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碧娜.鮑許的「影迷」小史《穆勒咖啡館&春之祭》
4月
09
2013
春之祭(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742次瀏覽
李時雍(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一道光落至旋轉門上而微微地亮起,身著風大衣豔紅髮色形容倉皇的女士推旋了門,一圈又一圈,踩著急促碎步入室內,在擱滿椅子的咖啡廳,覓尋著什麼地穿梭而過,《仙后》(The Fairy Queen)詠嘆調而起中,是白衣女子微閉眼夢遊般獨舞徘徊在生命日常的危隘之間……

像親睹一幕幕熟悉已極的畫面。碧娜.鮑許《穆勒咖啡館》如實在眼前揭幕的更久以前,許多觀眾或許如同我,早已在錄像上,一次次重播著這齣經典作品,並因此對於舞蹈(或更多認識之後知曉的舞蹈劇場Tanztheater一詞)以及身體所可能蘊含的感性能量,有了最初無以名狀的觸動。

2002年阿莫多瓦《悄悄告訴她》(Talk to Her)片段,劇院內觀賞著《穆勒咖啡館》而淚流滿面的男主角。2006年光點 「穿過劇場的玻璃」影展中首度放映碧娜執導電影《皇后的怨言》(The Complaint of an Empress, 1990),在荒野中拎著高跟鞋跌撞行走的兔裝女郎,烏帕塔市懸掛列車上拉琴的老樂手,或是坐在壅塞路口中一張舊沙發上置身局外的女人。無明確敘事線,卻藉由身體的動作及其處境佈置,形構出極富象徵的角色,觸及了某種當代人們的共同感受。曾於2002年來台、後製作「青春版」《交際場》(Tanzträume, 2010)之際的紀錄電影;2011年烏帕塔舞蹈劇場四度來台所演出《水》;再到碧娜生前已展開計劃,德國導演溫德斯(Wim Wenders)電影《Pina》(2011)……與其說是碧娜的舞蹈觀眾,自己更像「影迷」。在觀看了《穆勒咖啡館》和《春之祭》之後撰寫回應外,對於碧娜個人的、以至在地藝文領域接受經驗的重思,更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所以是「影」,如前所述在得以親睹原作以前幾乎只能仰賴錄像媒介;至於 「迷」,則是自己在觀看的過程如何成為一種面對藝術家的情感關係。如此才能寫下:當2013年看見《穆勒咖啡館》中,白衣女子在反覆撞及左方透明壓克力板(帶有鏡面效果遂改變了空間的封閉性)所製牆面後,轉向另一方向逕行走去,終撞上男人如牆一般的壯碩身上,因劇場有別影像所創造的空間關係及其互喻而起的觸動;或者是,那原是碧娜所飾的角落女子,如今因舞者碧肯(Helena Pikon)身線和動作姿態的差異,而改變的某一種影像裡脆弱險危的內外狀態。

此外,在兩齣相隔僅三年《穆勒咖啡館》(1978年)和《春之祭》(1975年)上下半場的併置中,得以感到其中風格的偌大變化──技術上的對於畫面和空間關係的佈置仍能看見其獨具的對應,前齣兩個白衣女子,或是《春之祭》中被獻祭少女與圍觀群眾之間拉出的空間與觀視關係;然而動作上,相對於我們後來較為熟悉碧娜「舞蹈劇場」的《穆勒咖啡館》,三年前的作品,帶著葛蘭姆(Martha Graham)身體技巧,腹部收縮、上半身大幅彎曲,四肢延展表現飽滿感情,在泥土鋪成的舞台上,上演碧娜「突出性別情慾及其隱含暴力」版本的《春之祭》,被迫使穿上了紅豔薄紗的女子(舞者余采岑)跳著血祭獨舞,至死方盡。另一方面,卻也在碧娜對於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突破傳統音樂合聲結構與節奏形式的樂曲詮釋中,致身體動作的節奏情緒(對上規則外的音響拍點)隱指了另一種接合上當代的感受狀態……

2007年碧娜帶著烏帕塔舞蹈劇場來台演出《熱情馬祖卡》,兩廳院同時出版專書《為世界起舞:碧娜.鮑許 Pina Bausch》,其中〈台灣年輕編舞家的鮑許熱:1990之後〉(張懿文)概述了九0年代後台灣編舞家對於碧娜的在地接受,列舉如姚淑芬、吳碧容、何曉玫、伍國柱、賴翠霜、布拉瑞揚等人;不管是作為一種形式翻譯的「舞蹈劇場」,或回歸至「人為何而動」的深刻思索(I'm not interested in how people move but what moves them. – Pina Bausch),碧娜對於身體動作、更係對人,敞開的提問至今持續充滿著思考之力。從大學時初見錄像影帶,到親睹《穆勒咖啡館》,重新回想作為「影迷」的十年之間,再想想這些年所見台灣編舞家的作品(如前述伍《在高處》、布《出遊》、賴《抽屜》、何《Woo!芭比》、吳《舞│台》,或稻草人《單.身》……)或有展開,或呈失誤,或感動,或困惑,以後總是會再想起這一個午後,看著多明尼克.梅西(Dominique Mercy)在沒有了碧娜的咖啡廳裡兀自獨舞一如守候,想起《春之祭》後半段令人屏息的,竭盡氣力不停跳舞的余采岑,總是會再想起,溫德斯《Pina》最後所括引碧娜.鮑許的那一句:「Dance, dance, otherwise we are lost. 」

《穆勒咖啡館&春之祭》

演出|德國烏帕塔舞蹈劇場
時間|2013/03/31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大師走了,舞者老了,碧娜大部份為舞者量身打造的舞作,不知道還能原汁原味保持多久?除了懷念,能將舞蹈劇場所開創的精神,在時代中繼續延續發展,似乎才是紀念大師最好的方法。(謝東寧)
4月
01
2013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