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與藝術之間《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7月
10
2024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臺灣音樂館提供/攝影王俊凱)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19次瀏覽

文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李泰祥在台灣音樂界可以說是一個相當特別的存在,可能因其不夠「學院派」,使得李泰祥的名字沒有出現在某些台灣當代作曲家群像的名單上,但他的音樂卻能在商業世界裡有藝術、藝術發揮中卻能顧及市場,加上流行文化的推波助瀾,使得他的作品家喻戶曉。由臺灣音樂館主持的「臺灣音樂群像資料庫」同時給予了李泰祥通俗音樂與藝術音樂兩個標籤。在李泰祥逝世十週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規劃了一系列音樂會與展覽,用不同的形態與音樂作品來紀念這位特別的作曲家。筆者參與了由台北室內合唱團擔當演出的合唱專場,當中演繹了十六首李泰祥創作的歌曲,並請六位當代作曲家重新編寫成合唱曲,吸引了滿場的觀眾以音樂懷念這位作曲家。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臺灣音樂館提供/攝影王俊凱)

從這場音樂會的曲目編排,可以看出製作人將策展的概念放入音樂會當中,形成了「作曲家的早期作品」、「為女弟子創作的作品」、「音樂與台灣當代文學的碰撞」以及「作曲家患病後的晚期作品」四個部分。透過主持人的解說,聽眾就算先前只對〈橄欖樹〉有印象,透過這場音樂會仍能認識這位作曲家的不同樣貌。擔任演出的台北室內合唱團,雖然並非職業,但所呈現的音準、和聲皆相當完美,中文複雜的咬字,就算投影沒有呈現字幕,聽眾也能清晰理解。指揮鮑恆毅的詮釋也相當乾淨,對於筆者而言甚至有些過度流暢,太過精準,將多數作品詮釋為少了一點冒險精神的安全牌。而透過編曲將李泰祥的歌曲增添另一層詮釋,也是本場音樂會值得一看的特點,相信編曲者接到邀請腦中必會浮現一個難題:最後的成品是要多一點表現自我?或者要忠實地以合唱來表達李泰祥?多數編曲者相對中規中矩,其中令筆者印象深刻的包括作曲家張譽馨替〈你是我所有的回憶〉加上了猶如蕭邦式的鋼琴長句旋律。作曲家邱浩源將〈不要告別〉與〈告別〉兩首姐妹作相互呼應頗具巧思,但也約略犧牲了些李泰祥音樂中特有的率性,而李泰祥的公子李奕青所編曲的作品,則最保留了李泰祥音樂中的個性。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臺灣音樂館提供/攝影王俊凱)

第三段的作品強調了李泰祥以台灣詩作入樂,李泰祥也的確是選擇歌詞的翹楚作曲家,但改編成合唱的多人詮釋,也或多或少犧牲了些獨唱特有的朗讀感。增添樂曲豐富度的合奏樂器,除了〈天窗〉當中的長笛之外,其餘在音樂會中皆相對低調,沒有和合唱團形成足夠的互動(包含編曲的設計以及各樂器的特性),也頗為可惜。而筆者覺得最為遺憾的,是本場音樂會雖分為了四個大段落,卻因為樂曲之間的換場,將節目又切割得更加零碎,沒有辦法將前一曲所營造的熱度帶至下一曲,使得整體連貫性與音樂的堆疊都需要花費更多的工夫,在缺乏長篇作品的情形之下,略顯得節目稍微單薄。

李泰祥雖然已經離世十年,但是他的音樂卻是那個時代中的一股暖流,他的音樂裡擁有台灣在發展時期的熱情,音樂當中可以聽見的原住民歌謠元素,更是台灣音樂中最珍貴的標籤,雖然這些作品可能還是較為接近通俗歌曲,但也因此有更多聽眾可以被打動,音樂會當晚,許多聽眾並非是平常音樂廳裡的熟面孔,但對於被音樂感動的追求,通俗與藝術之間的區別,反而變得一點也不重要。

《你是我所有的回憶》告別李泰祥十周年音樂會

演出|指揮:鮑恆毅、鋼琴:王乃加、台北室內合唱團
時間|2024/06/24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
歌劇男高音泰特曼在整場音樂會中,運用其嘹亮的嗓音和深厚的美聲技巧,為台下觀眾精彩地展現了歌劇世界中,男高音的力與美。從這次來台的演出,可以預測在未來,他絕對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且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男高音。
3月
21
2025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
蘇郁涵嘗試運用多層次的和聲色彩,打造稜角分明、緊湊且張力十足的音樂質感。她的音樂在近乎失控的邊緣,依然維持一定的控制力,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
3月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