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不到神祇的悵然《水圍花城》
11月
08
2016
水圍花城(索拉舞蹈空間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90次瀏覽
徐瑋瑩(特約評論人)

《水圍花城》一個美麗的標題,一支陰暗的舞作。花城不是個浪漫豐富之地,卻是個潮濕多雨之處。居住於花城的子民無奈地卻逃離不了陰濕的居所,因為花城四周被河水圈圍。於是,花城子民只能讓自己適應上天賜與的環境、堅強的迎接生命的自然法則,直到死亡。這是舞作所呈現的生命觀,展現人在困頓的環境中卻仍有生命的韌性、存活的慾望與尊嚴。然而花城的子民無法改變多雨的天候,也缺少奮力一搏、衝破河水開展新天地的勇氣。就在不會淹死、也無法亮麗生活的情境中,這些順民們莊嚴的走完人生之旅,灰暗、茫然過了一生。這是一個當代人生存狀態的隱喻。

舞作以高台斜坡為裝置,將舞者圍困在其中;以滿台的淺水象徵多雨潮濕的花城。倒置的腳踏車單輪空轉著,卻沒有轉出任何希望。一個壯碩的力士以詩歌吟詠穿梭花城,像似萬能的神祇娓娓道出人的宿命。舞者自顧自的舞著,沒有調度的隊形變化,各段內的舞動色調與溫度極為相似,舞者間也極少有身體溝通。天幕上巨大的漩渦、潮汐、漣漪兀自的轉動、來回、盪漾,舞者們卻難以與這些景緻有所互動。被安置於同一個舞台上的元素,各自呢喃著,少有對話。於是,我以為花城子民的困窘來自於打從內心深層的封閉與孤絕。外在環境的惡劣或許正是城民內在心靈的反射。換言之,不是環境造就了陰暗無生氣的生命,而是陰暗無生氣的生命氣質幻化於生存境域。這樣的闡釋是唯心論對唯物論的翻轉,也是對舞作中探討社會結構與人之關係的因果倒轉。

就舞作的構思,執行製作蔡昀挺提出一個亮眼的論點:舞作試圖以「水」為象徵與媒介,用「圍」當作一種狀態與方法。【1】如此,水象徵甚麼?又起到何種媒介的效果?就舞意與舞作表現推敲,水在舞作中象徵困頓生命的媒介勝過滋養的意涵。水,孤立了花城與更大世界的連結;水,阻礙了人舞動的自由度;水,滲入舞者的肌膚成為其中部分。水是劃界之物、束縛之物。

水的媒介效果為何?整台的水與舞動的身體產生撞擊,舞者在行進、旋轉、滑動、翻滾之際濺起大小不一的水花,舞者的每一踏步、滑行都備感艱辛。舞者的微動也會牽動水面泛起一波波的漣漪。水作為與舞者互動裝置的一部分的確有其趣味性,它使舞台畫面有平靜的鏡像倒影,些微的水滴泛起,乃至大量的水花四射。然而在舞蹈設計中,創作者並無有意識地建立起舞動的身體與水之間的關係,水的裝置喪失了轉化動作設計與質感的契機。換言之,水是被動的,是因舞者的動作而反應;水沒有表現出主動性與巨大神秘的力量。水沒有發言,也沒有與舞者對話。舞作故事要角的水,退居於輔角的位置。舞作關注的是花城中人的生存狀態,造成人之所以如此存活的要角:水,其重要性卻隱而不顯。或許,這恰恰折射出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被社會巨大複雜結構所箝制,但卻無法清楚的指出哪些因素造成困頓的生命狀態。這樣的解釋雖有其道理,卻缺乏新意。而這個觀點也連接到下一個命題:以「圍」當作一種狀態與方法。

舞蹈整體編排與動作設計體現出「圍」下的生存狀態。但是,以「圍」作為一種方法可以讓我們看到甚麼新的視野或存在狀態?西方從十九世紀中葉起的資本化、現代化社會型態不斷促發學者思考現代社會中生存所面臨的問題,特別是趨向單向度、扁平化的文化危機,尤其以法蘭克福學派最具代表性。這些學者一方面指出資本主義對人類文化的全面入侵,另一方面也提出深刻的質疑、批判,甚至提出可能解脫之道,試圖抵擋多樣性文化的單一化、淺層化。然而在《水圍花城》中,學者們藉由論述所散發出對資本主義社會的衝撞與激情消失了,剩下的是堅毅地存活卻坐困愁城的順民。在舞作中,我看到了當今台灣舞蹈界時常出現、關於人的內在情緒的展演:奮鬥、掙扎與孤獨、頹喪。換言之,以「圍」作為一種思想或技術方法的新奇性並沒有為觀眾打開新的視野。花城中的舞者沒有企圖嘗試脫離受困之處,沒有衝撞高台。即使她們登上高台,仍無所作為。

儘管《水圍花城》在旨意的體現上和當代舞蹈劇場處理的議題相似,但智性議題對舞蹈劇場而言可以不是衡量舞作的判準,舞者身體的表現才是舞蹈人關注的焦點。然而,舞者於此舞的表現卻有困窘之感。此困窘之感不只是舞者因舞作欲傳達的壓迫性感受的體現,也是指我感覺舞者在舞台上施展不出舞動功力的狀態。不知是礙於舞台空間狹隘,或是滿台水的阻擾,或是對動作精髓掌握仍感生疏,或是創作者與舞者間之溝通問題。總之,舞者看起來還未真正地進入動作中去駕馭動作進而詮釋動作,特別是舞者在動作的轉接與連貫上更顯生疏,甚至有時感到彆扭、缺乏舞動內在精神與肉體之動力。而此正是這支作品難以吸引人進入其中的原因。

坐在觀眾席,我隔著巨大無形的河流,遠望著那困頓卻莊嚴的花城子民,體驗著

永遠盼不到神祇的悵然。

註釋

1、此話出自《水圍花城》執行製作蔡昀挺的文章〈巫、吾、舞、悟@水圍花城〉載於art plus (Taiwan) 2016年10月號。

《水圍花城》

演出|索拉舞蹈空間
時間|2016/10/28 19:30
地點|台北市文山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