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竄於開合之間的意識《時空抽屜》
10月
16
2019
時空抽屜(張婷婷獨立製作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73次瀏覽

趙林煜(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碩士)


一次身心的解放,一場視覺的盛宴,感受獨具匠心的舞蹈語言,體會時空流逝的獨特記憶。

近日,編舞家張婷婷獨立製作的《時空抽屜》三度搬演【1】,地點在臺灣藝術大學藝臺藝表演廳。出身繪畫世家,張婷婷的作品總會穿插如許多畫作、運用影像的構圖概念,舞臺就像是她的畫布。《時空抽屜》是這種編舞理念的上乘佳作,此作以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畫作雕塑裡的《抽屜人》意象為靈感啟發,融合3D多媒體科技,將抽屜符號和佛洛德潛意識概念,運用舞蹈語彙並以現代舞的獨特表現形式,呈現出超脫於意識層面的異想空間。

進入劇場,偌大舞臺之中,是散落堆疊著的白色抽屜,像極了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微小的個體存在,彼此獨立,卻又從不缺乏溝通與交流,彼此聯繫。時鐘聲起,微弱的燈光慢慢擴散,身著白色舞衣的演員出現於舞臺之上,他們蜷縮著,以抽屜為依託,一部分身體藏躲在抽屜的某一角,時而擺動手臂,時而伸展腿腳。霎時,刺耳金屬聲觸及聽覺,使人以本能抵抗,這聲音帶有一種穿透力,同樣刺激到白衣舞者,他們開始感到不安,一個一個接連著打開抽屜,以一組快速且短小有力的動作訴說著她們的內心情感,是恐懼,是擔心,是迷茫。

《時空抽屜》用明線、暗線交替式的手法,記錄著時間空間的流逝與轉變。明線是時空變化下的舞臺景觀和置於其中的人,以時鐘滴答聲、鋼琴聲、金屬聲等音樂效果為提示符號,編舞動作以抽屜為基本點,拉長時間和變化方位,分別達成動作的變形與拆解,動作節奏分明。抽屜裡面是未知的世界,可能是難以忘懷的感情,亦或是無法言說的秘密,舞者就好似打開抽屜的鑰匙,每一個抽屜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把鑰匙,舞者用肢體訴說著抽屜裡的故事,打開記憶之門,而抽屜裡的回憶慢慢流逝;暗線則可以看到男女舞者用肢體動作具體了時空轉變中的潛意識,把抽屜當作秘密的象徵,並將這樣隱藏的秘密以及難以言說的情感貫穿在整個作品中,例如某一雙人舞之中,兩位舞者並沒有實質性的肢體接觸,但利用抽屜這一物質性符號的運用,將兩名舞者聯繫起來:一舞者自由舞動,另一舞者手持抽屜跟隨舞動,且抽屜一直緊閉,兩人之間始終保持一定距離,是潛意識中的安全距離,關閉著的抽屜似乎也表達著一種自我保護性寓意。

其他藝術上的處理,例如從舞臺背景到演員服裝,皆採用白色為主色調,質樸且單一,每一位舞者都被塗白了身體,通過白色的運用,達到一種「極致」的效果,模糊了性別且像是抽離了情感,舞者展現更多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以及意圖去消除對於未知世界的恐懼,使觀者獲得更多的思考。在動作上也多次重複緊密相聚,跌倒、爬起,再次相聚……等,看似堆疊反覆,實則是體現了「專注」,專注於自身的肢體表達,專注於對生命之複雜性與純粹性的深入思考。筆者會這樣解讀:舞者用舞蹈去表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為對於未知會產生恐懼,於是便相擁,似關上抽屜而成為一個整體,又打開雙手舒展雙臂,去撫摸去貼近身邊的陌生人;當腳下慢慢變成靈活輕快的步伐,一起一落,張弛有力,速度逐漸加快也形成一種暗示,越快越顯緊張不安,渴望保護自己的秘密,留住自己的回憶,當抽屜打開,人們又成為那各自單獨的個體。抽屜的開與關,既有符號意義,亦是舞者情感二次表達的途徑。

值得再提的是,作品中融入科技,無論是舞臺上的3D投影還是觀眾手裡的3D眼鏡,都給予欣賞者不同的感官可能性和舞蹈作品中的視覺新體驗。在藝術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如何融入現今的高科技,值得藝術創作者去深思且不斷進行嘗試,在舞蹈這門藝術中拓展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註釋

1、2015年《時空抽屜》首演於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2017年於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廳再度搬演。參考資料:〈有一種回憶叫「冷」 《時空抽屜》〉,作者樊香君,表演藝術評論台,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5444

《時空抽屜》

演出|張婷婷獨立製作
時間|2019/10/05 19:30
地點|臺灣藝術大學臺藝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普遍講究溫度、觸感與動覺同感的現今,使用如此典雅、視覺取向的創作策略實在少數,也有落入難以親近的危機。然而,任何創作策略與觀看形式都是一種方法,從2015年走到2017年,《時空抽屜》琢磨到了一種有效啟動感知的策略。(樊香君)
7月
24
2017
此刻舞者的肢體語彙不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自我與文化之間的對話,流暢又矛盾的動作軌跡,引出舞者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所面臨的身分困惑與內心掙扎。觀者也深切的感受到舞作對臺灣舞蹈教育的反思,究竟是在塑造一種融合的美學,還是在培養無根的雜糅?
1月
20
2025
編舞者賀連華將佛朗明哥的激昂與臺灣女性文化的溫柔堅韌巧妙融合,從中闡述了親情愛的真諦和情感交織的過程,這樣的雙重結構不僅是對佛朗明哥精神的致敬,也在舞台上展開了一段關於母親、女性與愛的故事。
1月
19
2025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