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動到主動的命運自決《情─掌中家族》
5月
22
2020
情─掌中家族(義興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陳怡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46次瀏覽

羅倩(專案評論人)


週六在嘉義市文化局演講廳梅花座觀賞義興閣掌中劇團《情─掌中家族》,舞台上的主演王凱生與主唱鄭宇淑,讓筆者想起多年前觀看的電影《海角七號》(2008)。《海角七號》大部分的劇情已在腦海佚失,唯一深刻記得,開場不久主唱在夜晚的街角把電吉他奮力一摔,砸破的不只是寄居都市的憤怒,還有失意的人生。然而吉他與搖滾樂,依然是《海角七號》故事展開後最主要埋伏於敘事線的核心精神,將回鄉的主角原本在都市奮鬥的不得志,最終以在屏東的演唱會展演而獲得精神上的救贖。

《情─掌中家族》明顯感受到青年世代藉由搖滾樂結合布袋戲傳達出來的澎湃與熱血,讓傳統的布袋戲有了完全不同的元素組合,尤其在主唱鄭宇淑與主演王凱生合唱的段落,令人感受到強烈的流行音樂氣質。或許《情─掌中家族》講的就是義興閣掌中劇團自己的「類自傳故事」(由現代劇場背景的宋厚寬編導),自我反身性指涉意味濃厚。

情─掌中家族(義興閣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陳怡君)

戲中的第三代青年文凱(偶)如何面對在當代失去普遍觀眾基礎的布袋戲,從一開始與朋友組樂團(只有電吉他與小提琴,因為一直徵找不到鼓手),逃避與母親麗珠(偶)離異的父親坤龍(偶)不斷電話央求支援布袋戲演出的文凱,最後在廟埕的樂團表演時意外與家族的布袋戲打對台,面對祖父阿土(偶)年衰漸漸失智、父親久咳不癒的狀況下相拼,原本滿懷信心會吸引最多廟埕觀眾的文凱,在祖父兩人孤身演出的布袋戲情節關鍵時刻,布袋戲偶卻停止了動作與聲音⋯⋯情節安排至此當然是戲劇性衝突的關鍵呈現。在布袋戲於當代的現實處境與布袋戲傳承的現實問題下,文凱毅然決然放棄手上的吉他協助另一頭的布袋戲台,讓故事繼續講下去,已清楚表明現實世界的主演王凱生投入於傳承傳統布袋戲的決心,要讓戲中斷的故事繼續說下去──讓布袋戲繼續存在於現實之中。

文凱從原本有點叛逆,逃避父親和落寞的布袋戲傳統的態度,說著「江湖的恩怨情仇,甘我屁事。」卻因為兒時成長於布袋戲記憶的召喚,最終變成主動的傳統責任承擔者。而劇情走到打對台這段,筆者私心想讓故事就結束在這,作為開放的結局,留給觀者對於當代布袋戲更多各自的揣想空間。

《情─掌中家族》的搖滾樂彈出了臺灣布袋戲第四代青年(子孫輩王凱生)接班人所處的當代,也吼出了與祖父輩時代(戲中呈現的以前是父命子從,為了生計沒得選擇的古早時代)至今布袋戲(面對觀眾流失、傳統廟會戲台流失、展演空間型態的轉換)該怎麼繼續走下去的問題。

演出前一天,是五月十五日(農曆四月二十三日),剛好是嘉義縣鹿草鄉余慈爺公廟生日,余慈爺公廟的位置就在台37線與167縣道交界附近,往東西向快速公路東石嘉義線會經過的路上,左手邊一排的布袋戲棚,閃耀的屹立在路旁,空盪盪的路邊只有車流而沒有人駐足的空間。信眾為還願所請的酬神演出,雖然排場浩浩蕩蕩綿延道路,卻已徹底失去原本的觀眾。下午看完演出,順帶友人去嘉義高鐵站的回程路上,筆者瞧見了絢麗的野台布袋戲身影,這幾年來也已經成為嘉義鹿草的文化景觀。

劇中的那段唱:「有時候不小心自己的命運也會被別人決定。」猶如一警語,點醒作為台下的觀眾,(文凱)該如何掌握自己的(也就是布袋戲的)未來命運?

對筆者來說,《情─掌中家族》其實是一齣自我表白的故事,不只是直面「布袋戲」本身,談布袋戲的當代傳承(與從上一代延續至今的現實困境),同時也是布袋戲在當代可能延續下去的嶄新面貌,在說故事的同時保留原本義興閣掌中劇團過往經典獨家金光戲碼,也結合王凱生自己在高中開始學音樂組樂團的基礎,在劇中偶與現實台上人偶之間虛實相互交錯,表現的是當代年輕世代對於自身傳統文化的相信態度,也是對於家族布袋戲文化的自我認同。不論是人在台上的演出或是偶的展演,在形式表現與精神上皆令人動容。義興閣掌中劇團作為嘉義的地方布袋戲團,已有了一代人對於故事的文化記憶,相信布袋戲能說的故事與人,還會繼續傳承下去。

備註:更多關於義興閣掌中劇團可參考「高雄都會台慶聯港都」的YouTube:「掌中戲 布袋人生 王玉堂 王凱生」,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BxnXd7RUa0。(查閱日期:2020/05/18)

《情─掌中家族》

演出|義興閣掌中劇團
時間|2020/05/16 14:30
地點|嘉義市政府文化局演講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情─掌中家族》這段劇情時代跨幅大,雜揉了團史第二、第三代的代表作劇名、天災事件,但陳坤龍角色處境多為虛擬,或者說更像是將臺灣布袋戲近五十年發展史,以走馬燈方式濃縮在一個人身上。(許天俠)
5月
27
2020
主演的口白不只在表演上賦予了戲偶生命,但實則其聲韻情致,正是主導了掌中戲之於觀眾的劇場性。從第一代之前的主演貓伯到家族第三代文凱,無論是父子重修親情關係或是掌中閣命運,情繫掌中家族的關鍵,都得回到了場上的主演。(汪俊彥)
5月
25
2020
《情─掌中家族》試圖擴增「戲骨」的格局,藉由家族史的情感連結呼應時代變遷下的布袋戲命運,並以現代劇場手法渲染抒情意象,這些嘗試可以感受到劇團的用心。但問題在於,急於將劇團的命運收束於個人意志的選擇,訴說搖滾布袋戲的動機,使得情節的轉折處理得較為勉強,而人物的性格與形象略顯扁平,「戲肉」的細膩度稍嫌不足,因而缺乏一種活脫脫的靈巧度,是讓人覺得較為可惜之處。(林慧真)
5月
25
2020
除此之外,《劈棺驚夢》本質上也有「頭重腳輕」的問題。京崑的演法,大致上切成前半思春、重逢、假死,後半試妻、劈棺、自刎,且融入紙紮人的演出,強化驚悚氛圍。但《劈棺驚夢》將群戲與多數看點集中於上半場,下半場則留予主演進行內心敘事,無論是視覺畫面或情節調度,都有明確的不均衡感。
7月
26
2024
本齣戲看似按演義故事時間軸啟幕,卻無過多三國人物出場,一些重要事件,甚至是赤壁之戰,都僅用荀彧唱段或幕後合唱轉場,虛寫歷史,去脈絡化明顯。如此濃縮主題核心,觀眾視域下的時空感會稍顯模糊,也較無法先入為主。對此,編劇在唱詞上大量打破傳統歌仔戲七字正格,擴大情感空間,潛入角色幽微,跳脫傳統三國戲框架,卻也成功襯托出曹操得意與懷疑自身之對比。
7月
25
2024
劇作原型《徐庶下山》出自外台民戲劇碼。搬進室內劇場後,選擇將演義故事轉換為武俠類型。武俠風格釋出較為寬闊的抒懷空間,民弱官強的亂世無奈、剷奸除惡的情義雙股糾纏,武俠本身混合感官刺激及抒情浪漫,淡化了演義戲碼的歷史色彩,趨近大眾娛樂形式。
7月
24
2024
劇團準確地將有限資源投注在最關鍵的人才培育,而非華麗服裝、炫目特效或龐大道具。舞台設計雖無絢麗變景,卻見巧妙心思。小型劇場拉近了觀演距離,簡單的順敘法則降低了理解故事的門檻,發揮古冊戲適合全家共賞的優勢。相對於一些僅演一次便難以為繼的巨型演出,深耕這樣的中小型製作,當更能健全歌仔戲的生態。
7月
16
2024
歌仔戲是流動的,素無定相;由展演場所和劇團風格共同形塑作品樣貌。這齣《打金枝》款款展示歌、舞、樂一體的古典形式;即使如此,當代非暴力觀點可以成為古路戲和解的下台階,古路陳套歡快逆轉後,沾染胡撇氣息,不見胡亂。為何一秒轉中文的無厘頭橋段可以全無違和?語言切換的合理性,承載著時空及意念盤根錯節構成的文化混雜實景。
7月
15
2024
《巧縣官》在節目宣傳上標舉的是一齣「詼諧喜劇」,於現代高壓的工作環境下,若能在週末輕鬆時刻進入劇院觀賞一場高水準的表演,絕對是紓壓娛樂的最佳選擇,也是引領觀眾接觸京劇表演藝術的入門佳作。
7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