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桃妖:叩問當代性別議題之《桃花謎》
10月
10
2024
桃花謎(春美歌劇團提供/攝影蘇信瑋)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732次瀏覽

文 林慧真(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桃花謎》為春美歌劇團擅演之奇情戲,初看劇目介紹與以往新編戲結構類似:俠客英雄救美、對抗惡勢力並穿插愛情支線等等,然觀其內容則令人耳目一新。本劇呼應了當今社會重要的性別意識議題,即如同葉永鋕氣質陰柔之「玫瑰少年」遭受社會歧視眼光及霸凌,此種主題意識之當代性,此前春美歌劇團亦有以失智症為核心之新編戲《甲你攬牢牢》,足見劇團在新編戲取材上既大膽且細膩。

劇中陶春華自始至終為悲劇性人物,因其陰柔特質為鄉里所欺,而韓沖對春華而言不僅是恩人及兄長,更有一份仰慕同性之情誼;成年後迫於無奈娶妻,被侯爺凌辱而死後,原以為化為桃妖之女身便可與韓沖結為連理,然韓沖對春華僅為手足之情,韓沖知其成魔,最終亦親手斷送其性命。韓沖雖對春華有一番來世約定,使春華放下心結,然而此生唯一真愛竟與其妻互表鍾情,說來也十分殘忍且殘酷。


桃花謎(春美歌劇團提供/攝影蘇信瑋)

就此,劇名《桃花謎》中的「謎」究竟指什麼?從劇情來看,似未有需要抽絲剝繭之謎題,觀眾為全知視角,則此「謎」應當在於人物情感方面。春華對韓沖的愛真摯而直接,可為其更換性別以求連理,此為顯而易見之情感;然韓沖對春華究竟真為手足之情或另有情意呢?即使韓沖對湘雲與春華皆曾表述,春華在其心中至情至真、得以讓其逃避身為錦衣衛殺人如麻之惡夢,僅為照護手足之愛,然而在春華被殺後,韓沖與其相約來生之誓言則帶有男女之情,韓沖情願化為女子為春華生子養家,並且道出即使是男男或女女皆可,如此韓沖對春華究竟是真有情意或是愧疚補償心態未可得知。若是礙於斷袖之癖、難容社會,則來世之約又何以男男或女女皆可?若有真情能不顧社會眼光,此生何以不能成全?若非真有男女之情,則來世之約是否僅是安慰之言?韓沖對春華的情感實撲朔迷離。

相較而言,春華一角設定有血有肉,看見其恨與愛,春華冤魂向侯爺潘文傑索命之時,問其何以凌辱之,潘文傑以封建觀念批評其不男不女、顛倒陰陽,因看不順眼而如此。此番對話也反應出,即使在當代社會中人們對於性別氣質仍懷有根深蒂固之偏見,女性非得溫柔、男性非得陽剛,此等霸凌現象亦不少見,霸凌者往往以「看不順眼」作為回應。由此,劇中以春華一角帶出之性別意識相當具有當代性,鄉里人之歧視、侯爺之凌辱,皆可讓觀眾反思「玫瑰少年」何錯之有?


桃花謎(春美歌劇團提供/攝影蘇信瑋)

同時,劇中亦觸碰到同性情誼,然韓沖對春華情感迷離,似乎輕輕地繞過了此設定。筆者猜想,或與歌仔戲觀眾群多為年長者有關,「雙生」之戀可能過度冒險地挑戰觀眾接受度,一心戲劇團曾以《斷袖》挑戰同性之戀議題,時導演為郎祖筠,春美歌劇團《桃花謎》亦聘郎祖筠導戲,似乎在戲曲作品中處理同性議題仍須借助劇場界導演為之;相較而言,《桃花謎》並未直面同性議題,韓沖突然接受湘雲之愛意、二人互有情意之轉折讓劇情回歸傳統生旦愛情戲,實以性別霸凌議題為主體,輕輕地觸碰到同性情誼邊界。

奇情主題以英雄對抗惡勢力確立了主體,而鬼戲設定讓劇情更添刺激,加以丑角西門丁穿線其中、製造插科打諢效果,使得戲劇節奏緊湊且流暢、嚴肅與調笑兼而有之。整體流暢度也歸功於舞臺效果和演員精彩表現,舞台視覺方面,鏡框環繞著桃花樹,桃花為春華與韓沖年輕分別時場景,春華以桃枝贈之以為約定,劇中並以《詩經.桃夭》一詩作為春華對愛情美滿之嚮往,無奈日後成為「桃妖」為愛人親手了結性命,理想與現實之背道而馳為春華一生增添悲劇色彩。

演員方面則行當分配平均、各自精彩。郭春美飾演俠氣韓沖,在劇中維持一貫英俠之氣,武打動作俐落、聲腔低沉穩當,慢板唱曲之咬字行腔謹慎而不含糊。此次飾演春華之吳承恩為陣前換將,原飾演潘文傑,演出前一個月改飾春華,對吳承恩而言相當具挑戰性,一來時間緊迫,二來春華此角於酒樓起舞一場為男扮女裝,須以為乾旦應工,吳承恩向來專攻小生或老生,在劇中如何詮釋陰柔氣質之男性,加以旦行之身段唱功實屬困難。可喜的是,吳承恩能掌握春華一角之陰柔氣質,陰陽氣性尺度拿捏得恰到好處、不流於矯揉造作,聲腔以小嗓捏緊,音色雖略乾卻也能維持一定地穩定度,尤以水袖力度之俐落令人驚豔。


桃花謎(春美歌劇團提供/攝影蘇信瑋)

而江湖術士西門丁於劇中穿針引線,繫住各個主要角色,飾演西門丁之孫凱琳以三花應工,維持外台戲之靈巧生動,即興之台詞亦為劇中增添許多笑料,實為本劇重要綠葉。其他角色於各自行當皆能展現其精彩,周予寬飾演大內高手之殭屍倒、侯爺下屬遇鬼屍變,突如其來地落頭身段皆能引起觀眾驚呼。以往歌仔戲表演往往重唱不重身段,於此劇能看見更多身段運用令人目不轉睛。

看似一般之劇情設定,內容則豐富精彩,尤以性別議題叩問當代發人省思,至今仍有許多人以「人妖」一詞嘲笑他人性別氣質,於此,究竟是「桃妖」可怖,抑或是嘲笑及霸凌他人之人可怖呢?誰是人、誰是妖,清晰可見。

《桃花謎》

演出|春美歌劇團
時間|2024/09/28 14: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歌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劇情仍回到以生旦相戀為核心的框架中,玫瑰少年的議題似乎僅成為這段奇情戀中的一抹點綴色,不免覺得有些可惜。
10月
15
2024
此回《棄老山傳奇》以傳統歌仔戲敘事回應現代議題,讓新編戲也能用歌仔戲自身的語彙來說故事,可視為胡撇仔精神的一種延續,維持歌仔戲的主體性外,也展現了歌仔戲在時代變遷中的適應力。
5月
07
2025
古冊戲往往罩著一層名為秩序的紗幕,在生死別離的決絕場景中,模糊了角色初心,呈現集體至上的凜然正義。《棄老山傳奇》掀開秩序之幕,自歌仔戲格律挖掘可鬆動空間另闢蹊徑,化用現代事物置於古典;悄悄佔據觀眾腦海一方。
5月
07
2025
或許在短影音興起的世代,唐版擔心原劇本拖沓、冗長,將緊湊當成第一要務,但失去了綠葉的故事架空在社會關係之上,這種抽離或許反映了現代人的不安與茫然。
5月
04
2025
然換成在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反抗的代價何其輕微,甚至可以毫無代價地表演反抗,偷換概念,亂人耳目,相應的思辯變得相形重要。正如日前集結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的先後兩個社群,皆稱自己反抗獨裁政權,熟真孰偽、難道皆是「赤子」?
5月
02
2025
然而儘管技藝狀似在此種失智的殘餘中,彷彿取得了對於歷史舞台的詮釋權,卻在這種歷史智性與技藝身體的對立下,喪失了歷史能夠寓居於肉身內的可能性。於是,技藝最終反而可以說是被剝奪了承載歷史的能力,被吸收為當代的一種失憶形式。
5月
01
2025
滿台人物,看似人人都可以是歷史一員,倥傯如逝水。但,如果這是消解歷史人物與真相的設定,在得不到歷史真相意義的背後,《女王的名字》最終完成了什麼?
5月
01
2025
然而看似結構陳舊,筆者卻認為此情節設計,能夠正視新生代演員如何在舊有情節或其他劇目相似的段落中,不依靠過於飽滿的表演功法包裝肢體,而是能自然地流露表演力,精準營造舞台畫面與氣氛。
4月
30
2025
此次,「國光30:春分啟動」系列中的《江流無間道》、《金玉奴》雖是盛演已久的經典劇目,但國光團隊沒有陳陳相因,照本宣科,而是細加調整雕琢,為經典注入新的活力。
4月
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