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竄於開合之間的意識《時空抽屜》
10月
16
2019
時空抽屜(張婷婷獨立製作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01次瀏覽

趙林煜(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碩士)


一次身心的解放,一場視覺的盛宴,感受獨具匠心的舞蹈語言,體會時空流逝的獨特記憶。

近日,編舞家張婷婷獨立製作的《時空抽屜》三度搬演【1】,地點在臺灣藝術大學藝臺藝表演廳。出身繪畫世家,張婷婷的作品總會穿插如許多畫作、運用影像的構圖概念,舞臺就像是她的畫布。《時空抽屜》是這種編舞理念的上乘佳作,此作以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畫作雕塑裡的《抽屜人》意象為靈感啟發,融合3D多媒體科技,將抽屜符號和佛洛德潛意識概念,運用舞蹈語彙並以現代舞的獨特表現形式,呈現出超脫於意識層面的異想空間。

進入劇場,偌大舞臺之中,是散落堆疊著的白色抽屜,像極了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微小的個體存在,彼此獨立,卻又從不缺乏溝通與交流,彼此聯繫。時鐘聲起,微弱的燈光慢慢擴散,身著白色舞衣的演員出現於舞臺之上,他們蜷縮著,以抽屜為依託,一部分身體藏躲在抽屜的某一角,時而擺動手臂,時而伸展腿腳。霎時,刺耳金屬聲觸及聽覺,使人以本能抵抗,這聲音帶有一種穿透力,同樣刺激到白衣舞者,他們開始感到不安,一個一個接連著打開抽屜,以一組快速且短小有力的動作訴說著她們的內心情感,是恐懼,是擔心,是迷茫。

《時空抽屜》用明線、暗線交替式的手法,記錄著時間空間的流逝與轉變。明線是時空變化下的舞臺景觀和置於其中的人,以時鐘滴答聲、鋼琴聲、金屬聲等音樂效果為提示符號,編舞動作以抽屜為基本點,拉長時間和變化方位,分別達成動作的變形與拆解,動作節奏分明。抽屜裡面是未知的世界,可能是難以忘懷的感情,亦或是無法言說的秘密,舞者就好似打開抽屜的鑰匙,每一個抽屜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把鑰匙,舞者用肢體訴說著抽屜裡的故事,打開記憶之門,而抽屜裡的回憶慢慢流逝;暗線則可以看到男女舞者用肢體動作具體了時空轉變中的潛意識,把抽屜當作秘密的象徵,並將這樣隱藏的秘密以及難以言說的情感貫穿在整個作品中,例如某一雙人舞之中,兩位舞者並沒有實質性的肢體接觸,但利用抽屜這一物質性符號的運用,將兩名舞者聯繫起來:一舞者自由舞動,另一舞者手持抽屜跟隨舞動,且抽屜一直緊閉,兩人之間始終保持一定距離,是潛意識中的安全距離,關閉著的抽屜似乎也表達著一種自我保護性寓意。

其他藝術上的處理,例如從舞臺背景到演員服裝,皆採用白色為主色調,質樸且單一,每一位舞者都被塗白了身體,通過白色的運用,達到一種「極致」的效果,模糊了性別且像是抽離了情感,舞者展現更多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以及意圖去消除對於未知世界的恐懼,使觀者獲得更多的思考。在動作上也多次重複緊密相聚,跌倒、爬起,再次相聚……等,看似堆疊反覆,實則是體現了「專注」,專注於自身的肢體表達,專注於對生命之複雜性與純粹性的深入思考。筆者會這樣解讀:舞者用舞蹈去表現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為對於未知會產生恐懼,於是便相擁,似關上抽屜而成為一個整體,又打開雙手舒展雙臂,去撫摸去貼近身邊的陌生人;當腳下慢慢變成靈活輕快的步伐,一起一落,張弛有力,速度逐漸加快也形成一種暗示,越快越顯緊張不安,渴望保護自己的秘密,留住自己的回憶,當抽屜打開,人們又成為那各自單獨的個體。抽屜的開與關,既有符號意義,亦是舞者情感二次表達的途徑。

值得再提的是,作品中融入科技,無論是舞臺上的3D投影還是觀眾手裡的3D眼鏡,都給予欣賞者不同的感官可能性和舞蹈作品中的視覺新體驗。在藝術多元化發展的今天,如何融入現今的高科技,值得藝術創作者去深思且不斷進行嘗試,在舞蹈這門藝術中拓展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註釋

1、2015年《時空抽屜》首演於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2017年於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廳再度搬演。參考資料:〈有一種回憶叫「冷」 《時空抽屜》〉,作者樊香君,表演藝術評論台,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5444

《時空抽屜》

演出|張婷婷獨立製作
時間|2019/10/05 19:30
地點|臺灣藝術大學臺藝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普遍講究溫度、觸感與動覺同感的現今,使用如此典雅、視覺取向的創作策略實在少數,也有落入難以親近的危機。然而,任何創作策略與觀看形式都是一種方法,從2015年走到2017年,《時空抽屜》琢磨到了一種有效啟動感知的策略。(樊香君)
7月
24
2017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