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逃離《檔案K》
5月
28
2013
檔案K(創作社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10次瀏覽
劉天涯(特約評論人)

在今天,普及科學早已逐漸從一種社會教育,成為一種廣泛的社會現象。而小說、電影、紀錄片等不同媒介/方式的傳播,更是為科學塗上令人目眩神迷的色彩。於是,在這個「新世紀」裡,對於自稱「新人類」的我們來說,「科學」已然擺脫它的艱深晦澀,轉而成為我們新的興趣點和關注領域。而此次,由創作社所帶來的《檔案K》,就借用了「平行宇宙」這一物理學中尚未被證實的理論,為觀眾們展現了科學家費羅傑,一次「哀傷又瘋狂的旅程」,利用跨界新媒體,營造未來科技感,吸引了大批的年輕觀眾前來觀看。

《檔案K》的上下半場,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上半場,我們看到了科學家費羅傑支離破碎的家庭生活。費羅傑畢生都在研究「平行宇宙」理論,他堅信在我們的宇宙之外還存在其他宇宙——即我們當下每做出一個選擇,在另一個「平行宇宙」,卻可能做出完全相反的決定。劇中費羅傑是一個被「類型化」的角色,完全符合我們頭腦裡對於科學家的一切想像:頭髮蓬亂、滿口術語、房間雜亂、潛心研究、不問世事、缺乏溝通,一個極少關心家庭、鬱鬱不得志的天才……直到有一天,熱愛搖滾樂的兒子費旋突然自殺身亡,妻子欣儀也離他而去。但羅傑卻堅信,兒子沒有死,他只是活在另一個平行世界。

下半場開始時,費羅傑已經從一塊嚼過的口香糖中,找到了通往另一個「平行宇宙」(M星球)的入口。這是一個人們可以選擇遺忘過去的樂土,可以只記得未來、享樂當下的烏托邦。已經不記得自己是誰的費羅傑,愛上了女人瑪格麗特(欣儀),卻因受人蠱惑,殺死了這個世界的神——酒吧裡的吉他手(兒子費旋)。爲了脫罪,他做出了到Memory Shop購買「費羅傑」記憶的口香糖的決定……劇末,歸家的欣儀,也進入了這個「平行宇宙」之中。

在《檔案K》中,出現過許多次不同的時間、空間、角色的轉換,導演楊景翔採用了旋轉舞臺的形式,的確為演員們,提供了更多表演/詮釋上的可能性,成功地為觀眾營造了時空上的想像。而跨界媒體的使用、M星球中充滿時尚、未來質感的「High Fashion」裝扮,令《檔案K》更是充滿了「科技」、「當代」的氣氛。不過,華麗的外衣包裝下,卻無法掩飾本劇,處處試圖「逃離現實」的意圖。

全劇貫穿了兒子費旋低沉、無旋律的吉他聲響。費旋的死是串聯上下半場重要的線索之一,更是《檔案K》中(理應)最沉重、最能夠警醒世人的一個現實事件。但在劇中,我們只是看到了費旋的葬禮,看到了他家人痛苦的淚水,僅此而已。費旋的死,卻只是父親一次學著放下痛苦的生命成長史的背景,觀眾不僅無法深入反省死亡本身,更只是掉入離奇的故事情節之中,我們無法如節目單中導演所說,從一個青少年的「死亡中看見存在」,因為我們沒有看到真實的死亡本身,看到的只是死亡那經過精美包裝後營造出的淡淡的小哀傷,確有消費死亡之嫌。而劇中所營造出的另一個奇異星球,是爲了讓我們反思其「擁有生的希望」這件事,或者僅僅是一個現代人的自我慰藉?難道我們已脆弱至此,無法正視現實,只得寄希望於另一個「平行宇宙」?

早在2011年,Duncan Jones的電影《啟動原始碼》,已經讓五個角色九次穿越於 N個相互交疊的平行宇宙之間,它所營造的科幻世界,比劇場真實太多。面對如此強大的影像媒體的衝擊,今日我們的劇場,又能夠做些什麽呢?劇場之存在價值,在於揭露現實,「對抗」社會,而非呼應主流價值觀,標榜特立獨行之地。也更沒有理由,讓劇場裡的觀眾們,帶著電影院裡戴上3D眼鏡、大嚼爆米花看好萊塢科幻片的心情。因為劇場不只是享受娛樂的伊甸園,更應該是當下反省的「刑場」。

《檔案K》

演出|創作社
時間|2013/05/25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和舞台與影像設計巧妙運用旋轉舞台及多螢幕投影,在科幻形式的處理上,是漂亮的一擊,但科幻在和現實問題結合時,仍有些水土不服。全劇在喜感和深度的權衡上失準,是讓這齣戲趣味與美感有餘,卻無法引人深思的主因。(鴻鴻)
6月
03
2013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
對導演來說,歷史事件的晦澀之處不只出自文化或歷史上的距離,更在於缺乏言論自由的討論正當性脈絡,就像大多數人明明知道這樣是有問題的,卻因為服膺於現實而陷入「雙重思想」(doublethink),導演也面臨了該不該解構議題的困境。
12月
09
2024
可惜的是,全劇收攏在計畫成果的樣板宣傳,無法深切開展劇中拋出諸多議題的辯證向度,像是身分認同、文化觀光、地方創生等,而是流於產官學體制交纏下的文化產品。
12月
06
2024
這並不是一齣攸關階級問題的社會寫實作品,相反地,在這個時時充斥著怪誕節奏與聲音的劇場空間中,支配著行動的並不是具體的物質條件,而是追求「正常/不正常」認同判斷而被抽空的精神狀態。
12月
04
2024
此次劇本由團長馮翊綱主筆,將金庸原著作為主菜,配以誇張的表情動作、幽默的橋段,並佐以少許成人幽默,呈現出一場輕鬆且富有娛樂性的演出。雖與十年前的《瓦舍說金庸》相比,劇本在深度及與原著的連結上稍有不足,但整體氛圍輕鬆歡樂,觀眾依然收穫了愉快的觀劇體驗
12月
04
2024
這齣音樂劇流暢的演出,不難想像在前置選曲和樂團編制中耗費的心力,它在歌詞和台詞之間相互呼應,以音樂演唱和戲劇表演推進情感
12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