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舞動的愛與美《愛上白雪公主的小矮人》
11月
03
2016
愛上白雪公主的小矮人(九歌兒童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493次瀏覽
謝鴻文(專案評論人)

九歌兒童劇團重演了八年前和韓國跨國合作的兒童劇《愛上白雪公主的小矮人》,再次觀賞時,腦海中不斷浮現一個八年前未曾想過的問題:為什麼編導朴勝杰選擇這樣的形式解構經典的童話,並賦予它更深刻動人的情感?而且這種情感的表述,既合乎東方民族文化的優雅內斂含蓄,餘韻綿長,卻又能展現超越東西方國界種族文化的普世價值?

這個普世價值,說白了就是愛。

這份無私無我無垢的愛,豐盈的藏在小矮人半月心中與行動裡,他為我們示現了君子成人之美的儒家仁善精神,願將心愛的白雪公主禮讓給王子;他也為我們示現了道家莊子謳歌的德有所長形有所忘,以內在善德,讓外在形體殘缺被遺忘。然後我明白這齣戲為何深刻動人了,因為創作者的思維裡隱藏著這些文化底蘊啊!換句話說,這是一齣有「思想」的兒童劇,因為有思想,就不會只是搞笑娛樂,就不會偷懶刻意迴避一些議題或去深鑿討論,就不會在表演內容形式上因循苟且只求討好兒童而已。唯有把「思想」做為一個動詞出發去創作,才能讓創作朝著有思想的路上完成。當「思想」變名詞了,或者作品可以被形容「有思想」,那麼這樣的兒童劇便能擺脫幼稚的評價,才可以用藝術觀之。

以此觀點來看,《愛上白雪公主的小矮人》當然是一個藝術精品,它很玲瓏細巧,每一個環節都是精心設計琢磨過的,演出約七十分鐘,完整度恰到好處,增一分則肥腴,減一分則枯瘦。它的意義更特別的也在挑戰許多成人的保守心態,兒童劇為何不能談情說愛?相反的,我始終認為給兒童欣賞的任何藝術,沒有什麼題材需要避諱,包括性、暴力……等,重點是創作者的思想運動,能不能採用適當的角度與契合兒童心理的形式去表達,進一步引發兒童思考事物存在的因果現象本質,這才是應該被關注的焦點。

所以《愛上白雪公主的小矮人》不僅是解構一個古典童話,還要讓我們看見小矮人的愛情戀歌如何被譜寫。戲中白雪公主逃離壞心後母皇后魔掌,來到迷霧森林的七個小矮人家中暫時得到安全,可是不久接連遭遇皇后三次毒計,為了拯救白雪公主,半月每一次總是自告奮勇去尋找解方;而前兩次,半月憑恃自己的勇氣都能化險為夷,並贏得白雪公主輕輕一吻。然而第三次半月就沒那麼幸運了,他雖帶回鄰國王子,也帶回了傷痕累累的病體,最後病逝。多年後,成為皇后的白雪公主偶然發現一個房間隱藏多時的魔鏡,問魔鏡問題才得知最愛他的人是已經躺在滿天星花叢裡的半月。當半月的名字突然被說出來,舞台後方燈光乍現,透過合成影像加滿天星實物,搭配半月生前為白雪公主編創的舞蹈動作,一片綺麗幻境瞬間開天拓地朗現,在這沒有任何人表演著啼啼哭哭,只剩音樂歌聲悠悠迴繞,真的能讓人感受到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情感傾洩而出。

半月這個角色被設計成啞巴,他雖不能言語,卻能用手勢,用舞蹈,一遍遍傳達真摯的情意。當下台灣依然充斥太多聒噪喧嚷的兒童劇,這齣戲反其道而行,把主人翁的聲音剝離了,卻更沉靜有力的宣告愛可以不需言語,惟用心感受而已。因此,半月初次得到白雪公主之吻,在夜深勾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的繾綣;一次次的冒險赴難,只為「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傾心守護;即使快死去,心中衷曲只剩「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可還是送出深深地祝福給白雪公主和王子。半月的心境轉折處處觸動人心,又格外令人疼惜,正因為他尚保留著純愛--在我們真實的成人世界裡已漸漸失落的價值。

守住純美的價值,本來就應該是兒童劇的基本信念;其次,也絕不能忘記兒童劇必須提供想像與創意的刺激,例如這齣戲中大量應用故事劇場的技巧,讓其他幾個能說話的小矮人成為說書人,娓娓道出半月愛上白雪公主的故事,當他們提及部分物品或場景時,便運用身體組合出意象,例如山、樹等,這些具有創造性的表演,是最能與兒童想像特質接應的。又如一物多用的效果,例如開場時小矮人們玩著塑膠球,球是遊戲的媒材,也可以是創作的媒材,所以它們會變成樹上的蘋果。

再看看這齣戲舞台設計如同一個珠寶盒,色彩紋飾典雅秀美,即使面對一個流傳久遠的老掉牙童話,重述的不僅是故事內涵與情節,還有表現手法的創新求變,是故這齣戲開啟呈現的一切,遂讓我們看到兒童劇的珠玉燦然何在。

《愛上白雪公主的小矮人》

演出|九歌兒童劇團
時間|2016/10/29 14:30
地點|台北市政府親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
而在本屆作品中,我們得以從中反思作為一個表演藝術工作者,回歸到表演藝術的本質,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先以演員為中心的基礎,如何真心面對、真實挑戰關於表演這個行為所應具有的思索。
6月
11
2025
《一炷香的時間》以乩身緣起的乖舛、白水演員間關係的來往交錯,和突如機械神降的末世災難形成三條敘事線,這三者並非各自發散互爭光輝,而是交互拼貼卻不失戲劇質量的彼此相襯、緊扣著。
6月
1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