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藝術家、普通的音控-《草原之音》+《Svetlana Spajić Group重唱音樂會》
11月
05
2018
塞爾維亞《Svetlana Spajić Group重唱音樂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32次瀏覽
蘇三笑(自由業)

參加了一場難忘的音樂會。這是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所主辦的《草原之音》+《Svetlana Spajić Group重唱音樂會》,地點位於士林區所新蓋的戲曲中心大表演廳。這是三笑我第一次前往這地方,選擇坐在第一排,利於聽到演唱者的「原音」。

此次音樂會分上下半場,上半場由四位來自圖瓦共和國的藝術家作表演,下半場則是來自巴爾幹半島的塞爾維亞共和國之四位藝術家,全長約三小時。圖瓦共和國位於今西伯利亞地區,的確是陌生的國度,陌生程度可從主持人亦錯誤介紹為「蒙古」印證。當然,同屬阿爾泰語系,亦為北亞草原民族,難免令人傻傻分不清,而音樂性質的確有類似的地方。

圖瓦共和國的四位演奏家先以獨唱方式輪流演唱,分別展現了呼麥及西奇等技巧。他們坐著歌唱,音樂輕快舒暢、熱情奔放、清新自然。其中第四位藝術家Valerii Mongush更令三笑我感動流淚,讚嘆其音樂如此具生命力。最後一首歌曲由四位藝術家合唱,據主持人所言他們少有合唱的表演形式,是近年所發展的。就三笑的看法,新發展的表演形式所呈現的音樂未脫其音樂風格,並無適應不良的情況。

塞爾維亞的四位演唱歌採站立演唱,有趣的是他們四位女藝術家手都是叉著腰,圍半圓演唱,未知叉著腰是否具特殊文化意義,這有勞各方指教?就歌唱運氣方法而言,據三笑所知叉著腰的確有利「丹田」發力,這是很科學的。當充分的自然吸氣時,的確腰間是會向外膨脹,叉著腰有利支撐,維持氣柱形成。圍半圓演唱在合音時更突出其功能,如是四聲於發音後即混為一體,在空曠的大空間有利聲音傳導,不致含糊。此時,聽著聽著,眼皮漸覺愈沉,他們的合音出現一種東正教音樂的和諧性,當時只有此一念頭。事後查閱一下他們的宗教,的確是東正教,難怪身體的放鬆感與聆聽東正教音樂時有類同的感受。題外話,他們的演唱方式,不管是悲歌歡歌,不是手牽手就是圍半圓,聯想起這國家的形成,其民族性是團結的,而其國徽上就有「只有團結能拯救塞爾維亞人」之意涵了。臺灣的原住民音樂也具有這種歌唱形式,各族本身也是非常團結的。

綜合而言,這是極難得的音樂盛宴,得聽如此天籟,得見一流的藝術家,不枉此行。接下來,三笑來談談「普通的音控」為何。

在現代的音樂表演,音控可視作成敗關鍵,它是表演整體的一部分。此次音樂會為歌唱形式,音控更為重要。音控務須熟識歌唱者或樂器演奏的發音位置,方能把麥克風放在對的位置收音,接著才能進行細緻的音量調整,呈現觀眾。現今很多的表演廳都是多功能表演性質,並非獨立為音樂服務。如果場地的設計專為音樂聲音反射,那音控之負擔則可大大減輕。不管如何,在現代的表演空間中,音控扮演了還原真實表演者聲音的重要角色。

無獨有偶,這次的音控也是令三笑失望,重點是三笑本已坐在第一排了,也影響到本人欣賞。首先,作為一位歌唱家,正常情況下是無須麥克風的。音量大小非建立在無規律性的吶喊性質,而是在充分共嗚的音色基礎上尋找合理的位置,他們的聲音在頻譜上是飽滿的,否則音量是沒有意義的,是不會呈現美好的音色。聲音能否傳至遠方,取決於是否充分共鳴,當然也不能忽略場地的設計。就本次表演而言,從麥克風的音量控制,擺放位置,到反射板的角度,都足以說明負責音控的人是不專業的。

音控控制不好,首先是影響表演者的音樂發揮。在上半場中,多位歌唱者在演唱時出現「爆音」的情況,這是極影響表演者的狀態。究其原因有三:一、演唱者音量大於麥克風承載能力;二、麥克風音量調過大;三、麥克風的位置與演唱者錯位,導致發音出氣時,直撲收音。在表演場合上,音控應該是扮演錦上添花的角色,協調演出者,而非演出者配合音控。當上半場的男女合唱時,Nachyn Choodu已意識到此點,自動遠離麥克風,因而得以發揮所長。Valerii Mongush是一位率性的老藝術家,他演唱時沒有對準麥克風演唱,身體隨著情感與音樂律動,飽滿的音色,絕對足以傳遞至整個表演廳。坐在第一排的三笑也因此聽到如此渾厚的音色,真實的原音,自然的音樂而感動落淚。至於,下半場歌唱者採站立演唱,音控未知有否意識到此點。所幸的是歌唱者本身就遠離麥克風演唱。畢竟如前所述,一位聲樂家、歌唱家必具備音量大,音色飽滿且充分其嗚的本領。所以,三笑聽到這四位藝術家的歌聲,幾乎是原聲。再看四位藝術家有一首舞曲,是手牽手繞阿拉伯數字八字形或圓形跳舞移動,邊唱邊跳,毫無聲音無法傳遞的問題。

其實,這種音控亂場的情形,不是第一次在臺灣見識到了。有次日本流行音樂歌手Salyu在華山演出。音控展現不專業的一面,把現場的音控弄到像電音趴一樣(儘管是電音趴,音控也可弄得有層次的),臺上歌手已經一直比手勢說自己的聲音都聽不到了,但是臺下的音控也意識不到。整場音樂會,苦了臺上,苦了臺下。本月初,以莉高露在壯圍遊客中心演唱,音控未有控制好,使伴奏樂隊與她的聲音混成一團。有次我倆前往日本看流行音樂的演唱會,由燈光到音控都是非常到位。唉!到目前為止,臺灣大大小小的這方面音樂演出,只考量音量,不把音色與音質納入考量,毀了天籟!有時候,三笑真不知道是演奏者沒有注意這問題,還是音控在鬧場。哈哈哈!

《草原之音》

演出|圖瓦音樂四傑-Valerii Mongush、Andrei Öpei、Sonchalay Oorzhak-Choodu、Nachyn Choodu;斯巴耶齊重唱團 Svetlana Spajić Group
時間|2018/10/28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 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