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的暴力美學《悲劇的靜止》
1月
04
2017
悲劇的靜止(陳藝堂 攝,耳邊風工作站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99次瀏覽
陳明緯(國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學生)

隸屬於2016台南文學季系列活動的「321小戲節-莎士比亞的日式花園」由台南人劇團籌畫,連續兩個周末在321巷藝術聚落展開,適逢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紀念,並結合演出場地為日式建築/花園,邀請四個團隊分別搬演由莎士比亞劇作發想的三十分鐘小戲,四個作品同時開演是有趣的安排,觀眾可以自由選擇購買欲觀賞場次的票券。此外,活動更與「藝宵合作社」合作,在等待的過程中,可以先體驗南國夜市的風情,融入這個日式建築的環境。本文將以《悲劇的靜止》為主做詳細評述。

與其他三齣不同,《悲》全劇在一片空地進行,觀眾一進場便看到七位演員所「站」出來的一個圈,觀眾自然而然地都站在這個無形的界線上或外,預設性地認為接下來的演出將在這個圈內進行,而真相也是如此。當觀眾進場完畢後,開始觀察這個環境與演員的特徵,毫無布景,技術設備也僅有場中央的一盞泛光燈(打出長方形的白光),約三分鐘後,一名女演員上前在燈光區中以手指擦拭嘴唇後便躺下,口中流出假血,營造死亡的畫面,一名男子持花走到女子身邊,見狀後呆滯並掉落手中的花束,抱頭痛哭,躺在女子身邊後拿刀自殺,而女子沒有多久又起來,看到男子平躺在一旁,又拿刀也自盡。

看到這裡,我想到《羅密歐與茱麗葉》裡的結局,也馬上想像接下來的演出內容是否都是擷取莎翁幾個悲劇中的經典畫面或悲劇片段做呈現。

然而,接下來的各個片段(畫面)都是配合操燈者的操燈,讓觀眾將視線不得不跟著演員走,因為黑暗中只有那盞燈照射的範圍是亮的。一位女演員先是在身上抹上假血(紅色液體),將腳踩在另一位男演員腳上,兩人在空間中跳著雙人舞,密不可分的感覺塑造出一對親密的戀人,但過沒有很久,在另一女子試圖介入下變成三角關係,三人交疊譜出另一種情感糾葛的感覺,不久,第三者倒地吐血後,被原本兩位共舞的演員強迫穿上絲襪,在穿上絲襪的過程中,第三者倒地不斷地撫摸自己的陰部並呻吟(自慰),在套上第四層絲襪之後,兩人離去,第三者將絲襪扯破,並從陰部流出血,感覺要呈現生產的意境,卻又有種性愛後轉變為痛苦的想像;女子起身不斷試圖將手上的鮮血搓掉、洗手,腦中浮現出《馬克白》中,馬克白夫人不斷搓洗雙手(試圖洗掉罪惡)的感覺,也讓人反思,女子自慰、月經、生產死胎等在社會中較不被尊重的性別歧視,是否是一種加諸在女人身上的罪惡,讓馬克白夫人/演員,試圖想要搓洗。

若說搓洗雙手是女子主動的,那之後有兩人進入讓這名女演員漱口、幫女演員刷牙,這就是被動的,女演員口中的鮮血隨著刷牙和漱口逐漸洗淡,不斷地被迫刷牙和漱口至口中的血不見,最後,甫一開始的操燈者拿起燈,照向觀眾(觀眾在演出過程中雖會因表演者的位置而改變圓的位置和形狀,但整體還是圍成一圈),有的觀眾會伸出手擋光,有的觀眾則是撐大眼睛看著照向自己的光,而在對面的觀眾都可以很明顯地看到每個人被光線照射到的反應。繞了一圈之後,操燈者將燈放下,將方向轉向一片高大的樹林入口,觀眾還在好奇樹林中是否會有東西跑出來,操燈者卻將紅色色紙蓋上,一大片紅光照映在這個畫面,便結束了演出。

整場演出完全摒棄了語言、景觀、音樂、情節(情節之間缺少合理的連結性),非常著重在角色的刻劃和思想的傳達,擷取莎翁悲劇中的角色進行串連,並呈現悲劇中的經典片段,對於莎翁不了解的觀眾來說,是一種對於角色流動和悲劇畫面的想像,而能夠看懂演出中埋藏莎翁細節的觀眾來說,是將莎翁的悲劇做一個統整性地瀏覽和共鳴引發。沒有多餘的聲音和景觀,讓觀賞者聚焦於演員的肢體和情感表達,但卻也讓整個表演四不像,因為經過排練和規定觀眾可以觀賞的範圍,所以不能稱上是行為藝術;《悲劇的靜止》做為劇名,卻僅採用悲劇要素中的其中兩項,若非要終結悲劇、重新思考悲劇或是導演想引出悲劇的淒涼美,筆者也找不到特別的詮釋來說明這個原因。

以「紅」貫穿全劇是個好的手法,但是否太過單調有待商榷。此外,紅的意象有鮮花、血、最後的紅光,但仍以血為最主要的元素,在觀賞的過程中,不禁思考「真的有必要這樣嗎?」畫面看起來或許非常蒼涼、平靜,但筆者個人感到有點不舒服,只能形容為在靜止中的暴力美學殘害著觀眾的眼睛,也因為整齣太多的重複性,讓人覺得時間過得很久,很浪費時間。稍微觀察其他觀眾,多是帶著凝重的神情觀賞,很多人到後來直接躲在人群後面滑手機、發呆等。題材是好的,取材也不錯,演員和整體演出的流暢也很純熟,但如果導演真的有意以悲劇的殘酷畫面、重複來讓觀眾反思或震撼,應針對現有的內容再進行題材的豐富或是元素的添加,或是直接縮短演出時間,否則,很多手法一再出現,會讓人少了反思、檢視題材的機會,而多了很多對於整體演出藝術性的評斷、詮釋。

此次四齣小戲都採用莎翁的不同元素,《終章之後》除了劇作家巧妙地將《李爾王》、《馬克白》等劇作拆解其角色、情節無形中融入之外,導演亦透過許多肢體上的呈現(如:說故事劇場形式)來讓觀眾看到另一個舞台/場景所發生的事,這是我覺得最神奇的,就如同我們在閱讀某些繪本時,雖然圖文不同調,但我們眼睛看到圖的畫面,腦中卻會自己建構文字的畫面,這是非常神奇的,能將這種手法體現在現代戲劇中,無疑是一種跳脫舊思維的新手法,適當地運用可有加分的效果。而《莎士B亞》的文本則是著重在莎翁的語言(英語vs.台語)上,並悄悄地偷渡台灣鴨母王朱一貴的故事與《馬克白》結合,真的要細細品嘗才能得其意。《去他的森林》則是我認為使用莎士比亞較少元素的一齣戲,導演將這部戲變得很像互動式戲劇,或說是密室探險,觀眾參與度非常強烈,也充分運用321巷日式建築的空間安排,算是本次小戲節中最貼切這個場域的演出。

整體來說,這個活動是好的,也將臺南古蹟空間充分推廣,各團隊(尤其臺南在地團隊)也能跳脫既有劇場空間的限制,發揮創意和想像,但是對於場地的維護、戲的內容,以及觀眾在場域中的感受,都是必須再進行評估的,避免將來淪為一種固定的模式,那麼最初的創意和「新」意就隨之消逝了,依舊期待明年的小戲節,看看故事是如何在321巷藝術聚落發生的。

《悲劇的靜止》

演出|耳邊風工作站
時間|2016/12/02 20:30
地點|台南321巷藝術聚落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動態(匯集、調度)、空間(縫隙)、敘事(陳腔濫調)的集合,可以說是解構故事本身,但更多的是重新注視的過程;注視悲劇的產出(血、身體、呼吸、哭泣),注視儀式與過程(洗滌、穿著、撕毀),操作技術的詩意(操燈、燈色紙、開門),當然,注視演出者的能量,也回看觀眾的能量。 (劉純良)
12月
05
2016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