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悲傷,我們仍要繼續舞蹈《穆勒咖啡館&春之祭》
4月
01
2013
春之祭(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68次瀏覽
謝東寧(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2009年是舞蹈的歷史從現代進入當代之後,全球舞蹈界最傷心的一年,這年兩名當代舞蹈的先鋒相繼辭世,六月「舞蹈劇場」(Tanztheater)開創者德國舞蹈家碧娜.鮑許逝世,七月「後現代舞蹈」(Postmodern dance)宗師模斯‧康寧漢接著離開,兩名大師的殞落,似乎也標示著一個時代的尾聲。於是在2013年,我們在台北觀賞兩廳院「2013台灣國際藝術節」烏帕塔舞蹈劇場帶來碧娜經典的兩支早期舞作《穆勒咖啡館》(1978)和《春之祭》(1975),情感上廣大舞迷們的緬懷傷感再所難免,但此時也正是個機會,讓我們不妨冷靜回頭檢視,舞蹈界從大師手上接下的觀念啟發,這麼多年來到底走了多遠?

演出的作品年代順序,因為舞台換景的關係顛倒了過來,上半場的《穆勒咖啡館》是碧娜自1976年提出「舞蹈劇場」概念之後,奠定此一影響全球舞蹈觀念的最重要作品。原作品由碧娜親自擔任舞者,而舞台由三面灰牆和供出入的玻璃門,構成咖啡館室內的寫實場景,此次巡迴版改採透明的壓克力版為牆,雖然少了封閉咖啡館與內在心靈的隱喻強度,但舞台佈滿桌椅的現場版演出(影像版早已流通在網路),仍然讓觀眾親身體驗作品的細膩深刻描寫。

碧娜的「舞蹈劇場」跨界從戲劇獲取養分,《穆勒咖啡館》由「角色」觀念處理展現肢體的舞者,也就是說舞者表現的不只是運動的肢體,還有表現內在情感的身體(某方面來說,這也是將身體與心靈結合的身心一元論展現),於是舞台上的六個角色(舞者),重點是在節制反覆的舞蹈動作中,表現其內心慾望的追尋與失落。兩名穿著睡衣的女子,夢遊般垂臂開掌顛簸前進,一名男子整場幫忙搬開擋道的桌椅,戴著橘紅假髮、穿高跟鞋的女子,著急地在咖啡館尋找什麼?白襯衫男子和睡衣女子,似乎有一段糾葛的過去(愛情?),西裝男子四處失神遊走,一直在幫助他人,而忘記了自己的目的。

於是全場在寂靜聲中,加上桌椅的搬動傾倒聲,舞者的呼吸聲,及亨利‧普賽爾(Henry Purcell)譜寫之歌劇《仙后》與《狄多與阿尼亞斯》的詠歎調聲中,哀傷地進行著一場多線交織、細膩深刻的角色描寫。編舞家用徹底個人化的角色挖掘,讓舞者的身體與其內在的情感充分結合,不用太多複雜的舞蹈技巧與招式,但卻用了大量內在情感,並深深嵌入其動作之中,碧娜所關心的:「舞者為什麼動?」在此成了活生生的教材,於是舞蹈脫離技巧的束縛,舞者的個人生命體驗,成為動作的重要發源地。特別在《穆勒咖啡館》舞作中,角色慾望的無法滿足,由個人象徵集體,述說了咖啡館中,人來人往的共同情感故事。

斯特拉溫斯基譜曲的《春之祭》(1913),是尼金斯基的巴黎版首演以來,世界編舞大師的必編舞作,彷彿成了跨進大師行列的試金石。碧娜版的《春之祭》將原先有著長老、祭師、村民的俄羅斯民間傳說祭祀少女儀式,改編成當代版的人類權力關係描寫。她先將舞者分為男女兩大群,而準備被祭祀的則是女舞者群,於是在鋪滿舞台的泥土地上,女舞者一個接著一個撿起地上的紅衣,不知道哪一個是即將的受難者?這樣的處理也製造了戲劇性的張力,每個女人都可能是受難者,這群女舞者也化身為在(男性)暴力下被犧牲的象徵,女性主義的觀點昭然若揭。

但是光用女性主義詮釋未免也太狹隘,碧娜在舞作中用大量反覆的大幅度身體動作,配合著狂暴激烈、非理性重複,對原始力量強烈召喚的音樂,舞者耗費體力的集體舞動,汗流浹背地讓身體(特別是女舞者服裝)與泥巴和成一片,召喚的是人類生存的艱辛與意志,而當長老們要求以少女來祭祀春天之神,以祈求豐收時,到底是誰要成為犧牲者?最後,選出一個最弱小的女性,於是全體舞者又聯合成冷眼旁觀的一群人,眼看著少女狂舞致死,深刻表現了人類與生俱來的原始強欺弱權力(階級)關係悲歌。

這兩個碧娜經典舞作,《穆勒咖啡館》以個體隱喻群體,《春之祭》以群體來突出個體,前者安靜細膩,後者狂暴撼人,動靜之間更看見創作者游刃有餘的洋溢才華。如今大師走了,舞者老了,碧娜大部份為舞者量身打造的舞作,也不知道還能原汁原味保持多久?所以除了懷念,能將舞蹈劇場所開創的精神,在時代中繼續延續發展,似乎才是紀念大師最好的方法。

《穆勒咖啡館&春之祭》

演出|德國烏帕塔舞蹈劇場
時間|2013/03/28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從大學時初見錄像影帶,到親睹《穆勒咖啡館》,重新回想作為「影迷」的十年之間,再想想這些年所見台灣編舞家的作品或有展開,或呈失誤,或感動,或困惑,以後總是會再想起這一個午後。再想起,溫德斯《Pina》最後所括引碧娜.鮑許的那一句:「Dance, dance, otherwise we are lost. 」(李時雍)
4月
09
2013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