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傳再出發,2戲兩樣情《寒月》、《鐵面情》
2月
27
2013
鐵面情(薪傳歌仔戲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97次瀏覽
劉美芳(2013駐站評論人)

廖瓊枝女士自被許常惠教授發掘復出後,在學界、文化界多重認可下,終結前半生的坎坷波折,苦盡甘來,獲獎連連。雖享有「台灣第一苦旦」的美譽,也常被稱揚是「台灣最會哭的女人」,卻不留戀場上的光燦丰采,以「封箱三部曲」為絢麗的舞台表演畫下句點。二十多年來最心心念念的便是歌仔戲的傳承與發揚,不論是民間還是政府舉辦的研習班、校園社團指導、學校正式學分課程,不管授課場地在台北、宜蘭還是高雄,只要敢開口要求而她也勻得出時間,幾乎都是來者不拒有求必應。纖細瘦小的身影奔波於道途,每每扮演著提攜學生後進的巨大推手。

成立於1991年薪傳歌仔戲劇團,是她為歌仔戲落實傳承闢建的舞台;早期成員來自劇團成立前即隨之習藝征戰展演的北市社教館及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研習班學生。學員們懷抱著對歌仔戲藝術的熱情與憧憬,雖有先來後到之別,因為當時大家都還很年輕,沒有太多現實的考量與羈絆,除了選角計較戲份偶爾擦槍走火外,彼此間還能有著同甘共苦的深厚革命情誼。劇團當年以講究傳統歌仔戲最精粹的「唱腔」與「身段」為訴求,在老師不厭其煩的示範修正下,務求一招一式,唱唸做表俱在矩範之中。但終究非科班出身,文戲尚能勉強對付,武打場面就只能虛晃一招甚至是敬謝不敏了!

隨著廖女士聲譽日隆,各種邀約紛沓而來,難以周全繁瑣的演出事務,劇團便輾轉流屣於不同學生之手,倒也意外成就了各階段風格殊異的面貌。這兩年廖女士重掌劇務,劇團的走向又有了不同的思維。做為大稻埕戲苑2013年新春開年第一炮,貼演的戲碼是劇團曾在1995年推出的第一齣宮廷大戲《寒月》與2000年首演的《鐵面情》,這兩齣戲分別在去年保安宮民俗藝術節及臺北市歌仔戲觀摩匯演,以外台戲的形式試過水溫。再次推演舊作,且是售票場次,可見團隊對演出號召力的信心。

本檔演出召集了曾受教於廖女士的各路英雄豪傑:文化部文資局培育的兩屆藝生是當然的主力,還有薪傳的老班底、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系不同屆別的畢業生。演員來源紛雜,年齡跨度不小,藝術品第的落差也頗巨大,表演上便只能各擅其場。《寒月》的演出卡司與去歲保安宮已頗有出入,演員的狀態與彼此間的默契還有待惕勵琢磨;裝扮風格太過多元,欠缺整體的和諧感。《鐵面情》幾乎是戲曲學院歌仔戲系的系友專場,演員同質性較高,全劇的結構安排、表演張力明顯優於前者。然而功夫精純雖是美事,過多技巧的炫才賣弄,只能博得一時的喝彩,終無益於全劇的藝術展現。

兩齣戲的主要女性角色皆由剛完成三年習藝計畫的藝生張孟逸擔綱,帶藝從師的孟逸嗓音身形條件俱佳,文武戲都能拿得出手,行腔轉韻也能在藝師的技巧引領下發展本色。《鐵面情》第四場責夫時的【七字調】結句:「枉我為你費心神」,前四字完全展現標準廖派轉腔特色,令人驚豔;後三字吐屬又能保有自我風格,深具大將之風,足堪重任。期待其終能出於藍而更勝之,漸次跳脫藝師鮮明的苦旦形象,建構一己獨到的表演意趣。

《寒月》

演出|薪傳歌仔戲劇團
時間|2013/02/23 19:30、2013/02/24 14:30
地點|台北市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大夢初醒》寄託世俗目光,回望歌仔內在,且保有細膩多樣的情感轉折,展現親民的通俗意向。有意召喚失落的民間記憶,令人期待陳麗香歌仔戲劇團的未來步伐。
12月
01
2023
傾向教化型善意封閉循環或節奏至上的取向並無不可,但快節奏推進的大量聲光刺激,終究只留片片殘影,未留下思索的力度,兩相平衡下,新編的力道被削弱。
11月
30
2023
《秦香蓮》雖是家喻戶曉的戲文,但劇團巧思改動呈現手法,此用心不如說是以古冊戲為號召,意圖引領觀眾重返傳統唱唸美感。
11月
30
2023
《空棺謎》一名躍遷舞台,以戲名觀之,可知其欲以鄉野奇談為經緯,寫高雄竹滬(今湖內一帶)流傳的朱術桂假墓傳說。
11月
27
2023
偶化成了人,西遊記中最不受重視的兩個角色,有了生命的自主性,他們就是自己故事的主角,至此帶出一種生命哲學的況味,讓一齣荒謬的喜劇有了更深一層的餘味。
11月
24
2023
作為一個觀眾,其實有時候並不追求甚麼偉大的發人深省的意義,只是單純的去劇院享受一齣作品。要是說甚麼最有意義,純粹的視覺美學或許便是最有意義。
11月
23
2023
最令我興味盎然的是樸實的風格選擇。本劇僅以順敘時空、線性結構、緩釋抒情幾種常見手法鋪陳,大反奇巧劇團系列作品那種實驗嬉耍無極限的姿態。
11月
21
2023
【重啟連結Reconnect】顯得小巧而親密。經過了一整天的行程,不禁讓人重新思考所謂國際交流、在地連結等駐村意義。在這裡,感受不到某種於外於內用力要「被看見」的焦慮與壓力,反而隱然傳遞著個人生活層面的日常綿密。
11月
21
2023
以結果觀之,成熟演員手把手的教學絕對是提升新秀演員演出能力的重要法門,或許也是現代歌仔戲劇場逐步摸索出的一條技藝傳承之道。
11月
20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