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不下來的棋局《手談坐隱》
8月
31
2018
手談坐隱(BOK Festival提供/攝影唐健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55次瀏覽
吳思鋒(2018年度駐站評論人)

取借圍棋術語,來自澳門的作品《手談坐隱》,疊合1933年發生在日本,旅日少年棋士吳清源挑戰名人本因坊秀哉的棋局,以及2013年發生在澳門的「六三0倒陳運動」,觀眾坐在舞台區,觀看隔著一層透明帷幕的棋局,而「六三0」則是通過紀實影像間或放映於外層帷幕上。除此之外,還有一層,是編導杜詠琪坐在觀眾中間,握著劇本以另一位敘事者的角度,不時插入,述說對該場社會運動的種種體會與觀察。

換句話說,這是個透過戲劇-影像-聲音疊層的文本結構,而最終要提出的,其實是說,社會事件是一場安靜不下來的棋局。因為民眾開始躁動甚至上街抗爭,因為事件的內裡逐漸更深地揭開,因為社會的深層問題就此被影射,指向更遠更深的彼方。

「六三0」的「陳」是指時任行政法務司長的陳麗敏,她因為批准拍賣官方墓地而引發的貪腐新聞,加上政府護航,於是引發社會抗爭。但進一步說,編導更將《手談坐隱》中「六三0倒陳運動」的焦點,擺在當天遊行結束後,一些反對人士溢出遊行路線,繼續往主教山前進,然後警方召來數倍於民的警力封鎖山頭,最後以「襲警」為罪名逮補其中六位參與者,這段過程所產生的身體經驗與民眾的觀看視角。

所以,也可以說「無聲」才是這部作品的主要形式,這層投影在透明帷幕,滿溢社會訊息的紀實影像,一格格地堆疊澳門青年對社會抗爭、社會意識的沉浸,它的確很亂,卻也因為如此保有一種混亂的現場紀錄性質。

帷幕之內的棋局,兩位演員則試著用「定」、「靜」的表演方式,讓這場棋局背後的權力政治,慢慢滲透出來。可是從戲劇-影像-聲音這個疊層的文本結構,及三者存有的相關性/互文性來看,這場棋局台前幕後的對峙,最後卻讓棋局與「六三0」在劇中被解讀的政治意義壓縮為對世代政治、裙帶資本主義的憤怒。這樣的詮釋雖然反映了「青年」的社會位置,也沒有不合理,但相對來說也因為「青年-世代政治與裙帶資本主義」的連結很容易取得正當性,使得無論這場抗爭或棋局無意之間被窄化了。而把社會抗爭等值於棋局博弈,會不會又過於天真?反而顯露對「體制」的不認識、不適應?

可是,這也讓整部作品的視角與編導、製作團隊的年齡段頗為相符,雖然沒有早熟,也沒有晚熟,當然更沒有不熟。因此《手談坐隱》重要的還是提供一種記錄社會/社會紀錄的方式,不僅止重「實」(影像),也不忘務「虛」(棋局),形式上是豐富又不累贅的,而不夠「沉」的缺陷,也不會那麼容易阻斷創作者的未來性。將觀眾席縮窄在舞台區,也更有效呈現觀看棋局的視覺空間感。這些調度都可以看到創作者注重的細節,以及對劇場性的想像與掌握。

以致,最重要的終究還是,最後原本坐在觀眾區、不時以獨白介入的編導,起身走近帷幕的時刻,告訴我們,創作始於難以言說、欲望通過靠近、觸摸創作主題與對象的感性,以及試圖走近社會的介入性格、社會意識。而這場安靜不下來的棋局,當然不只發生在1933年的日本,不只發生在2013年的澳門,也發生在我們生活的各處,以及經受社會壓抑、管理的,日常身體內部的躁動。

《手談坐隱》

演出|杜詠琪與她的團隊
時間|2018/08/11  14: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