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與現實的權衡遊戲《檔案K》
6月
03
2013
檔案K(創作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49次瀏覽
鴻鴻(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科學及科幻文學在本地並不盛行,論者常認為是現代化的腳步較西方落後之故。然而當我們的生活追上了西方,電影挾科技之利又將這一題材騎劫而去。在劇場裡表現科幻,經常顯得事倍功半,卻非全不可為。《檔案K》就是一個例子。

《檔案K》涉及近年流行的平行宇宙概念,談的卻是家庭問題。瘋狂科學家費羅傑專心探索平行宇宙理論,疏忽了夫妻和親子關係,導致熱中搖滾樂的兒子自殺。一開始科學還不是重點──費羅傑若是熱中股票投資、或環保運動、或政治事務,整個故事依然成立,現實中也的確太多這種父親。是到了兒子跳樓之後,費羅傑才通過(幻想或真實的)平行宇宙理論,找到一種情緒發洩與想像再生的可能。

編劇吳瑾蓉上半場嫻熟處理家庭問題,還把艱拗科學理論推演得趣味橫生。喜劇基調稱職地勾勒夫妻關係、母子關係、甚至同儕關係,但對於從未出場的兒子卻只能交代得浮光掠影。我不曉得有多少搖滾樂手會因為得不到父母認同而輕生,這缺乏充分線索的死亡,其實仍可以成為一個讓觀眾好奇的待解之謎,只是編劇似乎志不在解謎,而在解決生者的情緒問題。然而一旦父子衝突的真實細節欠奉,費羅傑的悲傷失神,便顯得無憑無據。故事轉向費羅傑決定放棄科學研究,以賣雞排追求踏實人生,事實上這只是他換軌到另一個平行宇宙。他看來仍然瘋狂──這性格的維繫很有說服力,但是我們仍然摸不著他的痛。

缺乏痛感,讓下半場的幻想世界一併遊戲有餘,深度不足。在那個平行宇宙裡,人可以預知未來,必須吃記憶口香糖才能記得過去。費羅傑成為唯一一個不甘只活在當下,力圖回憶過去的人。但「預知對白」的梗很快用老,也沒有引發更強烈的衝突或豁顯主題。科學家捲入「老派」或「什麼都可以派」之爭,力圖維繫一個專一的愛情,可惜這只把故事前半的懸宕,窄化為想留住妻子出走的心。去了一趟平行宇宙回來,好像玩了一圈遊樂場,死亡並未更具體,生命並未更立體,觀眾和主角都仍然一無所獲。

導演楊景翔和舞台與影像設計巧妙運用旋轉舞台及多銀幕投影,讓時空伸縮張馳,尤其下半場的出入平行宇宙,氣勢十足,在科幻形式的處理上,是漂亮的一擊,但科幻在和現實問題結合時,仍有些水土不服。全劇在喜感和深度的權衡上失準,是讓這齣戲趣味與美感有餘,卻無法引人深思的主因。

莫子儀詮釋費羅傑,喜感、投入感、節奏感、在誇張的角色設定中經營細節的能力,都可圈可點,可惜限於全劇的詮釋方向,沒有找機會把費羅傑的痛苦落實,讓角色的地心引力仍嫌不足。邱安忱在下半場飾演童心老人的表演,也十分亮眼。這些傾向類型化的表演,給這個失血的故事,帶來更多觀賞的樂趣。

《檔案K》

演出|創作社
時間|2013/05/26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們沒有看到真實的死亡本身,看到的只是死亡那經過精美包裝後營造出的淡淡的小哀傷。而劇中所營造出的另一個奇異星球,或者僅僅是一個現代人的自我慰藉?難道我們已脆弱至此,無法正視現實,只得寄希望於另一個「平行宇宙」?(劉天涯)
5月
28
2013
故事將外省老兵、孤兒、移工、計程車司機,以及酒店勞動者及其子女等邊緣群體的經歷編織在一起,提供了想像或提問多重生命樣態的視角。然而,戲中戲的結構難以迴避的問題是:是誰擁有決定「家」的權力?諷刺的是,答案不是源自於角色們的實踐,而是戲中戲如機械降神般的編劇。
10月
14
2025
總結來講,規齣戲上值得思考的部分,毋是無國籍移工囡仔的困境有偌艱難,顛倒是無仝創作者/團體怎樣展現怹家己討論議題的角度。《囡仔,哪會看bē著你?》佇頭前的部分已經共這个層次的討論帶予逐家,可惜後壁的部分煞改做目前弱勢題材戲劇定定使用的手路
10月
14
2025
戲劇裡面有它自身的行動可能、實踐想像的美學空間,甚至引我們進一步擴展對於這個世界的思想。可惜的是,《噤。濤聲》 跨島計畫放掉了一次「跨」的契機。
10月
03
2025
簡言之,即使相關細節已被檢驗紀錄,無論政治人物如何宣示「這是我們共同的歷史」,左右、統獨、分合的不同立場,仍然影響了民眾對誰是「我們」、有無「共同」、「歷史真實」的思考
10月
01
2025
《噤。濤聲》中,演員的表演細膩深刻,直搗人心。然而,語言的高度詩化,讓我僅能沉浸在角色的狀態和整體的氛圍,對於其中所指涉的真實歷史事件,則難以辨認出具體細節,進而拼湊出全貌。
10月
01
2025
這部作品不僅對「器官買賣」有所批判,更指向現代社會裡「人被工具化」的現實狀態:在我們每天經歷的日常中,我們究竟擁有多少真正的選擇?
9月
30
2025
必須承認,群體確實共享某些社會性與制度性的排除處境,但劇作將新住民、新二代與移工的創傷經驗一次性並置,雖具野心,卻模糊了三者在身分上的眾多差異:婚姻移民、跨國婚姻家庭子女與勞動移工本就屬於不同脈絡,更遑論不同來源國之間的內部差異。
9月
26
2025
《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最可貴之處,在於它把制度批判落在人身上。它不是抽象的權力結構圖譜,而是一張張被擠壓到極限的面孔。筆者認為,布萊希特式的間離手法讓我們不至於陷於同情的淚水,而是被迫帶著清醒去思考行動
9月
2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