柯勞狄真實面對自身慾望,弒君取而代之,卻必須得在眾人面前虛情假意。由同一演員飾演的老哈姆雷,將強烈的復仇慾望加諸在兒子身上,難道比較高貴嗎?「我很知道你們塗臉的把戲。上帝賜給你們一張臉,你們自己又去再造它一張。」【4】指責他人虛假的哈姆雷,為復仇裝瘋賣傻就是真誠?他和娥菲麗從臉上撕下「臉」的時候,接著他們都必須成為更虛假的人。
但可惜的是,飾演哈姆雷這名演員的表演的始終如一,除原先寫定的台詞外無法看見他的猶豫(若這是導演要的詮釋對於原著繼續進展有礙),因此也無法了解他為何採取行動。而飾演娥菲麗的演員,春心初萌是真,父親的死傷慟也真,但再次出現在葛楚飲毒時,重複的瘋癲狀態便削弱了原本的力量。鏡前鏡後究竟何者為真,何者為假?若能瞭解鏡中的「你」不過就是一面的「我」,是否就能重新認清現實,哈姆雷必定要復仇才能是王子嗎?雖觀賞的過程許多使我感到疑惑的手法不停中斷看戲的快感,但走出劇場後的諸多思考也彌足珍貴。
註釋
1、引用自彭鏡禧譯註《哈姆雷》,頁117。2014年由聯經出版。
2、本文使用之譯名皆引用自彭鏡禧譯註版本。
3、引用自亞里斯多德著,陳中梅譯註《詩學》,頁64。2001年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4、同註一。
《哈姆雷特》
演出|立陶宛OKT劇團
時間|2017/03/31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