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感官的敘事法:從《幻象的殘響》說起
9月
06
2024
幻象的殘響(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344次瀏覽

文 鄭文琦(2024年度駐站評論人)

由「2023-2024 歌劇院駐館藝術家」葉廷皓整合視覺、聽覺介面的《幻象的殘響》,是以歌劇院五樓的「凸凸廳」作為演出場地,使用十一座投影機加上九聲道喇叭配置的45分鐘沉浸式音樂會。藉由在這個不規則曲面空間mapping由聲音驅動的多組聲音視覺化(visualization)技術,為觀眾創造從頭到尾絕無冷場的密閉空間現場經驗,而表演介紹提及的「看見聲音,聽見色彩」,正是指藝術家過往的策展歷程追求的「聯覺」(Synesthesia)跨感官境界。【1】

中文譯為「音像藝術」的「Audio-Visual Art」,顧名思義是結合聲音、影像的藝術,廣義上可指涉任何結合聽覺、視覺的媒體。而台灣媒體藝術圈所說的音像藝術,主要是指用電腦搭配不同軟體創作工具,以影像或聲音主導並疊加的各式各樣現場表演。兩千年後隨著軟體的快速進展,越來越多音樂或噪音創作者改採軟體編曲創作的形式,大幅改變人們受視覺宰制的表演欣賞模式。【2】在本次演出中,葉廷皓採取結合軟體、硬體(如PS5搖桿、鼓棒或踏板)或手勢控制的聲音驅動模擬顆粒波浪流體力學、3D量體,連結不同顏色、形狀及AI生成式影像,讓人目不暇給。

在台灣,數位藝術發展與學院成立科技藝術乃至新媒體相關系所、數位藝術基金會奠基十餘年的台北數位藝術節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國立台灣美術館成立「數位方舟」、「U-108 Space」等場館並引進「2004漫遊者—國際數位藝術大展」等大型展演開風氣之先有密切關係,而「失聲祭」(2006-)、「超響」(2008-)等活動十餘年來持續培養出不少音像藝術家/觀眾。葉廷皓不但期間無役不與,更持續和不同領域、單位合作以突破同溫層。在2018年策展《聯覺共振》、2022年在U-108 Space參與《潘朵拉幻象:迴聲震盪》之沉浸式視覺設計後,去年更將觸角延伸到表演場域,成為首位以音像藝術為創作主題的駐館藝術家。


幻象的殘響(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有別於過去配合舞團擔任技術擔綱,這次葉廷皓則是以「主創」身分邀請音速死馬鄭各均參與音樂,再搭配如Sonia Calico、小事製作和HH成員姚仲涵【3】作為不同場之特別來賓,豐富每次現場特色。由於我所觀賞的是無來賓的週六下午場,所見葉廷皓與鄭各均的分工也就比較明確,後者似乎以其擅長的音樂結構,協助前者將無調性、無旋律的聲音場域收束為觀眾耳朵習慣的聆聽曲式,也從原本無限開展的音像領域拉回「一個正常的空間維度」(鄭各均語)。

但凸凸廳之於《幻象的殘響》究竟有何特別之處?「殘響」又是指什麼?關於這點,我們得從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設計的這棟歌劇院說起。由於該建築號稱是沒有一處接頭是以直角正交,施工難度比一般劇場更複雜。建築結構是由混凝土薄殼形成的「雙曲率曲面牆」為主體,如同有機體腔室般形成地上六層結構,加上鑲嵌式樓板、建築外牆與服務核心牆,不同樓層間的大劇場、中劇場、實驗劇場三組結構之幕塔舞台、觀眾席位陽台。【4】因此,五樓的凸凸廳可說是在大小劇場之外,另由聯通腔室的曲牆、樓板圍出來的非正規空間:一個既在外又在內的待定義場所。

然而,正因為凸凸廳沒有真正垂直或完整牆面,因此在mapping畫面時就必須以更多投影機才能完整包住曲面死角,在影像的銜接、運算上,也是異常巨量的即時資訊,遠超出只能容納80人的小型空間所需處理的資訊量。同時,這個曲面空間也會讓迴音更加突出,無法運用太多重低音效果(或因此幾段使用類似鋼琴或弦樂的單音)。但也由於迴音是無法避免的,這些正如封閉容器內的「殘響」,反而凸顯出其空間的包覆特色,如同置身於軟體生物殼內的奇妙感受。因此,當作音像演出的封閉場地也更具有沉浸感。


幻象的殘響(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表演從隨機的光點海洋揭開序幕,表演者先用手勢操控動像是容器內部的顆粒波浪,隨後切換暖色調條紋的流線或波紋空間,及單音和塊狀的白噪音。觀眾焦點不斷隨著影像序列裂解,更不斷試圖捕捉前後、左右無窮無盡的視與聽覺細節。甫一形成節奏明確的電子樂章時,柔焦顆粒與明亮閃光又滲入刺耳的波動,顆粒、線條亂度隨之增加。在後半場,葉廷皓先以搖桿操控白色動態線條,由鄭各均加入電吉他等聲音控制,葉再用鼓棒控制每小節音頻或隔空撥動操控弦音;這樣的姿態好像讓我看到迪士尼1940年經典《幻想曲》(Fantasia)中的魔法師姿態。直到最後,樂章高潮才在高彩度雲霧狀迅變的生成式AI影像中落幕。

然而,這不到一小時的感受性及其紛亂度如有機發生,很難使用現有的表演藝術語言來框架全貌——勉為其難用視覺化的音樂會來稱之。縱使如此,在音樂表現上也是即興的,難以歸納於特定的風格。但儘管看似隨機的視聽體驗,它仍是一渾然天成的整體結構,就如凸凸聽曲面空間一樣完整而無法拆成更小。正是這種空間加持難以歸類的整體感,使我們不得不從已知經驗解放出來,重新思考在現場呈現技術主導的音像藝術對於場館本身的意義:它已不是如何提升表演的能見度,而是如何提供當代的新敘事法(Narratology):某種科技所賦予的原生空間經驗,不依附於鏡框式舞台或歷史文類的既定知覺模式,卻更訴諸於有機體的本能感受。

雖然葉廷皓整合視覺與聽覺技術的個人魅力是此表演成功的關鍵,但必須說這種知覺既在內部又在外部的新興感性,才正要展開它於已知表演空間以外的潛能:一種當代的敘事法。儘管我們也得承認更多音像現場還在等待其敘事法,因為它們都應該是只有創造、沒有再現的體驗。


注解

1、「大約有4%左右的人,在某個認知或感官接收資訊刺激後,另一種感覺或認知會同步自發的出現⋯⋯這些人被稱為聯覺者,擁有像是聽到聲音時,除了聲音的反應外,同時認知到了形狀或顏色等的特徵。」但藝術家所描述的聯覺也可能是一種名為「類聯覺」的跨感官反應。見泛科學〈聲音是什麼顏色、什麼味道?談聯覺與跨感官反應〉

2、本段關於音像藝術的說明主要參考:馮馨,〈聲音與影像的連動關係:專訪葉廷皓與其Audio-Visula創作〉,《現代美術》no.192,頁26-41,2019。另外「音像藝術」一詞的廣義用法也可見臺南藝術大學的音像藝術學院。唯正如本文指出的它並非媒體藝術圈內所稱的音像藝術(表演)。

3、姚仲涵與葉廷皓於2013年共組Audio-visual團體「HH」。

4、參見〈粉墨登場——台中國家歌劇院之結構工程〉,杜風電子報第98期。

《幻象的殘響》

演出|葉廷皓
時間|2024/08/31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凸凸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馬埃斯特里尼(Pier Francesco Maestrini)已參與過十七個不同的《瑪儂.雷斯考》製作,對於文本有著不可思議的熟悉度,導演詮釋也細微到一字一句。
9月
15
2024
演出的方式突破傳統通常由單一歌手的演唱的模式,靈活運用男、女歌手音色的不同特質搭配詩詞的特性,將十二首歌曲分派為次女高音獨唱、男高音獨唱,與男女聲重唱來詮釋,精緻巧妙地將音樂的藝術性提升至更高的層次。
9月
14
2024
與去年訪台一人獨挑全場有所不同,今年Laufey帶了完整的流行樂隊甚至加上一組弦樂四重奏,除了演唱之外,Laufey也穿梭在大提琴、鋼琴與兩把吉他之間自彈自唱,燈光與舞台也同步配合了現場的音樂。雖然整體規格高了兩個檔次,但是筆者也覺得偌大的場地,多少犧牲了Laufey作為「臥室歌手」在演出中的親密感。
9月
12
2024
除了IP本身的知名度和表演團隊的口碑,究竟動漫(畫)音樂會的魅力何在?它塑造了怎樣的欣賞體驗?它和其他不同類型的音樂會,是否有可比性?
9月
06
2024
延續去年以關注臺灣爵士音樂表演為主題,這三場演出的製作思維,是邀請樂迷共同想像「臺灣爵士樂」可以有什麼有趣的玩法?除了向經典致敬之外,是否也能端出有親和力的原創作品?加入即興元素,重新編曲的流行音樂,是否依然深具魅力?
8月
26
2024
將流行歌當成一種親近聽眾的媒介,帶出爵士演奏的魅力,並且透過聆聽環境的設計,讓大眾可以輕鬆自在地欣賞音樂,《臺味爵醒》算是作得很成功的演出。
8月
15
2024
開幕場次「流動的山海」,相較於主流華語和本土多元母語音樂之間的平衡課題,今年更加強音樂的流動,似乎期盼以音樂本身能穿越時空的流動(flow)對應「流動的邊界」,在時光流淌間和觀眾、山海共創一個個美好瞬間
8月
15
2024
默默是國內少見的,以演唱中低音域見長的爵士音樂家。透過這一晚的演出,她純熟的歌唱實力再次獲得驗證,而廖旻瑜大氣、華麗的鋼琴演奏,江忻薇時而飽滿、時而柔情的小提琴演奏,也讓現場聽眾感受到標準曲經過重新詮釋後,千變萬化的魅力。
8月
06
2024
就整體視覺製作上,雖然國家交響樂團請來了日籍導演太田麻衣子,但整合其實相當不理想,國家音樂廳雖是一個折衷的場地,但筆者在欣賞中所感受到的,只能看見導演對走位、動作等基礎的處理,完全沒有感受到導演要如何面對這個有限的場地?
8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