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中呼喚神明《關公在劇場》
8月
29
2016
關公在劇場(國光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68次瀏覽
梁陳安(政治大學哲學碩二)

最近這期間可以發現大型劇班,都開始擺脫傳統戲的框架,試圖在其中尋找突破口,因此許多看似禁忌、不合傳統審美觀的戲,都接連著上演。比如明華園訴說戲班由興盛到衰敗的《散戲》、李寶春導演貫徹悲劇手法的《戲說長生殿》,以及今日要評論的傳統、禁忌戲《關公在劇場》。

《關公在劇場》由唐文華挑起大梁,並配合唱念作打俱佳的說書人:黃毅勇、朱勝麗;基本功踏實的周慎行(馬童);以及身段極佳的劉育志(周倉)。此文旨特別評論這個實驗劇場,在「祭祀」氛圍上出色的使用。「祭祀」是戲劇一個很重要的起源假說,它裡面帶有著「巫」的內涵,即通過演出來取悅神明。這個元素,在這部戲中完全地被化用了。

首先,這部戲,其主線鎖定在和關公相關的故事上,同時將《過五關斬六將》、《單刀會》、《走麥城關聖歸天》、《青石山》中的經典橋段獨立出來演出。其中脈絡,基本上蘊含兩個大架構:第一個是歷史思維的傳達,第二個是民俗儀式的想像。在還沒進入《走》前,說書人端出了一盆高香置於劇場中間,冉冉上升的霧靄將整個劇場,置換成一個「祭祀」的場合,將人對天原始的敬畏感重新請到了現場。因此,在接下來的演出中,關公已經不再是歷史人物的關羽,而是信仰中的神明臨場了,非常地合乎《關公在劇場》的標題。與其說這是一場演出,倒不如說它是一種祭祀,通過這樣的祭祀,一方面介紹了關公這樣的歷史符號,另一方面則梳理了百姓日「拜」而不知的信仰。

再者,在《走》一齣戲中,關公甚至還親自地從旁門走過觀眾席進入現場。現場觀眾,被置放在劇本,成為一位位的東吳士兵,而關公孤零零在人海中,徒增了英雄末路的哀歎,而觀眾也能近距離觀察醞釀在丹鳳眼中的凌厲,感受唐文華散發出讓人毛骨悚然的氣勢。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實驗手法,確實突破了傳統的拘束,非常成功。

最後,這場演出,還引進了很多燈光效果,帶來了一定的突破。開場的3D關公、在過程中不斷變化的燈影、以及打在舞台上的中文字符,都給觀眾一定的耳目一新。但是,筆者認為,太過強調畫面的表達,肯定會或多或少剝奪了演員本身的表達,因為觀眾會被強烈的色彩吸引而轉移注意力,尤其是在《走》中,過多的畫面效果和字符投影在關公身上,而關公卻正在訴說自己內心的悲慟,這樣的方式就模糊了觀眾應該專注的點,即關公在表情上的處理。但是總而言之,瑕不掩瑜的導演手法,提供劇場表演一個成功的老戲新編的典範。

《關公在劇場》

演出|國光劇團
時間|2016/08/27 14:30
地點|淡水雲門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透過兩位說書人的後設表現,拉近觀者和劇場情境的距離,不僅說明了演關老爺的各種禁忌,還客串扮演戲中的各種角色,並時不時和觀眾互動,說學逗唱令人為之驚艷。(祝芸琪)
1月
05
2018
「場地」竟成為《踏境‧巡福》與《關公在劇場》的「解」與「結」。《踏境‧巡福》因台中國家歌劇院的如期開幕,而賦予意義性。《關公在劇場》移至雲門劇場而回歸戲劇展演本身,擁有更豐滿的詮釋空間。(吳岳霖)
9月
05
2016
對演員、戲班而言,如同說書人所言,仍是一齣有所忌諱劇目,不過也或許在端出香爐的那一刻,便能夠了解,這是編劇刻意要提醒大家:今天的主角雖是關公,但這終究是一齣戲、一臺祭。(林立雄)
8月
31
2016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