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丰采猶勝戲文《楊乃武與小白菜》
7月
10
2012
楊乃武與小白菜(台灣歌仔戲班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09次瀏覽
紀慧玲

台灣歌仔戲班推出一系列活戲劇目,《楊乃武與小白菜》因影視改編多,時人通曉,受到一定矚目。此劇劇情梗脈大柢依冤案本身,只是將楊乃武與小白菜二人關連戲劇性地改為青梅竹馬初戀對象,因而埋下寫藥單救小白菜之夫葛小大,卻遭劉知府之子劉子和設計改換毒藥,致誣陷入獄云云。全齣台數近二十,娓娓道來,巧遇、構陷都流於套數,人情世故未見合理通達之處亦多,全劇堪賞之最首推小白菜,戲名雖掛二人,但實則儼如旦角戲,林美香飾演的小白菜充分發揮其所擅長的【都馬調】,整場音樂配曲亦高潮迭起,最後一台小白菜與楊乃武(王蘭花飾)二人對唱,連尬數十句【都馬】轉【七字】,一氣呵成,最為精彩。

從《楊乃武與小白菜》一劇來看歌仔戲保留劇目,充分顯示歌仔戲移植他種劇本、甚至電影,早蔚為傳統。台灣歌仔戲班在節目單上寫明,「本劇採用內台戲時代『明雅歌劇團』版本」,由沈花梅(飾劉知府)講戲。沈花梅即明雅歌劇團當家主力,1960年代末,《楊乃武與小白菜》大概仍見於舞台,而今展現於觀眾眼前的,小白菜出場時演唱的【小白菜】及繡衣時演唱【繡荷包】,都可見移自地方戲小調的遺緒。

然則,這類時事戲,固以社會寫實、時事奇案號召,但「嶄頭」(精彩段落)很難勝出於古冊戲,可觀處不多。人物塑造或許受篇幅所限,也未能深化。全劇最堪玩賞的就屬唱腔。相較於《劉備招親》人物、情節緊湊立體,《楊乃武與小白菜》敘事雖流於冗長雜瑣,但全劇鋪墊的唱腔飽滿,形成另一個欣賞趣味。就以最後一台獄中告白來看,小白菜、楊乃武兩人放下心防,盡吐冤曲,飾演者林美春與王蘭花兩人亦唱工畢現,展現敘事曲文能耐。只是,據後見之明透露,這段對唱的唱詞是事先寫就的,已非臨時即興托口而出。固然這並非值得大驚小怪,更不需加以貶值,但如以「想像力」復原,內台時期真正考驗演員即席編詞能力的,大概就屬這類長段「互咬」的精彩唱段。林美香、王蘭花兩人一來一往,唱腔綿延,配上劉文亮的主胡托腔,這段唱段令人聽得耳酣眼熱。在兩人後面做戲的順天府爺(呂瓊珷飾),佯裝躲在屋桁上偷聽,做盡了戲,差不多都要無身段可「掰」了,可見這段唱腔如何綿長,如何唱盡曲文之美。

一系列的活戲演出,除了讓觀眾重新品聆劇目,欣賞歌仔戲唱唸做表之美,也讓觀眾再次見識歌仔戲臥虎藏龍一幫好人才。王秋冠的丑、末靈活刁鑽,王秀文忽而生角忽而旦角,謝麗真端莊秀雅,沈花梅演人物最傳神,陳麗紅一身慓俐神采飛揚,呂瓊珷創造力十足,杜玉琴坐鎮全場,即使青年演員亦十分盡責盡力。歌仔戲復歸演員劇場,此乃活戲最大意義,也最引人沈思迴旋之處。

《楊乃武與小白菜》

演出|台灣歌仔戲班劇團
時間|2012/06/30 19:00
地點|台北市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低・俗・畫本》的魅力,正源自於它並非強行改寫任何一方,而是在狹小的禁閉室密閉空間裡,將兩種語言交織在一起,讓它們相互映照、摩擦,最終展現出底層生活的溫情與韌性。
10月
03
2025
我們仍得提醒自己,別在歌仔戲身上投射自己尋找「他者」的浪漫化想像。就像「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這種宿命論的陳腔濫調,卻強化人們對於底層的刻板印象,讓「台語」、「歌仔戲」、「低俗」、「哭調」、「悲情」等詞的無意識連結被無限放大。
10月
02
2025
即使本劇並非完美無缺,但卻已提供良好的基礎文本,若能在劇情動機與人物性格上再做細緻調整,應可期待未來成為兼具教學與演出價值的「新經典」。
10月
02
2025
透過不正面處理「誰」的疑問(人物對彼此的疑問,以及觀眾對舞台上人物身份的困惑),這齣戲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在黑暗中識別彼此,「是誰?」與其說是要求定義,不如視為一個招呼,向各種未知及想像開啟。
9月
30
2025
《英雄製造》透過齊義興的多重身分,揭示布袋戲在歷史、政治、觀眾需求下不斷被「製造」的過程,同時反思過去,樂觀的迎向未來。
9月
30
2025
綜上所述,《劉廷英賣身》在表演、舞台設計及主題重塑等方面均展現出實力,充分展現了年輕演員的潛力和創作團隊的雄心。然而,劇情結構和節奏的掌握仍有不足,未能充分體現歌仔冊的內在完整性。
9月
30
2025
《鬧・NOW》不僅僅是對布袋戲的新嘗試,它實際上是以「鬧」作為方法的文化介入,改寫了戲劇中「正統」的定義:正統並非單一血脈的傳承,而是在衝突與協商中共存。
9月
26
2025
《前方有三岔路口》不是一齣把所有問題都說清楚的戲,它更像顯微鏡,放大身體、物體、聲音與時間之間的摩擦,是一場關於黑暗、物質與舞台邏輯的「思辨練習」實驗。
9月
19
2025
《英雄製造》更進一步推進,將這些形式突破賦予更切題之意義:如以特定手勢為象徵,可以接手、換手的「真手」文物,既暗示英雄神話的背後操作,卻也是代代相傳的技藝傳承
9月
1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