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想像與自由的肢體美學《自由步—沉浸式曲線》
11月
25
2017
自由步:沉浸式曲線(驫舞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97次瀏覽
連佳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研究生)

不同於以往鏡框式的舞台,此次驫舞劇場的自由步搬到了臺中歌劇院的凸凸廳上演,不但在動作上呈現了《自由步》,也給了展演空間及觀眾很大的自由,不再是制式化的鏡框舞台以及一排排的觀眾席,演出時間也分為每個場次10分鐘,每一場都演出不同的段落,共有九個段落,在各方面都跳脫傳統演出方式的限制,凸凸廳展演空間就像在一個不規則形狀的純白色洞穴中,流線型凹凸不平的牆面和地板,製造出一種不對稱卻協調的空間,沒有多餘五顏六色的燈光及舞台裝置,展演廳本身的空間就已經製造出一種被包覆的空間感,而舞者身上的影子照映在凹凸潔白的牆上,豐富了另一種視覺感受。

第一場次,一進到凸凸廳,即看到三位舞者各自遊走在空間中,之後由3位舞者各自在自己的空間中呈現屬於自己的自由步,此段的動作速度較快、流暢,動作接續不停地流動,每位舞者在身上找尋身體不同的方向及動作方式,三位舞者的跳起舞來的動作質地相像,卻又各自不同,總體觀看整個空間與3位舞者毫無違和,就像展演空間中三位不停舞動的雕塑品。

第二場次,先由一位舞者遊走在空間中展開序曲再帶到其他三位舞者靜止不動的空間會合,四位舞者的身體其中一部分相連,動作維持平穩的特性,緩慢的群體移動,在空間中像是被海浪包覆在裡面緩緩的推移,結束後先往四個方向背對散開,再開始遊走在空間中,又回到個體。

第三場次,為個人solo段落,此位舞者的身體較與其他三位不同,運用流暢的動作為連結,定格於強而有力的停頓動作,每一個停頓,都是一座不同身體線條的雕塑品,整段舞作由此結構形成,不停定格,又轉換下一個動作,又定格,強力的噸點又在曲線的展廳,形成另一種衝突的美感。

第四場次,由四位舞者形成兩兩一組,不停的轉換主被動關係,相互牽連,又相互倚靠在對方身上,感覺像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相互影響卻又保有個體,在此段更能明顯的觀察到影子的變化,在舞者來來回回的同時,影子也不停的旋轉縮放,與舞者呼應。

第五場次,由三位舞者開始遊走到定位,其中一位看著另外2位動作,並無舞蹈動作,而其餘2位舞者站在同一個場域,開始探索身體的極致使用方式,身體上每一寸肌肉都被扭轉到極致,而此段相較於其他段落也比較多低重心的動作出現,看到更多身體的使用變化。

第六場次,為另一位舞者的solo,相較於上一段solo,此段顯得平穩緩慢,沒有停格的動作,而是動力一直在身體裡流動,不間斷地,由上下到地板再恢復站立。

看了九個段落中的其中六段,發現非常有趣的地方是,這是一個對於觀眾來說很特別的演出,也是一個自由度很大的演出,在廳內就像被一個巨大的東西包覆,裡面包含舞者與觀眾,這兩者之間是沒有距離的,環繞式的座位可以同時看到觀眾跟舞者,就像觀眾也是演出的一部分,你可以自由選擇觀看角度、與舞者的距離,你每次坐的位置不同,觀看的感覺也會不同,每個段落都是全新感受又相互呼應,而舞作本身,舞者的線條就非常漂亮,像一座座會動的雕塑品,你可以單純的欣賞舞者的肢體,也可以從動作中聯想出更多不同的看法,這個展廳空間跟舞者是和諧的,卻又會在某些片段衝突,空間本身就給觀眾無限的想像,舞者的肢體加入又發展出更多可能性,成為充滿各種想像與自由的《自由步》。

《自由步—沉浸式曲線》

演出|驫舞劇場
時間|2017/11/22 14:00
地點|臺中歌劇院凸凸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