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傳再出發,2戲兩樣情《寒月》、《鐵面情》
2月
27
2013
鐵面情(薪傳歌仔戲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50次瀏覽
劉美芳(2013駐站評論人)

廖瓊枝女士自被許常惠教授發掘復出後,在學界、文化界多重認可下,終結前半生的坎坷波折,苦盡甘來,獲獎連連。雖享有「台灣第一苦旦」的美譽,也常被稱揚是「台灣最會哭的女人」,卻不留戀場上的光燦丰采,以「封箱三部曲」為絢麗的舞台表演畫下句點。二十多年來最心心念念的便是歌仔戲的傳承與發揚,不論是民間還是政府舉辦的研習班、校園社團指導、學校正式學分課程,不管授課場地在台北、宜蘭還是高雄,只要敢開口要求而她也勻得出時間,幾乎都是來者不拒有求必應。纖細瘦小的身影奔波於道途,每每扮演著提攜學生後進的巨大推手。

成立於1991年薪傳歌仔戲劇團,是她為歌仔戲落實傳承闢建的舞台;早期成員來自劇團成立前即隨之習藝征戰展演的北市社教館及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研習班學生。學員們懷抱著對歌仔戲藝術的熱情與憧憬,雖有先來後到之別,因為當時大家都還很年輕,沒有太多現實的考量與羈絆,除了選角計較戲份偶爾擦槍走火外,彼此間還能有著同甘共苦的深厚革命情誼。劇團當年以講究傳統歌仔戲最精粹的「唱腔」與「身段」為訴求,在老師不厭其煩的示範修正下,務求一招一式,唱唸做表俱在矩範之中。但終究非科班出身,文戲尚能勉強對付,武打場面就只能虛晃一招甚至是敬謝不敏了!

隨著廖女士聲譽日隆,各種邀約紛沓而來,難以周全繁瑣的演出事務,劇團便輾轉流屣於不同學生之手,倒也意外成就了各階段風格殊異的面貌。這兩年廖女士重掌劇務,劇團的走向又有了不同的思維。做為大稻埕戲苑2013年新春開年第一炮,貼演的戲碼是劇團曾在1995年推出的第一齣宮廷大戲《寒月》與2000年首演的《鐵面情》,這兩齣戲分別在去年保安宮民俗藝術節及臺北市歌仔戲觀摩匯演,以外台戲的形式試過水溫。再次推演舊作,且是售票場次,可見團隊對演出號召力的信心。

本檔演出召集了曾受教於廖女士的各路英雄豪傑:文化部文資局培育的兩屆藝生是當然的主力,還有薪傳的老班底、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系不同屆別的畢業生。演員來源紛雜,年齡跨度不小,藝術品第的落差也頗巨大,表演上便只能各擅其場。《寒月》的演出卡司與去歲保安宮已頗有出入,演員的狀態與彼此間的默契還有待惕勵琢磨;裝扮風格太過多元,欠缺整體的和諧感。《鐵面情》幾乎是戲曲學院歌仔戲系的系友專場,演員同質性較高,全劇的結構安排、表演張力明顯優於前者。然而功夫精純雖是美事,過多技巧的炫才賣弄,只能博得一時的喝彩,終無益於全劇的藝術展現。

兩齣戲的主要女性角色皆由剛完成三年習藝計畫的藝生張孟逸擔綱,帶藝從師的孟逸嗓音身形條件俱佳,文武戲都能拿得出手,行腔轉韻也能在藝師的技巧引領下發展本色。《鐵面情》第四場責夫時的【七字調】結句:「枉我為你費心神」,前四字完全展現標準廖派轉腔特色,令人驚豔;後三字吐屬又能保有自我風格,深具大將之風,足堪重任。期待其終能出於藍而更勝之,漸次跳脫藝師鮮明的苦旦形象,建構一己獨到的表演意趣。

《寒月》

演出|薪傳歌仔戲劇團
時間|2013/02/23 19:30、2013/02/24 14:30
地點|台北市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此回《棄老山傳奇》以傳統歌仔戲敘事回應現代議題,讓新編戲也能用歌仔戲自身的語彙來說故事,可視為胡撇仔精神的一種延續,維持歌仔戲的主體性外,也展現了歌仔戲在時代變遷中的適應力。
5月
07
2025
古冊戲往往罩著一層名為秩序的紗幕,在生死別離的決絕場景中,模糊了角色初心,呈現集體至上的凜然正義。《棄老山傳奇》掀開秩序之幕,自歌仔戲格律挖掘可鬆動空間另闢蹊徑,化用現代事物置於古典;悄悄佔據觀眾腦海一方。
5月
07
2025
或許在短影音興起的世代,唐版擔心原劇本拖沓、冗長,將緊湊當成第一要務,但失去了綠葉的故事架空在社會關係之上,這種抽離或許反映了現代人的不安與茫然。
5月
04
2025
然換成在自由開放的公民社會,反抗的代價何其輕微,甚至可以毫無代價地表演反抗,偷換概念,亂人耳目,相應的思辯變得相形重要。正如日前集結總統府凱達格蘭大道前的先後兩個社群,皆稱自己反抗獨裁政權,熟真孰偽、難道皆是「赤子」?
5月
02
2025
然而儘管技藝狀似在此種失智的殘餘中,彷彿取得了對於歷史舞台的詮釋權,卻在這種歷史智性與技藝身體的對立下,喪失了歷史能夠寓居於肉身內的可能性。於是,技藝最終反而可以說是被剝奪了承載歷史的能力,被吸收為當代的一種失憶形式。
5月
01
2025
滿台人物,看似人人都可以是歷史一員,倥傯如逝水。但,如果這是消解歷史人物與真相的設定,在得不到歷史真相意義的背後,《女王的名字》最終完成了什麼?
5月
01
2025
然而看似結構陳舊,筆者卻認為此情節設計,能夠正視新生代演員如何在舊有情節或其他劇目相似的段落中,不依靠過於飽滿的表演功法包裝肢體,而是能自然地流露表演力,精準營造舞台畫面與氣氛。
4月
30
2025
此次,「國光30:春分啟動」系列中的《江流無間道》、《金玉奴》雖是盛演已久的經典劇目,但國光團隊沒有陳陳相因,照本宣科,而是細加調整雕琢,為經典注入新的活力。
4月
29
2025
《楚漢相爭:韓國城風雲》的呈現手法素樸,從天上壽宴轉進人間戰禍,取站頭刻劃時代氛圍,平實直述歷史人物融入民間想像之後的模樣。有文有武的簡約戲碼,滿足觀眾對演義故事的嚮往,也展現外台歌仔戲順勢而變的靈活身段。
4月
1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