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莫測的流動《H2O》
6月
24
2019
H2O(両両製造聚團提供/攝影蕭登及)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0次瀏覽
張毓珍(表演藝術/文字工作者)

我沒有孩子,但我想為了我認識的孩子們走進寶寶劇場一窺究竟。

寶寶劇場發源自北歐的挪威,至今已屆三十餘年,但在臺灣仍是很新的概念,両両製造聚團2014年在高雄創團,即以寶寶劇場《我們需要一朵花》為首部作品與大眾見面。我認為身為藝術工作者,我們應為不分年齡階層的所有兒童,提供相對應可供參與的藝術型態,站在基本人權立場,我亦認為孩子們和大人們一樣,有走進劇場、走進電影院、走進美術館等場域的權利;這些權利不該因為大人們的任何一種定義:「他還看不懂」、「他會一直發出聲音吵」、「他會亂跑」……而抹去。

在我走進劇場的那一刻,我充分感受到團隊帶給嬰幼兒童極其友善的空間;前臺的進場前說明,讓父母們一起放下集體潛意識中的焦慮感,孩子們在這場演出中是極其自由的,可以行動自如、可以碰觸場上的東西、可以說話、可以發出聲音、可以開懷大笑……,唯一需要的是注意安全而不是規範他安靜地坐好。

劇場內劃分為兩個區域,一邊是置物區,一邊則是舞臺區域;在指示中,觀眾們放置好個人物品、嬰兒推車,便帶著孩子往場上走去,經過貼心的消毒程序,大家安心地在場上等待演出開始。是的,我們都在場上,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意味著人人都是表演中的一部份,無論實質參與程度如何,我們都是場上的一份子;表演者與觀眾間的第四面牆消弭於無形;構成表演本質的表演者與觀眾兩大元素,在舞臺上同生共存,互相支持、共同創造出畫面。主視覺網狀佈置與反光鏡面,和燈光交映而成一個魔幻的劇場空間,我們身處的舞臺地面觸感溫柔,令人安心坐臥其中。孩子們面對舞臺的反應各有不同,原因或與其年齡層、生活背景、天性感知有所關係,有些孩子早早脫離了父母的溫暖臂彎在場上探索,有些孩子選擇坐在父母身邊,但雙眼不停觀察著這個空間,有些孩子走在離父母不遠的地方,一邊碰觸場上裝置一邊回頭喊著爸爸、媽媽。

劇場的魔法彷彿在這麼一瞬間顯現了,孩子們用自己的方式,在這樣的魔幻空間裡自發性的探索,我所以為的此起彼落嬰孩哭聲沒有出現,而我所以為的,或許正是許多父母的焦慮,那些焦慮包含在公共場合裡,大眾投射過來的眼光。

表演開始,在場上探索的孩子們並未因此停下他們的腳步。表演者透過手上、身上的物件,或是舞臺上的物件,自己的聲音、物品發出的聲音,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孩子們從「觀看」到「行動」皆充滿了「直覺」,表演者亦以直覺與豐富的經驗,細細的、緊密的、實在的承接住孩子們的每一個反應、動作,然後透過表演來回應,畫面十分美好。這樣的美好不僅是因為看見舞臺元素、表演者、觀眾三者彼此間流暢的拋接,更是因為看見自己曾經也像孩子般擁有過的直覺。

因為看見光,喜歡所以笑了;因為看見表演者的動作,感興趣所以跟著動起了身體,仿效一切的動作;因為聽見聲音,想跟著發聲便發出了聲音;因為怕黑而哭了,然後在父母的安慰中學會了黑暗並不可怕,回到舞臺上繼續參與;群體行為的出現、感染性的笑聲、自發性地模仿,在寶寶劇場裡,一切的發生是那麼自然,不受拘束。

我們都曾經是孩子,曾經在面對外在環境時擁有即時的、直覺性行動的能力;這裡指出的行動包含外在或內在的行動。然而,隨著成長過程中的各種框架、社會化,這樣的直覺行動逐漸消失,思慮後再行動沒有不好,但隨著直覺行動消失的還包含最初的創造力、聯想力……。

水,是變化莫測的流動;《H2O》以水為主題,舞臺網狀裝置與燈光相映照,燈光時而變化、時而化作線條在場上流動交錯著,在音樂的交互作用中,聽見孩子們說著:「下雨了!」、「那是光的聲音。」、「有螢火蟲在飛。」這些尚未被框架、定義的童言童語,此起彼落的出現;在《H2O》裡,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出現的元素是什麼,永遠不知道孩子們下一個反應是什麼,然而,當拿掉後設立場,所看見的僅只是一場如水般流動自如的演出,不僅僅是給孩子的,也是給大人們的美好體驗。

《H2O》

演出|両両製造聚團
時間|2019/05/31 16:30
地點|高雄市立圖書總館B1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個作品其實包裹著一層憂傷,像一把斧頭斬破了世界安好的表象。可見寶寶劇場未必只能耽於甜美夢幻,或者嬉鬧遊戲,両両製造聚團這回創作的自我突破,更見先鋒實驗之姿,對於我們思考寶寶劇場的面貌,又提供了一個自由且不羈傳統的範例可參。(謝鴻文)
10月
14
2019
或許不該單純將各自對於「國家」未來的期許與期望轉作批評作品觀點完整性的工具,那彷彿是去瑞士餐廳抱怨起沒有粄條或cinavu(吉拿富)一般。與其質疑《大使館》中是否缺了哪些當代台灣主體、族群的觀點,影射他方創作者對觀者自身議題的嫻熟與否,甚至上綱至創作資格論的問題等等,不如說這本就是在週轉全球與在地的國際表演藝術生態中,產地—製造—IP(intellectual property)間錯綜的生產機制下,瑞士創作者對「中華民國(台灣)」的政治主體在國際政治與國/族認同間的觀察與思考。
4月
30
2024
里米尼紀錄劇團的創作,一向以挑戰劇場設定成規,拓展劇場邊界,純熟運用科技著稱,《這不是個大使館》不僅展現劇團既有特色,更是一個讓人驚奇的精緻手工之作:精巧的紙版模型,簡單的機械裝置,古趣物件(舊式投影機),充滿質樸感的影像,表演者與舞台技術人員,自在地在台上穿梭流動,將演出技術執行貼切地融入戲劇動作的推展,整場演出維持流暢的節奏,而無滯礙,不僅體現劇場的集體創作精神,也隱隱然呼應作品的主題性。
4月
30
2024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