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西方的理性共鳴《中國之美,世界看見》
7月
11
2014
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1次瀏覽
武文堯(高中生)

近幾年,中國交響樂團逐漸起步,也愈受國際樂壇重視。2013年香港愛樂管絃樂團訪台進行交流;2014年6月,中國最年輕的交響樂團—成立於2010年三月的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也首次來台演出,讓台灣觀眾再次體驗中國深富底蘊的聲音美學。以這次訪台曲目為例,在曲目安排上顯得較為保守,上半場安排莫札特《唐.喬望尼序曲》、《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下半場為貝多芬《田園》交響曲,樂團仍以傳統德奧音樂為主流。這樣的曲目安排令人感到有些失望,除了《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外,其餘兩首並未充分展現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特色,也聽不到樂團想要帶給觀眾的觀點。

首席指揮呂嘉在樂壇頗負盛名,但當晚的表現卻不出色,尤其是下半場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的表現,呂嘉詮釋的只是照本宣科,清楚地把總譜上的每一顆音立體化,卻聽不到具體而微的詮釋觀,導致整首樂曲略顯枯燥乏味,有些段落甚至氣若游絲,聽不出更深層的韻味。開場莫札特《唐.喬望尼序曲》就像一小碟開胃菜般,只是首點綴的小曲子罷了,但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表現仍然令人為之一亮;這個團成立不到五年,卻已經具備堅強的實力,弦樂部整齊明亮,木管乾淨甜美,銅管稍顯力度不足,但樂團的平衡完美,基礎已經健全,剩下的就是建立屬於自己的聲音,藉由一場場音樂會使表現更上層樓,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呈現出來的是蓄勢待發後即將爆發的驚人能量。

陳鋼、何占豪1959年合作完成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已是中國名曲中的箇中之最,優美纏綿的旋律使得此曲除了艱困的技巧外,還必須有著中國含蓄婉美的獨特情韻,加上哭調滑音的特殊表現,因此通常中國的小提琴家最能將梁祝小提琴協奏曲表現得絲絲入扣、鞭辟入裡。呂思清無疑是此曲的最佳代言之一。呂思清近年訪台次數甚多,每次訪台必演《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這次與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作,更是對此曲反覆琢磨的心得表現。但除了《梁祝》協奏曲之外,我們應更加期待呂思清在其他曲目上的涉及與拓展,而不是只靠一曲成名的演奏家。

「中國之美,世界看見」,這是本次樂團訪台的期許與宣傳,中國這幾年來已迅速的崛起,交響樂團更是中國政府投注的希望,先不談觀眾素質是否提升,但交響樂團的演出水準卻日漸增高,加上豐厚的資金栽培,中國的交響樂團必定能出類拔萃,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目前中國比較突出的交響樂團包括香港愛樂管弦樂團、廣州交響樂團、澳門交響樂團、中國愛樂以及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等,其中港樂的表現最為出色,不論是樂季的安排、客席音樂家的邀約以及音樂教育的推廣,港樂有系統的建立了樂團的品牌,值得台灣樂團借鏡;相較之下,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首要解決的最大問題還是在於,樂團還未找到自己的傳統與特色,期待下一次樂團的訪台,能讓我們驚見樂團的蛻變,共睹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成長。

亞洲地區交響樂團正蓬勃發展,在世界樂壇上也慢慢的占有一席之地,世界交響樂團的舞台可能慢慢地轉移,但要如何成就一家之言,還有待所有交響樂團慢慢摸索。中國四千年的悠久文化與人文風景,若能融合交響樂團之中,加上國樂團的特色跨界,想必將能展現中華文化的兼容並蓄,聆聽中國與西方的理性共鳴。

《中國之美,世界看見》

演出|北京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時間|2014/06/14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演奏精彩,它實際上卻脈絡模糊、欠缺引導,使觀眾有些走馬看花,並未真的讓人「聽懂」什麼;更多的是,表演團隊對於現代音樂的一腔熱血與盲目投入,而這份熱情未能化作音樂推廣的動力。
8月
08
2025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