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文化邊界,起舞人性輪迴《羅生門》
1月
02
2018
羅生門(新古典舞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34次瀏覽
徐承郁(社會人士)

人類與生俱有的思想、情感本質,既是人類求生存的驅動力,卻也可能是遭致自我毀滅的根源。人性複雜矛盾的面貌是理解「人」本身必不可少的議題,長久以來從哲學、科學、倫理學或神學各提出不同詮釋,新古典舞團的《羅生門》,借用世界文學經典包含徐四金《香水》、二月河《雍正帝》與芥川龍之介《羅生門》意象,以舞蹈描繪全新寓言故事,呈現人性受私慾主導而產生毀滅性心理,也在生死流轉的輪迴中尋求反思。

全舞劇共分〈眾生〉、〈煞!喳!〉、〈還願〉和〈殘陽〉四幕,故事情節並非嚴格按照時空因果發展的線性敘事,不時交錯懸念、回憶、心理變化。在第一幕〈眾生〉中,已顯露國王的權勢及殘暴性情,也預示了與大臣矛盾的關係,揭開後續悲劇的端倪。第二幕〈煞!喳!〉國王與大臣手下(小丑與丑角),乍看滑稽嬉鬧的纏鬥,實則反映君臣間權力傾軋,最終大臣為了自己利益選擇屈服,犧牲自由與尊嚴換得來的榮光終究成空。第三幕〈還願〉將視角拉回到大臣與妻子的恩愛時光,也是最熱鬧的一幕,凱旋歸來的族人,男女共舞飲酒作樂,結合高難度雜技演出,增添歡騰情緒,頗有民族和平共榮的意味。男主角回憶中的甜蜜歡笑終歸虛無,第四幕〈殘陽〉主角們為懦弱、為愛恨、為癲狂踏上死亡之途。最終出家人、純真的嬰孩是否暗示著人性糾葛下無盡的因果輪迴呢?

新古典舞團的《羅生門》以西藏文化為故事背景,整體上給人既古典又新穎的獨特感受。傳統民族舞蹈動作轉化為創新的素材,祭儀、戰爭、慶典、男女愛情互動、角色的內心衝突等情景塑造上,融會藏族樂舞的熱情奔放及唐樂舞的優雅細緻。拋開思索任何意義,僅是欣賞舞蹈本身,內心便有種莫名的觸動,或許那就是因為那「純粹之美」而產生的感動吧!

此外,《羅生門》帶有民族風情的華麗服飾,以及巧妙運用的道具諸如鞭子、水袖、哈達、彎刀、弓等,延伸了肢體表現的可能性,也透過象徵彰顯人物個性。本作的舞台是貼近寫意簡約的,更強調突顯場景氛圍及全劇的核心意涵。音樂讓人耳目一新,融合西洋管絃樂、民族音樂、電聲樂器等多樣化元素,為敘事、場景塑造、人物心理渲染出飽滿而富有現代感之聲音表現,隨著劇情推演刻劃主角動機的藏族民謠,吟唱不但幽婉動人,也再次呼應了舞劇的主題。

《羅生門》以人性為題,透過舞蹈為主要媒介嘗試探索文學、民族學、心理學等多元領域,所孕育出深具文化底蘊之現代舞創作,邀請觀眾在舞蹈創造出來的世界中重新感受並反省,細細品味那溫厚的人文餘韻。

《羅生門》

演出|新古典舞團
時間|2017/12/16 19:30
地點|臺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脫胎自劉鳳學所授之典雅姿態,要讓觀眾解讀沒有對白的舞劇,卻能跟隨情節起伏,其實有賴於一種對通俗的成全。《羅生門》加入大量的表情,肢體也較以往更為誇張,卻能被理解、被批判,甚至不斷激起反省。(王昱程)
12月
27
2017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