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 台北國家音樂廳
文 武文堯(復興高中音樂班)
甫於2013年榮獲第53屆法國貝桑頌指揮大賽首獎之台灣青年指揮吳曜宇,得獎至今已有不少與海內外職業樂團演出之機會,NSO2014/15樂季《交錯的軸線:新大陸X古羅馬》音樂會便邀請吳曜宇指揮該團,與美國鋼琴家巴托(Tzimon Barto)共同演出。這場音樂會應是吳曜宇在國內首場正式交響樂團音樂會,並且與鋼琴名家一同切磋琢磨,相信對於指揮來說一定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整場音樂會聽下來,首先必須要說,吳曜宇能夠拿到貝桑頌指揮大賽首獎,實屬實至名歸。
指揮動作氣勢豪邁大器的吳曜宇,從出場便展現出個人魅力與特質─對於音樂滔滔不絕的熱情以及年輕人的充沛能量。吳曜宇所詮釋的伯恩斯坦《憨第德》序曲,便是其指揮特色與風格的極致展現,粗獷豪放、熱力四射,NSO在他的棒下發出了幾乎不曾有過的聲音;活力明亮,但音樂織度仍有著細緻的表現,情緒對比的精確掌握以及細膩優雅的音樂層次,吳曜宇顯然對於這次演出做足功課,與NSO的排練應該也算是合作愉快,從演出成果中我們看見了一種自然的默契與交流,這麼年輕的指揮與樂團已有相當激烈的火花。
不論是蓋西文《F大調鋼琴協奏曲》,或是雷史畢基《羅馬之松》、《羅馬之泉》,我們其實可以在吳曜宇的指揮中看到些端倪,探究其風格與詮釋。就技術與動作而論,或許誇大的手勢可以是強烈的個人特色,或者為引導樂團的手段之一,但筆者相信經過多年的沉澱與思索後,多年後吳曜宇的指揮手勢(動作)應會比現在來的內斂,現在正處事業準備蒸蒸日上之時,難免有些衝勁,相信時間可以塑造吳曜宇更加成熟(定型)的指揮風格。若要論及詮釋層面,先前提到吳曜宇熱情的音樂活力絕對是指揮特色之一,但若要論及與其他指揮有別且最引人入勝的,筆者認為是他行雲流水的樂句銜接與調度。吳曜宇肯定在樂句的流暢與行進方面特別鑽研,比如在《羅馬之泉》〈茱莉亞山谷噴泉〉一曲中,各個聲部的交織與主線條的描繪就足稱行雲流水,樂曲流暢自然,甚至到了《羅馬之松》〈加尼柯勒松樹〉一段播放鳥鳴音訊的樂段時,在音樂廳內甚至還有山鳴谷應的音樂氛圍,吳曜宇絕對擅長鋪陳音樂情緒與效果。木管的換氣與弦樂的弓法似乎都被精確地計算過,吳曜宇的音樂可以細緻到層次分明,音樂通透分明,卻又可以在《羅馬之松》中輕鬆駕馭大型管弦樂曲,動靜分明。
《羅馬之松》與《羅馬之泉》兩曲中作曲家對於管弦樂色彩以及音色都有著細微的描寫,吳曜宇也小心地轉換各種音色,《羅馬之松》〈喬尼柯洛〉松樹一段,單簧管獨奏的主題,像是一縷陽光般灑落黃昏時分最後的地平線,吳曜宇將這段音樂處理得格外幽微仔細,優美的旋律竟也帶出孤獨與蒼涼之感;之後〈亞壁古道的松樹〉一開始帶有著緊張刺激之效果,隨後管絃樂便大氣輝煌,前後兩段的對比吳曜宇確實注意到了。又或者在《羅馬之泉》〈特利多奈噴泉〉一曲中,清新的音樂氛圍便十分顯而易見。〈特雷維噴泉〉到〈麥迪奧別墅噴泉〉,兩段音樂巧妙的融合,除音樂五光十色外,更有著精緻俏皮的一面,最終在細語中結束了全曲。
美國鋼琴家巴托音樂性自然,音樂風格強烈,他所獨奏之蓋西文《F大調鋼琴協奏曲》有讓觀眾浸淫在音樂中的奇特魅力,高超的技巧不說,爵士的律動感以及藍調的韻味與古典的語法,巴托都得心應手,游刃有餘,其實吳曜宇與NSO只要跟著獨奏家便能有相當好的表現,吳曜宇對於這首曲子顯得過於小心翼翼,很多大膽衝突的樂段都顯得含蓄了些,律動感需仰賴著獨奏家方能完整表達, 樂團也顯得太過保守,例如第一樂章漸強漸弱以及節奏的精確度似乎可以更好;弦樂可以輕巧活潑些,當晚的演出有些沉重。但第二樂章的演出卻十分的好,感情的拿捏與樂曲意念之表達都非常之流暢。國內樂團在演出此類作品時,可能少了些自然的搖擺(Swing),畢竟對於蓋西文而言,爵士與古典本質上是相同的。
吳曜宇指揮的《羅馬之松》與《羅馬之泉》,編制都屬龐大,甚至動用管風琴與額外管樂群製造環繞效果,但面對龐大繁瑣的編制,吳曜宇似乎得心應手,音樂的表現其實已相當成熟,相信聽眾很難相信此曲指揮者竟是指揮界的新手,甚至才剛得國際大獎歸國。很高興看到國內樂團邀請吳曜宇指揮演出,不只NSO國家交響樂團,TSO北市交、NTSO國台交甚至兩廳院歌劇工坊,都能見到吳曜宇指揮的身影,這對於一位剛得指揮大賽首獎的指揮來說無疑都是實用且能自我充實的機會,畢竟指揮需要實務經驗,筆者深信若吳曜宇能繼續在指揮方面鑽研並充實自己,未來絕對能在指揮界大放異彩,從這場音樂會中,相信大家都已見識到吳曜宇的能耐。原來交錯的兩條軸線,除了能是作曲家的靈感泉源外,也可以是自我與超越的同義詞。
《交錯的軸線:新大陸X古羅馬》
演出|吳曜宇與國家交響樂團(NSO)
時間|2014/10/17 19:30
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