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感官的敘事法:從《幻象的殘響》說起
9月
06
2024
幻象的殘響(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95次瀏覽

文 鄭文琦(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由「2023-2024 歌劇院駐館藝術家」葉廷皓整合視覺、聽覺介面的《幻象的殘響》,是以歌劇院五樓的「凸凸廳」作為演出場地,使用十一座投影機加上九聲道喇叭配置的45分鐘沉浸式音樂會。藉由在這個不規則曲面空間mapping由聲音驅動的多組聲音視覺化(visualization)技術,為觀眾創造從頭到尾絕無冷場的密閉空間現場經驗,而表演介紹提及的「看見聲音,聽見色彩」,正是指藝術家過往的策展歷程追求的「聯覺」(Synesthesia)跨感官境界。【1】

中文譯為「音像藝術」的「Audio-Visual Art」,顧名思義是結合聲音、影像的藝術,廣義上可指涉任何結合聽覺、視覺的媒體。而台灣媒體藝術圈所說的音像藝術,主要是指用電腦搭配不同軟體創作工具,以影像或聲音主導並疊加的各式各樣現場表演。兩千年後隨著軟體的快速進展,越來越多音樂或噪音創作者改採軟體編曲創作的形式,大幅改變人們受視覺宰制的表演欣賞模式。【2】在本次演出中,葉廷皓採取結合軟體、硬體(如PS5搖桿、鼓棒或踏板)或手勢控制的聲音驅動模擬顆粒波浪流體力學、3D量體,連結不同顏色、形狀及AI生成式影像,讓人目不暇給。

在台灣,數位藝術發展與學院成立科技藝術乃至新媒體相關系所、數位藝術基金會奠基十餘年的台北數位藝術節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國立台灣美術館成立「數位方舟」、「U-108 Space」等場館並引進「2004漫遊者—國際數位藝術大展」等大型展演開風氣之先有密切關係,而「失聲祭」(2006-)、「超響」(2008-)等活動十餘年來持續培養出不少音像藝術家/觀眾。葉廷皓不但期間無役不與,更持續和不同領域、單位合作以突破同溫層。在2018年策展《聯覺共振》、2022年在U-108 Space參與《潘朵拉幻象:迴聲震盪》之沉浸式視覺設計後,去年更將觸角延伸到表演場域,成為首位以音像藝術為創作主題的駐館藝術家。


幻象的殘響(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有別於過去配合舞團擔任技術擔綱,這次葉廷皓則是以「主創」身分邀請音速死馬鄭各均參與音樂,再搭配如Sonia Calico、小事製作和HH成員姚仲涵【3】作為不同場之特別來賓,豐富每次現場特色。由於我所觀賞的是無來賓的週六下午場,所見葉廷皓與鄭各均的分工也就比較明確,後者似乎以其擅長的音樂結構,協助前者將無調性、無旋律的聲音場域收束為觀眾耳朵習慣的聆聽曲式,也從原本無限開展的音像領域拉回「一個正常的空間維度」(鄭各均語)。

但凸凸廳之於《幻象的殘響》究竟有何特別之處?「殘響」又是指什麼?關於這點,我們得從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設計的這棟歌劇院說起。由於該建築號稱是沒有一處接頭是以直角正交,施工難度比一般劇場更複雜。建築結構是由混凝土薄殼形成的「雙曲率曲面牆」為主體,如同有機體腔室般形成地上六層結構,加上鑲嵌式樓板、建築外牆與服務核心牆,不同樓層間的大劇場、中劇場、實驗劇場三組結構之幕塔舞台、觀眾席位陽台。【4】因此,五樓的凸凸廳可說是在大小劇場之外,另由聯通腔室的曲牆、樓板圍出來的非正規空間:一個既在外又在內的待定義場所。

然而,正因為凸凸廳沒有真正垂直或完整牆面,因此在mapping畫面時就必須以更多投影機才能完整包住曲面死角,在影像的銜接、運算上,也是異常巨量的即時資訊,遠超出只能容納80人的小型空間所需處理的資訊量。同時,這個曲面空間也會讓迴音更加突出,無法運用太多重低音效果(或因此幾段使用類似鋼琴或弦樂的單音)。但也由於迴音是無法避免的,這些正如封閉容器內的「殘響」,反而凸顯出其空間的包覆特色,如同置身於軟體生物殼內的奇妙感受。因此,當作音像演出的封閉場地也更具有沉浸感。


幻象的殘響(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表演從隨機的光點海洋揭開序幕,表演者先用手勢操控動像是容器內部的顆粒波浪,隨後切換暖色調條紋的流線或波紋空間,及單音和塊狀的白噪音。觀眾焦點不斷隨著影像序列裂解,更不斷試圖捕捉前後、左右無窮無盡的視與聽覺細節。甫一形成節奏明確的電子樂章時,柔焦顆粒與明亮閃光又滲入刺耳的波動,顆粒、線條亂度隨之增加。在後半場,葉廷皓先以搖桿操控白色動態線條,由鄭各均加入電吉他等聲音控制,葉再用鼓棒控制每小節音頻或隔空撥動操控弦音;這樣的姿態好像讓我看到迪士尼1940年經典《幻想曲》(Fantasia)中的魔法師姿態。直到最後,樂章高潮才在高彩度雲霧狀迅變的生成式AI影像中落幕。

然而,這不到一小時的感受性及其紛亂度如有機發生,很難使用現有的表演藝術語言來框架全貌——勉為其難用視覺化的音樂會來稱之。縱使如此,在音樂表現上也是即興的,難以歸納於特定的風格。但儘管看似隨機的視聽體驗,它仍是一渾然天成的整體結構,就如凸凸聽曲面空間一樣完整而無法拆成更小。正是這種空間加持難以歸類的整體感,使我們不得不從已知經驗解放出來,重新思考在現場呈現技術主導的音像藝術對於場館本身的意義:它已不是如何提升表演的能見度,而是如何提供當代的新敘事法(Narratology):某種科技所賦予的原生空間經驗,不依附於鏡框式舞台或歷史文類的既定知覺模式,卻更訴諸於有機體的本能感受。

雖然葉廷皓整合視覺與聽覺技術的個人魅力是此表演成功的關鍵,但必須說這種知覺既在內部又在外部的新興感性,才正要展開它於已知表演空間以外的潛能:一種當代的敘事法。儘管我們也得承認更多音像現場還在等待其敘事法,因為它們都應該是只有創造、沒有再現的體驗。


注解

1、「大約有4%左右的人,在某個認知或感官接收資訊刺激後,另一種感覺或認知會同步自發的出現⋯⋯這些人被稱為聯覺者,擁有像是聽到聲音時,除了聲音的反應外,同時認知到了形狀或顏色等的特徵。」但藝術家所描述的聯覺也可能是一種名為「類聯覺」的跨感官反應。見泛科學〈聲音是什麼顏色、什麼味道?談聯覺與跨感官反應〉

2、本段關於音像藝術的說明主要參考:馮馨,〈聲音與影像的連動關係:專訪葉廷皓與其Audio-Visula創作〉,《現代美術》no.192,頁26-41,2019。另外「音像藝術」一詞的廣義用法也可見臺南藝術大學的音像藝術學院。唯正如本文指出的它並非媒體藝術圈內所稱的音像藝術(表演)。

3、姚仲涵與葉廷皓於2013年共組Audio-visual團體「HH」。

4、參見〈粉墨登場——台中國家歌劇院之結構工程〉,杜風電子報第98期。

《幻象的殘響》

演出|葉廷皓
時間|2024/08/31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凸凸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