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委託新作的首演,有幸恭逢其盛,見證當下的初試啼聲,參與歷史性的一刻,心中實有無限的激盪與想像。
日本新銳作曲家、指揮家佐藤賢太郎接受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委託,將原本《英仙座物語》的男聲合唱版,為這群新世代團員改編為難度適中的混聲合唱版,使音樂的色彩更顯豐富多變,音程更加寬廣,能激發年輕族群的獨有的冒險精神及想像力。
這首作品是寫給打擊樂、管風琴與鋼琴、合唱團,彷彿回歸威尼斯樂派的多重合唱團寫作手法,用現代拉丁文以啟應的形式,加上一位說書人的「穿針引線」,流轉回時間的長河。在曲風上,他糊化了流行與傳統的間隙、兼擅了東洋與西洋的元素;在旋律中,他併揉了調性與調式的差異,彷彿進入了神話式的「三度空間」。
這部作品雖無標明任何音樂形式,倒像是一部清唱劇,因為在作品的樂章間可看出音樂語彙的統一性,譬如說第一首合唱團一開始的「奔跑吧」、第六首「珀爾修斯,你將有一把豎琴」、終樂章「你聽到人們的歡呼聲了嗎」,皆以五度音程下行的音型來表現。談到兩位女性-安德羅美達、美杜莎,作曲家以無伴奏調式音樂呈現,回歸文藝復興合唱風格。因為樂曲的前後呼應,讓聽覺留在那一段豪情萬丈的記憶中。
佐藤賢太郎,這位出生於日本、留學於美國的年輕音樂家,其創作在合唱音樂、器樂曲、電視、電影、電玩配樂等多樣化的呈現,在這首三十多分鐘作品中,光芒萬丈,讓台下的聽者及台上的演出者,著迷於嘈嘈切切的緊迫,輕若羽翼的幽情。在這首曲子中,他親自撰寫日文歌詞,之後再由美國拉丁文權威Robert Zasalvsky將歌詞翻譯為現代拉丁文,這個源自於中世紀,人們最早開始使用的文字,見證了希臘羅馬的興衰,像是通往過去的尋根之旅,讓拉丁文不再只是擺放在中世紀科學、哲學、神學書籍的一堆「古董」,古老的語言注入了時尚感。
但,說白部份若非以原文呈現,文字語韻的美感可能會有被削減的風險,而中文翻譯的文字張力與說書人的表現力更是關鍵性的一環。筆者倒是建議「無聲勝有聲」,投影字幕再加上配樂來取代說書,文字是用看的而非用聽的,讓觀眾對音樂及劇情有更多的想像空間,是聽覺上的留白。
另外,中山堂的場地並非為合唱的呈現而設計,這群年輕人在台上的表現有如珀爾修斯的冒險犯難、勇氣十足,雖然在聲部平衡、音準及吐字的表現上並非盡如人意,但瑕不掩瑜,音樂整體的表現及現場情緒的掌握,讓台上的他們及台下的觀眾產生了共鳴。當然,前述的音樂整體感一致,並且是為演出團體所量身訂做的編曲,亦為相當關鍵性的因素。
隨著人們越加重視獨特至上的演出創作權,委託創作的風氣日益興盛,尤其是針對合唱種子剛萌芽的年輕人,需要給他們適合的養份。這場音樂會委託創作編曲的比重已佔去一半,《英仙座物語》為下半場的曲目,此外在上半場亦有目前就讀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系主修理論作曲劉晉瑄所改編的《張雨生組曲》,這位多年來致力於青年及青少年合唱教育的指揮家翁建民,慨然的提供國內莘莘學子在音樂路途起跑點,一個展現的平台。
《英仙座物語》
演出|台北愛樂青年合唱團
時間|2016/12/22 19:30
地點|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