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藝術掙脫技巧束縛,聲響一拍即合、拉近彼此:《伊比利之味》
2月
06
2024
伊比利之味(Legato 樂聚提供/攝影摩根音樂藝術 江國安)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94次瀏覽

文 陳旻鈺(專案評論人)

年節將至,在廣大的餅乾禮盒之中,我將歪腦筋動到關注已久的起司禮盒,那些禮盒填充了主廚精選的肉乾、水果或堅果,供人搭配食用,繽紛多彩的食用搭配技巧讓小小一塊起司誕生絕妙的味覺宇宙。《伊比利之味》曲選法籍、俄籍作曲家詮釋「西班牙風貌」的聲樂作品,靈感藉由實驗、複製與再現,最後於西班牙作曲家作結,藉流傳當地古老民謠譜曲,探索出深邃的音樂能量。

比才《晨歌》彷彿為聲樂家羅俊穎量身打造,旋律線條風韻醇厚,鋼琴聲部節奏重複單純,似隨行吉他手為吟遊詩人伴奏。當歌者大幅輸出音量時,鋼琴家翁重華即時為旋律提供支撐,並於短小的間奏架構出遠方悠揚的笛聲,散發一股清新的氣息。

聲樂家與鋼琴家分別以七比三的音量比例瓜分舞台,當間奏過後,歌者旋律出現時,鋼琴音量又會再度降格三分;這樣的處理讓馬斯奈《西班牙之夜》中,聲樂家「領先」做出漸強後,鋼琴家才加重力道,將張力疊加起來,使整體聲響更有格局與空間感。但也因一再保持距離,偶有琴鍵落速變慢、歌者字頭太快咬出之時間差;柴可夫斯基《唐璜的小夜曲》旋律音域與鋼琴合奏聲部重疊,踏板踩放間容易造成雜音縱生,方向感在低音反覆流轉間稍有退縮,形成原地打轉之窘境,瞥見兩位音樂家對聲響的去向開始有些拉扯。


伊比利之味(Legato 樂聚提供/攝影摩根音樂藝術 江國安)

一個好的合作關係,必定存在夥伴彼此間的尊重與信賴。無視合作對象需求、我行我素的演奏方式令音樂受到緊迫,最終變得僵化難受。當每人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學習欣賞對方的特質,共同討論出進退取捨的段落,那麼在享受齊奏的當下,音樂創造出的對話力量會讓聲響趨於和諧。不論是音量選擇的比例與搭配,聲響的厚薄、濃淡,兩人腦中想看見的畫面,音樂本無對錯,如何運用認知、技巧與品味的抉擇,讓不同合作者發揮其魅力所在,是熱愛音樂的學習者看清自身、聽懂他人的過程之一。

有些曲目的合作表現,因試圖打破七比三的比例,讓作品本身蘊藏的能量被激發出來。我們看到翁重華在拉威爾〈飲酒歌〉雀躍的演奏,那抓緊觀眾雙耳的快速音群如同細緻的啤酒泡沫滿溢而出,忍不住叫人一口暢快飲下;法雅《七首西班牙民歌》之中〈阿斯圖里亞那民謠〉的沉靜與美,早在鋼琴前奏進來時傾瀉而出,寧靜包圍了所有人,剎那,聲樂完美融合鋼琴線條的鋪陳,一同化作一片孤寂的夜色。〈荷他舞曲〉的歡愉感,更擦去先前樂曲流淌的淚水,轉而在陽光直照的階梯上奔跑嬉鬧。

就像為起司揀選適合的小物點綴,音樂家根據不同環境、搭擋特質,彈性調整演奏風格,保持對聲響探索的興趣。節目進到尾聲,羅俊穎有感而發,為現場聽眾擇《Recuérdame》【1】做安可曲之一,原先充滿魅惑的音色轉變深刻多情,搭配翁重華純淨的琴聲,兩人蘊藏真摯情感一拍即合。請記住,音樂來自生活,聆聽的瞬間,情緒泛音將勾起我們腦中記憶,促使我們回想那些已逝去的美好,那正是我們所需要的療癒之聲。


註釋

1、中文曲名《勿忘我》,該曲出自皮克斯動畫電影《可可夜總會》(Coco),為已逝父親步上旅途前對女兒詠唱的離別歌曲,主角最後也是以此音樂成功喚起曾外祖母流逝的記憶。

《伊比利之味》男低音羅俊穎獨唱會

演出|男低音:羅俊穎、鋼琴:翁重華
時間|2024/01/19 19: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此龐大的合唱團陣容,即便面對音樂中四聲部繁複的花腔樂句,台北愛樂暨節慶合唱團的歌手們,依舊整齊精確地完美詮釋出韓德爾的音樂中的華彩段落。更不用說那些韓德爾使用垂直和聲的配置段落,合唱團唱來如夏夜風中的梔子花香濃而不俗,巨大中依然能窺見韓德爾音樂中的細節。
8月
15
2025
儘管演奏精彩,它實際上卻脈絡模糊、欠缺引導,使觀眾有些走馬看花,並未真的讓人「聽懂」什麼;更多的是,表演團隊對於現代音樂的一腔熱血與盲目投入,而這份熱情未能化作音樂推廣的動力。
8月
08
2025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