慾望是負債累累的野獸《在棉花田的孤寂》
11月
30
2018
在棉花田的孤寂(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李佳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40次瀏覽
郝妮爾(專案評論人)

「金融債務是罪的隱喻;負債的恐懼與重擔;金融債務突然一筆勾銷的喜悅;在實事求是的世界,實際上不可能發生那類事情,因為『整個體制會垮掉』;提出債務是奴役的概念。如果前後呼應,我們會得到更簡明的等式:金融債務不光是罪的隱喻,它就是罪。如同在原始的亞蘭文中,債與罪即為一體。」——《債與償》【1】

評論人羅倩於幾天前已發表關於此戲的評論【2】,簡潔地交代了此戲做為沈浸式聲音劇場的演出方式、涵蓋空間,且扼要地爬梳了劇作家戈爾德斯的原作《在棉花田的孤寂》之劇本概念、與本場演出的差別。因此本篇將會立足在此評論之上,試著進一步討論劇中商人(徐堰鈴飾)與顧客(王安琪飾),在買賣關係中的權力變化,以及沉浸式劇場中除了「視覺與聽覺的分裂」【3】之外的感受。

首先,本戲以大量、綿延的台詞堆疊出對話,要完全聽懂是很艱難的。有些台詞甚至像當天的雨水一樣,落在傘下就瞬間滑溜下去,很難從演員每一次漫長的、重複性高的台詞中把握商人與顧客之間的話語邏輯。在國家戲劇院戶外廣場,有時因為距離的關係,難以捕捉到演員的動作、神情,只能在快速流動的台詞中尋找出關係,這之中有一個巨大的命題就是:商人所有的話語都努力的推使對方「跟我買」,而顧客也將所有的重心放在「來賣我」。

我認為本戲的有趣之處不光是在買賣之間想辦法激出對方慾望的話語,而是權力關係的移轉。在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著作《債與償》中,有一段關於「債」的簡單定義:「你欠我某件東西,東西到我手中之後,你我才算扯平」。再回到本文最初的引用段落:「……債務不光是罪的隱喻,它就是罪。如同在原始的亞蘭文中,債與罪即為一體。」套用在本齣戲裡頭,商人與顧客尚未完成的交易就是彼此欠下的債(與罪),爭執不下的買賣詰問就是尚未抵達的償還。那麼觀眾呢?

本戲的觀眾配戴耳機,大部分的人以演員為圓心,環繞著她們遊走;但也有少部分的觀眾散落在週邊、或者索性坐在屋簷下的階梯。做為一齣討論慾望的戲,這樣的空間分布非常有意思,雖然說當然無法確知每一個觀眾的內心狀態,但觀眾與演員靠近的程度,與他們對一齣戲「佔有」的渴望度成正比。(『佔有』二詞雖然用了重一點,不過在當天的場合是很貼切的——是夜雨越下越大,有半數觀眾撐傘,一座座傘開在演員的周圍,幾乎徹徹底底擋住了後方散落觀眾的視線。)

在那個當下,我們對聽覺(耳機中的聲音)與視覺(兩位演員的表演)之聯結的渴望,就是一頭慾望的獸,對於能夠觀賞到「完整」的一齣戲,是獨屬觀眾們的債;當兩位演員在彼此話語的慾望權力中拉扯時,愈靠近她倆的觀眾其實愈容易被牽著走,往左往右往內往外地帶,反而是散落在週邊、或坐著的觀眾僅是淺淺移動。彷彿演員本身才是慾望的核心,靠得愈近愈難不受其牽制。

最後一幕,商人與顧客的權力關係不斷轉換,其中一方追著另一方的背影跑,喋喋不休彷彿「討債者」的姿態,再交換追逐。直到最後,「顧客」終於毫無懸念地表示「你那裡沒有我想要的東西」,抑或她說的其實是「我沒有想要的東西」?那一刻,這兩句話沒有差別,顧客此時的身分不再是顧客,她親手撕下這個標籤帥氣地轉身離去,但是商人仍然是商人的角色,而且是個失去對象能夠推銷的商人。也就是說,倘若這場慾望的爭奪有個輸贏的話,可說是「顧客」的勝利,倒在雨中的商人(大雨真是下得天時地利人和)負債累累。

至於觀眾的債(慾望)呢?是否有因走到劇終而得到償還?這齣戲的形式技法強烈,以耳機的設計造成觀眾「偷聽」的錯覺,再以開放式的空間、自由選擇觀看的角度營造「偷窺」的錯覺;然而無論是偷聽或者偷窺,在國家戲院的戶外廣場之下,兩種效果都是被打散的,因為這畢竟是一個偌大、且堪稱十足「安全」的場所,除了當天的天氣之外,觀眾幾乎沒有任何限制地在這場所移動,而失去了「偷偷地」——這種小心翼翼、緊張兮兮——的心理感覺。儘管我認為觀眾包圍(佔有)演員的畫面,遠看彷彿某種慾望的具象化呈現,卻也失去「偷窺」的神秘感,是稍嫌遺憾的地方。

另一方面,雖然「偷聽」的感受亦受整體空間剝奪——有時商人站在廣場上,顧客躲在戲劇院二樓,別說「偷聽」了,正常狀況(沒有佩戴耳機)之下,那距離要能聽見對話說話都有困難,幾乎不太可能讓人產生偷聽的錯覺——即便如此,徐堰鈴、王安琪的聲音演出依然極富魅力。兩人之間的說話節奏調在同一個語速上,且她們的「女聲」都是偏向磁性沈穩而非高昂尖銳的中性聲音,久了之後恐會混淆此刻說話者為何(如果沒有從頭到尾跟著演員走的話),甚至有可能產生另一股錯覺,認為此刻的聲音來源是自己心裡頭的爭吵,此刻的「我」同為買方與賣方,是「我」在兩種巨大的慾望中來回掙扎。不確知我這樣的心理狀態是否為導演預料中的事,卻是我在這齣作品中得到的意外驚喜。

註釋

1、《債與償》,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著,呂玉蟬譯,臺北:天培文化,民98年,頁50。

2、出自表演藝術評論台,「公共空間與沈浸式聲音的分離《在棉花田的孤寂》」,羅倩撰文,瀏覽日期:2018年11月27日,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32454

3、同註2。

《在棉花田的孤寂》

演出|羅蘭‧奧澤、徐堰鈴、王安琪
時間|2018/11/22  20:00
地點|國家戲劇院 生活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刻往左走,可能就會跟演員相遇,這時候往哪個地方去,或許就會再遇到她們。這僅是觀眾選擇的私人趣味。重要的是兩位演員在空間上的拉鋸,如何讓語言產生視覺化的距離。(劉純良)
12月
10
2018
本演出的視覺元素比重卻仍相當重,不論演出者的表情、動作,或演出場地一面是中式建築,另一面卻是高樓大廈,還有演出後段表演者在國家戲劇院門口穿梭的橋段中,都顯出大量需要視覺輔助,而光靠聽覺無法傳達的訊息。(戴碧持)
12月
04
2018
帶著耳機在廣場的個體呈現各自真空與彼此隔絕的狀態,有人開始滑手機、分心。換句話說,視覺場域呈現的開放性與聲音沈浸的私密性兩者並無法契合在一塊,觀眾的視/聽感與場域三者各自獨立。(羅倩)
11月
26
2018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