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想像翻轉想像《夜燈》
9月
25
2024
夜燈(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陳建豪)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7次瀏覽

文 孫玉軒(自由工作者)

無論是大人或是小孩,都有害怕的事物,怕黑高怕蟲子,丹麥倒影劇團將黑夜擬化做 奈特先生(Mr.Night),以夜晚做為切口來談恐懼,創造出夜幕限定的魔法,生成精緻小巧的四十分鐘短篇作品《夜燈》,輕輕撫去心中的恐懼,溫柔守護人們的安睡。

將黑夜塑造為人類的形象,藉由建立同類生物的熟悉感來淡化界線。奈特先生(安迪.曼利〔Andy Manley〕飾)就像個普通的大人一樣,時間到了必須出門上班,上班前有一整套的例行事項,要溜狗、讀幾頁書、吃點東西、穿上外套,打好領結,開啟一日工事,還講究得連穿鞋都要用小鞋拔。相較於場上的櫃子,安迪.曼利成年男子的身軀上看去像個巨人,安撫櫃子裡看不見的孩子。當人在恐懼時,再壯碩的身體也顯得無用,任誰都害怕得像個嬰孩。

架空出世的奈特先生,自然身懷絕技有魔法,一吹氣蕾絲襯紙立起來會變成風車,一彈指罐子和湯匙組合成旋轉木馬,櫃子杯子蓋子超越本身的功能與實用性質,將物件在原有功能上添加想像力,就連魚缸裡的小魚都能跳得和月亮一樣高。藏身其中一個櫃子裡的「孩童」化身光點,理智上知道角色形象是孩童但舞台上沒有真實的孩童出現,觀眾需要開啟想像力,雙眼跟隨光點的移動想像孩子奔跑的腳步下樓,貪玩賴皮時會躲在盆栽下、躲進杯子裡。演員藉由信念讓場上的一切顯得真實合理,讓想像成為暗示,像是蛋糕上面的糖漬櫻桃,調動觀眾記憶中的鮮明特點,在舊有的經驗上,運用想像力沉浸其中,進而刺激新的想像,萌長新的經驗,讓恐懼變成有趣。


夜燈(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陳建豪)

「好吧!五分鐘。」是奈特先生對遲遲不肯就寢的小孩給予的寬容,嘴上無奈的說著,卻是滿臉「真拿你沒辦法!」的模樣。身為一個社會化的大人,備受疼愛的記憶大多都發生在小時候,再睡五分鐘、再吃一口、再玩一下,有著允許撒嬌任性的權利。這股油然而生的幸福感跳接了時間的不可逆,喚起伏睡的記憶,因著幸福快樂的情感正活躍地在體內流動,也直接改變了身體的狀態,身體得以在黑暗中漸漸放鬆緊繃僵硬的肌肉,進而感到舒服自在,再影響到心理狀態,形成循環。

燈會自己亮起、櫃子裡傳出腳步聲、空無一物的抽屜發出嬰兒哭聲,聽起來像是靈異奇談,但將其放進劇場,便是作品。如果說這部作品討論人的恐懼,那麼更往深了一層想:恐懼從何而來?都市傳說?想像他人是怎麼想像自己?人生某個事件留下的創傷?如若身體是生命的資料庫,儲存了截至目前的人生中所有的情緒和感受,在不堪負荷時身體也會發出鈴響,皮膚發炎、久咳未癒、不明瘀青等,都是種種心理已逼近極限的警示。導演比雅尼.桑德堡 (Bjarne Sandborgu)以黑暗為引子,提供了另一種看待觸發情緒因子的方式,不是只有壓抑或無視的選擇。

《夜燈》不僅僅作品本身小而精巧,連觀眾人數也是不到五十人,因為空間有限,在小小的坐墊上互相緊挨著,形成一種親密的觀賞經驗。物理距離上,我們與他人如此靠近,而內心活動層面,我們也正往自己靠近,想念以前被包容錯誤,尚未需要承擔、負責,允許任性的時刻,生理與心理上都營造出私人的、親密的溫度。在手電筒的照射下,盆栽的影子投到黑色布幕上,葉影搖曳,因為黑暗,才能發現光,因為有光,才得以看見。

丹麥倒影劇團╳安迪.曼利《夜燈》

演出|倒影劇團 Teater Refleksion(DK)
時間|2024/08/17 10: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綜觀三齣作品,「尋死」命題的有效,基本建立在對於勞動現狀莫可奈何的絕對信任上。然而從勞動狀態、精神缺失到尋死展演,真正具有推演關係的僅有末二者,也就是各種精神狀態的缺失才是促成死亡的動機。
9月
24
2024
假如不深入戲曲,而把焦點放在「如何跟沒經歷過當年的觀眾談一段歷史」,千禧世代演員詮釋九〇年代小劇場的嘗試,反而成了隔代迴響的亮點……
9月
24
2024
一小時上下的泰國廣播電台擷取引出了討論「媒體會如何形塑國族認同?」媒體甚至含括戲劇,劇中我們像在凝視整個泰國社會,然而追根究柢我們還是在觀看導演和編劇提供的虛構的真實,這樣的思考上的錯落感好像帶出一種後設的態度又或來回辯證的關係,令人不由驚喜 。
9月
18
2024
而在日復一日中,他們彷彿接受了這樣的荒謬,讓廣播裡的那些政策宣導、那些無理事蹟和振奮人心的言語,都納入自我的意識裡,將之整合。因此,當他們開始說話時,戲劇的主題便自然地被帶出──關於底層人民那些對於生命、性、宗教、權力與死亡的感悟與無力。
9月
13
2024
遊戲設定的「革命」,參照的是哪一種現實歷史曾發生過的革命?不可諱言,它仍蘊存一種異托邦的思維。
9月
12
2024
這次人力飛行劇團的重製,不僅僅滿足於以寓言的形式召喚(或固著)某種意識或共識,更反身地凸顯了導演與演員位置的流動性與多重性,並透過後設戲劇的安排來凸顯「闖入」與「岔出」的一體兩面:影像技術對劇場空間的闖入、不同語言與身體間的闖入、演員對戲劇的闖入、吳子敬與黎煥雄雙導演彼此的闖入……
9月
11
2024
馬修.伯恩的創作不僅是對古典作品的尊重,更是對現代社會議題的深刻反思。他為《羅密歐與茱麗葉》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深度,讓這個經典故事在新的語境下煥發出不同以往的魅力。通過舞蹈編排、角色塑造與情節改編,他探討了當代社會中的家庭、社會壓力與年輕人的困惑,並讓觀眾在觀賞中反思現實世界的複雜性。
9月
10
2024
如果我們問:「一齣戲能說明什麼,改變什麼,創造什麼」,答案或許不是「什麼都沒有」,但也確實有不少讓人不解之處。
9月
07
2024
《最後一個星期天》宛如一部公路電影,隨著車子行經雪地、颶風、海嘯,經歷死亡、分離,就連歌曲的音量也會因著車窗的開關變大變小
9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