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為裝置,何處劇場?《界─JPG & TCO》
6月
03
2016
界(台北市立國樂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35次瀏覽
蔡孟凱(音樂工作者)

跨領域表演製作在當今藝壇早已不是新鮮事,幾乎國內各種領域各大團隊都挑戰過跨界製作這個當代課題,國樂亦不遑多讓。而每一個跨界嘗試其實都在試圖定義一種嶄新且獨一無二的表演形式,企圖在無數的碰撞激盪之中尋找足以銘刻視聽的吉光片羽,只要這些火花還有機會和潛力成為藝術的新生火種,跨界嘗試便永遠值得藝壇期待。《界─JPG & TCO》(以下簡稱《界》)給自身下了個十分獨特的定義:音樂裝置劇場。不同於以往習慣使用的音樂劇或是音樂劇場,所謂「音樂裝置劇場」究竟該如何理解?是「音樂裝置+劇場」、「音樂+裝置劇場」、抑或是「音樂+裝置+劇場」?無論這個名稱指涉何者,皆可足見製作團隊意圖定義表演形式的意圖和野心。

一切都從千年前那場雨開始。

十幅長短不一的條形LED螢幕自音樂廳天花板垂墜而下,和後方音樂廳冰冷直毅的管風琴相互呼應,編織成一場貫穿整齣作品,未曾停歇的冷雨。碩大的雙樂團編制占了舞台的大半部分,剩餘瑣碎的畸零空間則分配給精簡的劇場設置,至此,「裝置」、「音樂」、「劇場」都到齊了,整齣作品便在三者的角力與磨合之間逐步建構。《界》的文本建構設立在觀眾對於許仙與白蛇故事已有一定熟悉程度的預設立場之上,白蛇故事被解消成一個個獨立的象徵,或虛或實地將故事裡的各個原型投射在觀眾設身的當代之中。LED螢幕所投射的文本與其說是劇本,更多時候其實是符號,無數個符號堆疊成整齣作品的核心思想,詮釋核心的重責大任則落在音樂和戲劇上頭。跨領域製作的困難之處便在於不同藝術形式的揉合,執行時如何避免偏重任何一方但又不至於衝突而紊亂,是創作及欣賞跨領域製作的醍醐味所在。《界》巧妙地分配裝置、音樂、劇場的比重,劇場為實、音樂為虛、裝置則是穿梭其間的哲思符碼,三者隨著劇情的推進及場景的虛實流轉不停扮演詮釋主調,微妙且平衡的發揮三個不同的藝術功能。

《界》是臺北市立國樂團及朱宗慶打擊樂團第三次連袂演出,如何調合擊樂團及國樂團的音響,對於這兩個身經百戰的團隊而言早已駕輕就熟。《界》的音樂設計較趨實驗性,缺少鮮明亦辨的旋律風格但也不至於讓聽者迷失無措,作曲家低限度且選擇性的使用觀眾熟悉的東方符號,營造出抽象虛渺的音響效果。《界》用不同樂器代表不同心境下的不同腳色,譬如許仙為二胡、白蛇(人)為馬林巴、白蛇(妖)為嗩吶云云,且作曲家非常「公平」的讓兩個樂團各出一半的獨奏腳色。這個設計在宣傳階段及創作座談中便被反覆提起,節目單亦少不了大書特書,似乎是希望觀眾能帶著這個腳色預設來理解《界》的音樂設計。如此作法當然亦是匠心獨具,但在整個演出虛實交替、流轉恣意的調性之下,這樣的設計多少顯得過於刻意了,難免讓人覺得有點匠氣,也限制了觀眾對作品自主詮釋的空間。有趣的是,《界》的十六首曲子中有兩首脫胎自國樂的曲目,分別是廣東音樂的〈禪院鐘聲〉及羅偉倫所作的笛子協奏曲〈白蛇傳〉第四樂章。其中〈禪院鐘聲〉在打擊重新編配之下更名以〈禪語〉,在打擊樂器不同音色的堆疊之下呈現出飄然空靈的色彩,使傳統音樂的淡幽意境更契合《界》怪離而唯美的旨趣。笛子協奏曲〈白蛇傳〉固然優美動聽,但將一首國樂曲整部搬演至整部作品裡難免格格不入,儘管獨奏家及樂團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這麼一齣非典型製作中塞入一首典型完整的國樂曲是否真的合適,筆者認為是可以再多加思考的。

回到這篇文章一開始所提問的,《界》究竟如何去定義一個「音樂裝置劇場」?它只是單純的「音樂+裝置+劇場」嗎?《界》在處理自身的裝置、音樂、劇場其實並未忽視各自的主體性,而是藉由在不同段落中輪流扮演展現主軸,在不失去每一方的表現空間下揉合不同屬性的藝術形式。其所企圖消弭的並不是藝術形式之間的「界」,而是不同形式之間,主從關係的「界」。在不同藝術形式輪流扮演主角的過程中,裝置、音樂、劇場也在輪流扮演彼此的「裝置」。作為一齣成功的跨領域製作,《界》確實提供了一個嶄新而巧妙的操作模式,也為這部古老雋永的東方傳奇,形塑一番悵然唯美的嶄新詮釋。

《界─JPG & TCO》

演出|臺北市立國樂團,朱宗慶打擊樂團
時間|2016/05/29 14: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今晚的土撥鼠室內樂群全員齊聚於舞台上,以他們多年深耕於台灣舞台的經驗,將不同的室內樂形式:四手聯彈、三重奏、四重奏……等等的多樣性呈現,為台灣觀眾量身訂製了這樣一場在聽覺上有著多重享受的「伊比利花園之夜」。
1月
13
2025
今晚所演唱浦契尼的《光榮彌撒》,在指揮吳曜宇細膩的音樂處理下,精彩地詮釋了這部美好的作品。就像是吳曜宇偕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和台北愛樂合唱團,用他們青春洋溢的音樂向那曾經青春的浦契尼致意。
1月
07
2025
透過對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演繹,《Lucy & Girls’ Melody 女作之韻 III》帶領樂迷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爵士樂圈忽略的創作,藉此啟發更多人留意音樂裡的「女性」,為臺灣爵士演出帶來更多元的策展視角,以及鼓勵創作的可能性。
1月
03
2025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