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一場鬼影幢幢《夏日微涼夜話3-Stop!巴士》
9月
03
2015
Stop!巴士(曉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94次瀏覽
林乃文(特約評論人)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漢.《淮南子》

位於台北市北郊的「北投」,據說來自凱達格蘭語Pataauw——「女巫的住所」,因盛產溫泉,經年煙霧濛濛、磺味氤氳。清朝人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載有漢人前來採硫礦,日本時期因溫泉而開發為知名休憩地,增建鐵路支線、公園、公共浴場、旅社等,稱「新北投」以別於清治時期開發的「舊北投」範圍----這些都是1910年代前的北投開發史。

百年後某個鬼月晚上九點,一輛巴士從現新北投捷運站(舊新北投火車站原址)出發,中途司機絕不開口,乘客彼此不相識,只因購買戲票人人換得一張紅色「保平安」的識別證,同車體驗。一上車即發現冥紙滿地,古怪的舊物件、幾個沒人認領的舊行李箱到處散置。除了親切可愛的車掌小姐外,三名演員雪白著臉不發一語表情木然地待在車裡(觀眾事先被交代不可與之攀談)。車門關上以後,車便搖搖晃晃開始往山路開。

隨著山路左拐右彎,昏黃路燈從車窗射入,成為唯一光源,閃爍不定。陰森的聲響從擴音器傳出,這時從擴音器告訴我們地名「北投」的另一個由來:一個「拔頭」的恐怖傳說。但很快地,車掌小姐提示我們:下一站開到哪裡、要找什麼,必須乘客自己尋找解答。答案是拼圖式的,必須靠全車乘客群策群力才可以和拼出答案。於是各自不相識的陌生人頓時變成親密戰友,彼此交談,交換各自找到的物件,商討答案 …….果然挑戰能快速地將一群陌生人烤熟,情境也就從「幽冥公車」迅速轉為「密室脫逃」遊戲。

找到解答,公車剛好開到定點(要不然公車會整夜在山上盤旋?),車廂內日光燈全亮,乘客陸續下車,彳亍走入有硫磺味的草地(可能是夜間不開放的地熱谷的替代地點);只見三名演員已先一步來在樹下,合力說演一段「忽焉在前、忽焉在後」的「活見鬼」故事(演出中途還有夜間垃圾車來插花)。回到車上,第二個鬼故事在昏暗、搖晃中進行,但令我膽裂的不是故事,而是演員在狹小的公車空間內以麥克風鬼哭神號。初似「鬼壓床」的題材,聽到後來才發現原來是不知自己已成亡魂的舊神風特攻隊隊員,每晚回到睡過的招待所,企圖叫醒床上的活人,一起「出發」。帶有時代感的悲劇傳說,與北投當地從日本時代留下來的溫泉舊旅社氣質相當契合。

第三個鬼故事必須先解讀一部虛構日記,打開日記本的鎖與箱還要另外解謎;其中一張色卡怎麼找都找不到,差點兒以為我們全都要留在公車上過夜了——當然這是不可能發生。巴士停在貴子坑下公車總站的泊車棚,三個「亡靈」的記憶來到這裡複現。原來設定是這樣:若乘客們不找出亡靈的記憶、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他們就會輾轉難安、無法「回家」。至此確定,這趟「夏日微涼夜話」裡的鬼不嚇人、不害人,而是記憶的乞討者。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猜不透為何倉頡創造文字後,鬼要嚎啕大哭,其中解釋之一:「造化不能藏其祕、靈怪不能遁其形」。無以名之者被命名,被人定義,被人描述,被人畫界;「鬼」的痛哭,或許象徵的是人的不滿,是溢出人類意識之外的知覺經驗,或是尚未被竭澤而漁的神秘存在,或是我們一再錯失「他者」,一再被智識自以為是的網羅。

借問誰識得鬼的記憶?難道不是人的歷史,失憶的是人,藉鬼之口要求人不可遺忘?我們有了鬼為藉口,卻難以逃脫人的思維模式,人的行動形式,以及人的心理需求。說話的是人的聲音,敘事是人的邏輯,行為是人的動作——除了第二段頭下腳上在車廂頂攀行的幽靈(鍾伯淵飾),因逾越引力慣性而顯得生動。

或許所有以「鬼」為名的創作,都不免誘引我們對逃逸日常經驗的渴望與想像,期待一種非「再現」式的藝術形式。就「身歷其境」的效果來說,巴士我們搭了,「密室脫逃」遊戲我們玩了,至於躍溢想像邊緣引發感覺顫慄的超常,我們則「聽說」和「觀看」而已。

《夏日微涼夜話3-Stop!巴士》

演出|曉劇場
時間|2015/08/18 21:00
地點|新北投捷運站出發、以北投站為終點的一輛公車及沿途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演出藉由「天光」降臨、壁上開花等隱喻,試圖形容當代社會的政治景況,彷彿島內正邁向一條逐漸明朗的道路,跨越歷史的陰霾。殊不知,如今所宣揚的「自由民主」已逐漸成為一種抽象的意識形態催眠劑。
12月
26
2024
「做自己」有時聽起來就像滿街飄搖的旗幟,彷彿有種正確答案;實際也可能不過是一個個向內溝通、與外協商的中繼點,不斷累疊起來的總體。
12月
23
2024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