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掙脫技巧束縛,聲響一拍即合、拉近彼此:《伊比利之味》
2月
06
2024
伊比利之味(Legato 樂聚提供/攝影摩根音樂藝術 江國安)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54次瀏覽

文 陳旻鈺(專案評論人)

年節將至,在廣大的餅乾禮盒之中,我將歪腦筋動到關注已久的起司禮盒,那些禮盒填充了主廚精選的肉乾、水果或堅果,供人搭配食用,繽紛多彩的食用搭配技巧讓小小一塊起司誕生絕妙的味覺宇宙。《伊比利之味》曲選法籍、俄籍作曲家詮釋「西班牙風貌」的聲樂作品,靈感藉由實驗、複製與再現,最後於西班牙作曲家作結,藉流傳當地古老民謠譜曲,探索出深邃的音樂能量。

比才《晨歌》彷彿為聲樂家羅俊穎量身打造,旋律線條風韻醇厚,鋼琴聲部節奏重複單純,似隨行吉他手為吟遊詩人伴奏。當歌者大幅輸出音量時,鋼琴家翁重華即時為旋律提供支撐,並於短小的間奏架構出遠方悠揚的笛聲,散發一股清新的氣息。

聲樂家與鋼琴家分別以七比三的音量比例瓜分舞台,當間奏過後,歌者旋律出現時,鋼琴音量又會再度降格三分;這樣的處理讓馬斯奈《西班牙之夜》中,聲樂家「領先」做出漸強後,鋼琴家才加重力道,將張力疊加起來,使整體聲響更有格局與空間感。但也因一再保持距離,偶有琴鍵落速變慢、歌者字頭太快咬出之時間差;柴可夫斯基《唐璜的小夜曲》旋律音域與鋼琴合奏聲部重疊,踏板踩放間容易造成雜音縱生,方向感在低音反覆流轉間稍有退縮,形成原地打轉之窘境,瞥見兩位音樂家對聲響的去向開始有些拉扯。


伊比利之味(Legato 樂聚提供/攝影摩根音樂藝術 江國安)

一個好的合作關係,必定存在夥伴彼此間的尊重與信賴。無視合作對象需求、我行我素的演奏方式令音樂受到緊迫,最終變得僵化難受。當每人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學習欣賞對方的特質,共同討論出進退取捨的段落,那麼在享受齊奏的當下,音樂創造出的對話力量會讓聲響趨於和諧。不論是音量選擇的比例與搭配,聲響的厚薄、濃淡,兩人腦中想看見的畫面,音樂本無對錯,如何運用認知、技巧與品味的抉擇,讓不同合作者發揮其魅力所在,是熱愛音樂的學習者看清自身、聽懂他人的過程之一。

有些曲目的合作表現,因試圖打破七比三的比例,讓作品本身蘊藏的能量被激發出來。我們看到翁重華在拉威爾〈飲酒歌〉雀躍的演奏,那抓緊觀眾雙耳的快速音群如同細緻的啤酒泡沫滿溢而出,忍不住叫人一口暢快飲下;法雅《七首西班牙民歌》之中〈阿斯圖里亞那民謠〉的沉靜與美,早在鋼琴前奏進來時傾瀉而出,寧靜包圍了所有人,剎那,聲樂完美融合鋼琴線條的鋪陳,一同化作一片孤寂的夜色。〈荷他舞曲〉的歡愉感,更擦去先前樂曲流淌的淚水,轉而在陽光直照的階梯上奔跑嬉鬧。

就像為起司揀選適合的小物點綴,音樂家根據不同環境、搭擋特質,彈性調整演奏風格,保持對聲響探索的興趣。節目進到尾聲,羅俊穎有感而發,為現場聽眾擇《Recuérdame》【1】做安可曲之一,原先充滿魅惑的音色轉變深刻多情,搭配翁重華純淨的琴聲,兩人蘊藏真摯情感一拍即合。請記住,音樂來自生活,聆聽的瞬間,情緒泛音將勾起我們腦中記憶,促使我們回想那些已逝去的美好,那正是我們所需要的療癒之聲。


註釋

1、中文曲名《勿忘我》,該曲出自皮克斯動畫電影《可可夜總會》(Coco),為已逝父親步上旅途前對女兒詠唱的離別歌曲,主角最後也是以此音樂成功喚起曾外祖母流逝的記憶。

《伊比利之味》男低音羅俊穎獨唱會

演出|男低音:羅俊穎、鋼琴:翁重華
時間|2024/01/19 19: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