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動到主動的命運自決《情─掌中家族》
5月
22
2020
情─掌中家族(義興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陳怡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83次瀏覽

羅倩(專案評論人)


週六在嘉義市文化局演講廳梅花座觀賞義興閣掌中劇團《情─掌中家族》,舞台上的主演王凱生與主唱鄭宇淑,讓筆者想起多年前觀看的電影《海角七號》(2008)。《海角七號》大部分的劇情已在腦海佚失,唯一深刻記得,開場不久主唱在夜晚的街角把電吉他奮力一摔,砸破的不只是寄居都市的憤怒,還有失意的人生。然而吉他與搖滾樂,依然是《海角七號》故事展開後最主要埋伏於敘事線的核心精神,將回鄉的主角原本在都市奮鬥的不得志,最終以在屏東的演唱會展演而獲得精神上的救贖。

《情─掌中家族》明顯感受到青年世代藉由搖滾樂結合布袋戲傳達出來的澎湃與熱血,讓傳統的布袋戲有了完全不同的元素組合,尤其在主唱鄭宇淑與主演王凱生合唱的段落,令人感受到強烈的流行音樂氣質。或許《情─掌中家族》講的就是義興閣掌中劇團自己的「類自傳故事」(由現代劇場背景的宋厚寬編導),自我反身性指涉意味濃厚。

情─掌中家族(義興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陳怡君)

戲中的第三代青年文凱(偶)如何面對在當代失去普遍觀眾基礎的布袋戲,從一開始與朋友組樂團(只有電吉他與小提琴,因為一直徵找不到鼓手),逃避與母親麗珠(偶)離異的父親坤龍(偶)不斷電話央求支援布袋戲演出的文凱,最後在廟埕的樂團表演時意外與家族的布袋戲打對台,面對祖父阿土(偶)年衰漸漸失智、父親久咳不癒的狀況下相拼,原本滿懷信心會吸引最多廟埕觀眾的文凱,在祖父兩人孤身演出的布袋戲情節關鍵時刻,布袋戲偶卻停止了動作與聲音⋯⋯情節安排至此當然是戲劇性衝突的關鍵呈現。在布袋戲於當代的現實處境與布袋戲傳承的現實問題下,文凱毅然決然放棄手上的吉他協助另一頭的布袋戲台,讓故事繼續講下去,已清楚表明現實世界的主演王凱生投入於傳承傳統布袋戲的決心,要讓戲中斷的故事繼續說下去──讓布袋戲繼續存在於現實之中。

文凱從原本有點叛逆,逃避父親和落寞的布袋戲傳統的態度,說著「江湖的恩怨情仇,甘我屁事。」卻因為兒時成長於布袋戲記憶的召喚,最終變成主動的傳統責任承擔者。而劇情走到打對台這段,筆者私心想讓故事就結束在這,作為開放的結局,留給觀者對於當代布袋戲更多各自的揣想空間。

《情─掌中家族》的搖滾樂彈出了臺灣布袋戲第四代青年(子孫輩王凱生)接班人所處的當代,也吼出了與祖父輩時代(戲中呈現的以前是父命子從,為了生計沒得選擇的古早時代)至今布袋戲(面對觀眾流失、傳統廟會戲台流失、展演空間型態的轉換)該怎麼繼續走下去的問題。

演出前一天,是五月十五日(農曆四月二十三日),剛好是嘉義縣鹿草鄉余慈爺公廟生日,余慈爺公廟的位置就在台37線與167縣道交界附近,往東西向快速公路東石嘉義線會經過的路上,左手邊一排的布袋戲棚,閃耀的屹立在路旁,空盪盪的路邊只有車流而沒有人駐足的空間。信眾為還願所請的酬神演出,雖然排場浩浩蕩蕩綿延道路,卻已徹底失去原本的觀眾。下午看完演出,順帶友人去嘉義高鐵站的回程路上,筆者瞧見了絢麗的野台布袋戲身影,這幾年來也已經成為嘉義鹿草的文化景觀。

劇中的那段唱:「有時候不小心自己的命運也會被別人決定。」猶如一警語,點醒作為台下的觀眾,(文凱)該如何掌握自己的(也就是布袋戲的)未來命運?

對筆者來說,《情─掌中家族》其實是一齣自我表白的故事,不只是直面「布袋戲」本身,談布袋戲的當代傳承(與從上一代延續至今的現實困境),同時也是布袋戲在當代可能延續下去的嶄新面貌,在說故事的同時保留原本義興閣掌中劇團過往經典獨家金光戲碼,也結合王凱生自己在高中開始學音樂組樂團的基礎,在劇中偶與現實台上人偶之間虛實相互交錯,表現的是當代年輕世代對於自身傳統文化的相信態度,也是對於家族布袋戲文化的自我認同。不論是人在台上的演出或是偶的展演,在形式表現與精神上皆令人動容。義興閣掌中劇團作為嘉義的地方布袋戲團,已有了一代人對於故事的文化記憶,相信布袋戲能說的故事與人,還會繼續傳承下去。

備註:更多關於義興閣掌中劇團可參考「高雄都會台慶聯港都」的YouTube:「掌中戲 布袋人生 王玉堂 王凱生」,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BxnXd7RUa0。(查閱日期:2020/05/18)

《情─掌中家族》

演出|義興閣掌中劇團
時間|2020/05/16 14:30
地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演講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情─掌中家族》這段劇情時代跨幅大,雜揉了團史第二、第三代的代表作劇名、天災事件,但陳坤龍角色處境多為虛擬,或者說更像是將臺灣布袋戲近五十年發展史,以走馬燈方式濃縮在一個人身上。(許天俠)
5月
27
2020
主演的口白不只在表演上賦予了戲偶生命,但實則其聲韻情致,正是主導了掌中戲之於觀眾的劇場性。從第一代之前的主演貓伯到家族第三代文凱,無論是父子重修親情關係或是掌中閣命運,情繫掌中家族的關鍵,都得回到了場上的主演。(汪俊彥)
5月
25
2020
《情─掌中家族》試圖擴增「戲骨」的格局,藉由家族史的情感連結呼應時代變遷下的布袋戲命運,並以現代劇場手法渲染抒情意象,這些嘗試可以感受到劇團的用心。但問題在於,急於將劇團的命運收束於個人意志的選擇,訴說搖滾布袋戲的動機,使得情節的轉折處理得較為勉強,而人物的性格與形象略顯扁平,「戲肉」的細膩度稍嫌不足,因而缺乏一種活脫脫的靈巧度,是讓人覺得較為可惜之處。(林慧真)
5月
25
2020
《一代神鑄歐冶子》在舞臺表現與議題選擇上頗有亮點,特別是以傳統戲曲探討當代議題,展現出值得讚許的企圖心。可惜對老年照護這熱門主題,仍停留於融入情節層次,未能更深入挖掘其複雜性與情感深度,不得不說是有些遺憾。
1月
28
2025
此次《三個人兒兩盞燈》重製,即便主題不再像當初吸睛,但在兩組演員的精彩演繹下,故事中流淌的細膩情感依舊如涓涓細流般緩緩流入現代觀眾的心靈中。
1月
28
2025
《雙龍比武》貌似大武戲,卻乘著岳飛之名,自其身後延展家族裡事。無獨有偶,亂世背景自然勾勒出岳飛後人的復仇黑暗路,忠、孝、禮、法互斥之下,反映著倫理價值、法律和權威彼此競合的動態世局;復加虛實交錯、立場各異的角色群像讓戲劇性更強烈。
1月
23
2025
野草製作的《再生緣.鏡花水仙》將兩個女性角色結合,加上多元性別的議題,讓舊時代的靈魂得以與現代相遇,雖然整體而言有創作概念重於戲劇結構的意味,但也重新賦予一齣老戲新的生命
1月
23
2025
用新編戲成立的條件去審視,《一代神鑄歐冶子》取材元素豐富,包含技藝/人性、世代間的落差/傳承、長者的生命意義/自我接納以及老年照護。然而多數元素只是點到為止,像是技藝相關內容多由唱唸帶過。
1月
09
2025
《追香記》的結構設定本非大開大闔的磅礡氣勢,也沒有刻意營造的詭譎瑰麗,卻像是平實而溫馨的生活小品,淡淡的訴說著一齣浪漫歡欣的愛情喜劇。
12月
3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