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之「流」,如何在山海邊界牽源、植夢、展演/得力量?《月光.海音樂會:流動的山海》
8月
15
2024
月光.海音樂會:流動的山海(東管處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20次瀏覽

文 施靜沂(2022年度專案評論人)

2024年適逢十周年的東海岸大地藝術季,四月二十五日在臺北華山東A3區舉辦過一場搭配數位科技、藝術節主視覺的全國記者會。【1】今年的策展主題「成為流動的邊界」與2017年「潮間共生」、2020年「邊界聚合」、2022年「群山之島,眾島之洋」等有些對話和承接,顯示這個位處臺灣島嶼邊陲的大地藝術節持續在與山海、原鄉土地對話,思考藝術於此山海邊界的功能與意涵。相較於過往著重「聚合」與「共生」,今年縈繞著在十年里程碑重新確立主體性與邊界之感。若說2017年以「潮間帶」為喻,思考多元主體在山海之間的共生,【2】今年近乎以身處地理邊陲為傲,彰顯文化、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也從「南島原鄉──臺灣」的視角展開藝術節的航程。【3】

藝術節十周年的主題曲〈植夢〉,同樣縈繞如此不設限與相互激勵的氛圍──這首由卑南族音樂人桑布伊(Sangpuy)創作,桑布伊與阿美族的以莉.高露(Ilid Kaolo)、鄒族的高蕾雅(Yinguyu Yatauyungana)、排灣族的巴賴(Balai)等音樂人演唱的歌曲,【4】透過「ha ho hay yan」、「in hoy yan」等古典襯詞、阿美語歌詞、英語歌詞、中文Rap的應和,堆疊強碰出藝術家不同的狀態與心聲,反映出多元背景的人們在山海之間種下與茁壯夢想,相互扶持應和的心路。〈植夢〉不僅作為六月下旬展開之「月光.海音樂會」的串場音樂,歌中多元主體同在的身影,也延續到每場音樂會當中。

開幕場次「流動的山海」,相較於主流華語和本土多元母語音樂之間的平衡課題,今年更加強音樂的流動,似乎期盼以音樂本身能穿越時空的流動(flow)對應「流動的邊界」,在時光流淌間和觀眾、山海共創一個個美好瞬間;如此跨越種種藩籬,趨於自由與釋放的心念,也見於此次開幕演出的「十鼓擊樂團」。


月光.海音樂會:流動的山海(東管處提供)

十鼓擊樂團的「十」意味著鼓棒交疊、匯集十方能量、凝聚與團結,也呼應藝術節的十周年里程碑;其以傳統鼓樂為基底,以臺灣文史、風景為題材,【5】每天在臺南仁德的十鼓文創園區演出兩場鼓樂定目劇,如同天天在阿美族民俗中心演出兩場的Amis旮亙樂團,也對長年耕耘傳統音樂文化、將其返本開新頗有心得與使命感。但由於沒有歌詞、觀眾亦不知歌名,擊鼓者如何將心念與力量透過鼓聲展演出來,和觀眾達到共鳴?顯然需要技巧與自我修持及正念;而當磅礡與漸趨緊湊、浩浩蕩蕩的擊鼓在美麗天色下獲得觀眾一同擊拍應和,也象徵著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十周年,已在眾人見證下美麗展開。

揚帆,牽源,航向自由豐盛之地

接續出場的Amis旮亙樂團,擅以竹、木復刻阿美族傳統樂器。像是過去的旮亙(竹鐘)用於報喜訊,以單管擊地發聲,今日則會將七、八個單管組合起來發展成不同音階,【6】並搭配口簧琴、鼻笛吹奏與歌謠吟唱,達到豐富美妙的效果。根據團長少多宜(Sawtoy),Amis旮亙樂團剛從太平洋藝術節(Festival of Pacific Arts,FestPAC)歸來,仍在調整時差,但從其短講及團員亮麗的演出可知,此次交流肯定載回飽滿的能量。相較於太平洋藝術節以古帆船「大船入港」(Wa'a-Canoe Arrival Ceremony)為開幕儀式,祝福各代表團航行平安;【7】八月中旬花蓮港口部落「Makotaay生態藝術村」以連結航海、漁獵分享文化的「舟船匯聚」為開幕式;【8】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開幕隔天,Amis旮亙樂團和臺東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以共製的竹筏帆船Torik-Sanayasay號航向綠島,隔日再返航都歷。【9】

此次除了都歷部落頭目帶領耆老吟唱古謠,樂團也帶來古雅、層次豐富之「航向自由之地」的歌。這首歌從低、中音的竹管樂合奏展開,鼓、高音笛與「Pacefongan」(巴茲風岸/都歷海灘)等人聲吶喊漸次加入,女聲合唱如海浪,逐層堆疊情緒與情感;後續低沉的男聲吟唱中可聽聞「Sanayassay」(綠島的阿美語名字)和擊鼓聲,彷彿奮力划向目的地。後段,趨於緊湊悠遠的歌聲像努力划槳,也像拉長鏡頭,再現人於大海中的渺小與團結之必要;歌聲航行間月亮升起,過往阿美族人經綠島來臺灣之「航海、追尋理想家園」的傳說,也慢慢昇華成當今的臺灣島嶼,正努力划向「多元豐盛、真正的民主自由之地」的共同遠景。


月光.海音樂會:流動的山海(東管處提供)

Amis旮亙樂團下一曲〈牽源〉,以情感豐富的旋律、歌聲跨越時空、對話祖靈,歌名的「牽」似乎是站在文化斷裂、族群認同危機普遍的當今,鼓勵年輕人多參與部落的事,熟習族語,和祖先重新牽源/緣;演出之際,少多宜在氣氛頗佳的魔幻時刻邀觀眾牽起隔壁親友的手,也讓阿美族文化中兼容並蓄與重感情的一面呼之欲出,亦彰顯出南島部落民族與殖民威權統治之消弭邊界、「統包」他人認同的侵略行止大大不同;「牽源/緣」的邏輯,在肯認多元主體後,以近乎圍舞的心境將人們牽在一起;打開MV重聽這首縈繞祝福氛圍之歌,也開始想像,或許這個山海場域的先祖,很早就懂得如何透過與天地對話,「成為流動的邊界」:

Onini ko sasafalocoen ita

這是我們要用心的

a malalid a mikihal to niyaro’

要常參與部落的事

Sa’icelen no mita a parowad koni a makapahay a serangawan ita

我們要努力 傳承這美麗的傳統【10】

上述優美的副歌旋律由看似說教的阿美語構成,但背後不是為了框限年輕人的自由,而是如少多宜的短講,若祖先沒有努力創造與熟悉這些歌曲、舞蹈,今日我們便不會有這些豐富的歌舞文化。當如此感恩心境與歌聲在「月光.海」舞臺餘韻繞樑,Amis旮亙樂團又以〈歡樂的一天〉及「wai ha hai」(意為「好的」)的答唱教學和觀眾創造美好互動;讓外來旅人了解到,祭典期間之所以歌聲不輟,或因領唱者「一直唱下去」等等的邀約及答唱者以「wai ha hai」熱烈回應之故;這段饒富趣味的答唱教學環節也讓旅人、觀眾對於阿美族文化與祭典時空的人際張力,闡發了不同的理解、敬畏與想像空間。

以流暢輕快或爆發力十足的歌聲,對話山河海萬靈,反思人類處境

接棒上場的高蕾雅、保卜(Baobu Badulu)及悠巴歌謠傳唱隊,如同十鼓擊樂團,來自臺灣島嶼西南,也是首次受邀來「月光.海」演出。此次傳唱隊演唱之收於《YAYO 我們一直存在著》的作品,高音和聲大多飽滿、明亮,彷彿森林精靈優遊其中,與阿美語歌謠海浪般的起伏很不一樣。根據高蕾雅介紹,傳唱隊演唱的第一首歌〈i yo i yo〉是詞意已被遺忘的歌謠,聆聽過程可以感受到,之中「o」的呼喊及和聲變化豐富,讓人開始想像:不知是否和鄒族人長年在山上工作生活,擅以呼喊、回聲和族人報訊有關?接下來的〈yayo 存在〉與專輯同名,根據高蕾雅介紹,這是從鄒族人認為「萬物皆有靈」的角度出發,以音樂彰顯萬靈的存/同在;也因為高音美妙且尾音悠長飽滿,聆聽時讓人對這張鄒族音樂專輯印象深刻;一方面跟著想像與感受萬物精靈,也將這如入森林之感延續到下一曲講述河流、河神的〈c'oeha 河〉;〈c'oeha 河〉搭配鼓聲、笛聲,隱含情緒張力的同時,高音仍延續前一曲的透亮感,明亮穩固的高音表現也讓人想起吳榮順在《台灣原住民音樂之美》中形容:非儀式性的鄒族曲調很少超過八度音程,多在五度音程之內的研究觀察。【11】


月光.海音樂會:流動的山海(東管處提供)

根據傳唱隊團員,〈c'oeha 河〉的主旨是梳理人和河川的互動關係,而悠長明亮的尾音也讓人想到瀑布、高山溪流在天晴時清冽消暑,颱風一來、溪水暴漲或不當/過度開發,則會在頃刻間吞噬家園與人命。雖然傳唱隊此次演出並無以音樂模擬大自然的狂暴,但接下來的〈moyomo 醉醺醺〉活靈活現地描摹人喝醉時現身捉弄人的精靈樣貌;由於男女和聲搭配鼓聲、弦樂意外輕快、諧謔感十足,與下一曲緩慢、中低音和聲為主的〈ak'e mameoi 土地守護神〉形成反差,也讓觀眾們反覆咀嚼,樂在其中。

在關於小米收穫祭、戰祭等祭典歌謠的吟唱與引介後,接續上場的是擅以「在地美式搖滾」展演山川海洋猛爆能量的「漂流出口」樂團,三位團員來自附近的比西里岸與都蘭部落。夜晚八點多上場後,「漂流出口」先以吉他、貝斯的彈奏技巧搭配女主唱Putad Pihay拉長、拔尖的吟詠、和聲與回聲,製造鋪天蓋地的效果,彷彿要致敬海洋、長浪一般。此一「長浪」後演唱的〈Tafokay A Kitakit沙漠星球〉,在看似輕鬆流暢的搖滾中包藏全球暖化、海水上升,家園恐被淹沒、族人將無處可歸的推論與「災難預告」;如此焦慮不僅與其長年在海邊生活有關,也與近來從「星球空間」(the planetary space)的角度思考人類未來、蓋婭政治的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1947-2022)【12】等思想家有進一步對話的可能。「漂流出口」的〈Tafokay A Kitakit沙漠星球〉以簡單明瞭之乾涸的沙漠意象和「太陽跳舞,海水上升、加熱」並列,彰顯地球氣候異變的嚴重性,反覆出現在每段歌詞結尾的「Todoh, malenlenay, mikorkor tacowa kita?」(燒了,淹了,挖了,我們要往哪裡去?)【13】的詰問更昭示著,氣候異變後人將無處遁逃的殘酷事實,使人在過癮的搖滾旅程中也不得不反思:當我們仍在科學、科技的進展中想像自身成就無邊,是否也就「地球反撲」找到因應之道?


月光.海音樂會:流動的山海(東管處提供)

「多元」不只共榮,更是多方觀演與嘗試

「漂流出口」後續帶來了從自身經驗展開反思的〈因果〉及思索、調節天人關係,空靈與縈繞詭譎感的〈Kakarayan 天〉等歌曲,並在表演後段邀請同為東海岸阿美族的「追風少女」樂團擔綱舞者共演,等於在硬式、狂放的搖滾樂中,混搭了在地阿美族人的生活節奏;兩個樂團的共演,以舞蹈作為突破點,也形塑出在地的「多元」不只兼容並蓄,也是相信自己在這山海邊界仍有無限創意可能。

開幕場次的壓軸由愛爾蘭的「ROGU舞團」在弦樂音樂中帶來將火炬、舞蹈、武術與魔術融於一爐的火舞,跨出音樂邊界的同時也在火光與魔幻交織中,對藝術節提煉出新的想像與期待;隔日售票場次,「月光.海」邀請圖騰樂團、張惠春(Saya)、黃大煒、葛西瓦(Kasiwa)、滅火器(Fire EX.)等多個已在華語、原住民樂壇享有知名度的樂團與音樂人,舉辦「流動的你我」售票場次;相較於開幕場是「牽源、植夢」與「空靈、魔幻、釋放」,「流動的你我」聚焦於人間情感的重聚與翻新,彷彿重溫華語歌壇的流變與個人少時的聽歌回憶,也在觀賞壓軸、以閩南語演唱的滅火器樂團之〈1945〉、〈海上的人〉、〈十二月的妳〉等感性、熱烈的臺式搖滾中,深受身旁樂迷的熱情所感染;如此迥異、美好不相上下的聆聽旅程不僅再次彰顯「多元」的必要與珍貴,或也指向:無論藝術家或聽眾,持續流動、多方觀演與體驗或許都是讓自身藝術夢想/生活,更深紮根與更廣延續的法門之一。


注解

1、參見新聞稿:〈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十周年開幕記者會 首以數位環景空間帶領觀眾親臨東部山海風光〉

2、「曾經歷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記錄下台灣島上目前已知最早的人類生活遺跡;隨著時序更迭,原住民深耕、漢人進駐,和近年來自不同國籍的移居,山與海的交會之處,蘊生了深刻的海洋生活文化,豐藏著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多元而緊密的共生關係。」摘自2017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策展理念

3、「相對現代的西岸都市而言似乎是最遙遠的邊陲,最遺世獨立之處,然而卻也是泛太平洋文明的啟航之地,航海貿易、文化交流的中心,至今都是容納著、涵養著各種族群文化多樣性流動的邊界。」摘自2024年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策展理念

4、參見新聞稿:〈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特製十周年紀念單曲「植夢 Plant Dreams」MV〉

5、參見十鼓文創園區官網

6、摘自「跟著董事長去旅行」採訪介紹

7、摘自「原視新聞網」「東台灣新聞網」報導 。

8、參見「Makotaay Eco Art Village 生態藝術村」粉專 以及去年關於「舟船匯聚、Mihoyo交換儀式」的報導:〈消失近半世紀「交換漁獲」重現 阿美族Makotaay藝術村開幕〉

9、參見「原視新聞網」報導:〈挑戰跨越黑潮航向綠島 竹筏帆船返成功港〉

10、摘自〈Mikiting to Liteng牽源〉,收於《Mikiting to Liteng牽源》(2023)音樂專輯。

11、參見《吳榮順.PASU-TSOU 阿里山鄒族之歌》(1995)專輯介紹

12、摘自2020台北雙年展評論:《我們從未「從未現代過」:評2020台北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下)》,朱峯誼。

13、摘自〈Tafokay A Kitakit沙漠星球〉,收於《O Fafahiyan No Riyar 海女》(2020)音樂專輯。

《月光.海音樂會:流動的山海》

演出|十鼓擊樂團、Amis旮亙樂團、高蕾雅X保卜✕悠巴歌謠傳唱隊、漂流出口、愛爾蘭ROGU舞團
時間|2024/06/21 17:30
地點|東管處.都歷遊客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導演馬埃斯特里尼(Pier Francesco Maestrini)已參與過十七個不同的《瑪儂.雷斯考》製作,對於文本有著不可思議的熟悉度,導演詮釋也細微到一字一句。
9月
15
2024
演出的方式突破傳統通常由單一歌手的演唱的模式,靈活運用男、女歌手音色的不同特質搭配詩詞的特性,將十二首歌曲分派為次女高音獨唱、男高音獨唱,與男女聲重唱來詮釋,精緻巧妙地將音樂的藝術性提升至更高的層次。
9月
14
2024
與去年訪台一人獨挑全場有所不同,今年Laufey帶了完整的流行樂隊甚至加上一組弦樂四重奏,除了演唱之外,Laufey也穿梭在大提琴、鋼琴與兩把吉他之間自彈自唱,燈光與舞台也同步配合了現場的音樂。雖然整體規格高了兩個檔次,但是筆者也覺得偌大的場地,多少犧牲了Laufey作為「臥室歌手」在演出中的親密感。
9月
12
2024
重新思考在現場呈現技術主導的音像藝術對於場館本身的意義:它已不是如何提升表演的能見度,而是如何提供當代的新敘事法(Narratology):某種科技所賦予的原生空間經驗⋯⋯
9月
06
2024
除了IP本身的知名度和表演團隊的口碑,究竟動漫(畫)音樂會的魅力何在?它塑造了怎樣的欣賞體驗?它和其他不同類型的音樂會,是否有可比性?
9月
06
2024
延續去年以關注臺灣爵士音樂表演為主題,這三場演出的製作思維,是邀請樂迷共同想像「臺灣爵士樂」可以有什麼有趣的玩法?除了向經典致敬之外,是否也能端出有親和力的原創作品?加入即興元素,重新編曲的流行音樂,是否依然深具魅力?
8月
26
2024
將流行歌當成一種親近聽眾的媒介,帶出爵士演奏的魅力,並且透過聆聽環境的設計,讓大眾可以輕鬆自在地欣賞音樂,《臺味爵醒》算是作得很成功的演出。
8月
15
2024
默默是國內少見的,以演唱中低音域見長的爵士音樂家。透過這一晚的演出,她純熟的歌唱實力再次獲得驗證,而廖旻瑜大氣、華麗的鋼琴演奏,江忻薇時而飽滿、時而柔情的小提琴演奏,也讓現場聽眾感受到標準曲經過重新詮釋後,千變萬化的魅力。
8月
06
2024
就整體視覺製作上,雖然國家交響樂團請來了日籍導演太田麻衣子,但整合其實相當不理想,國家音樂廳雖是一個折衷的場地,但筆者在欣賞中所感受到的,只能看見導演對走位、動作等基礎的處理,完全沒有感受到導演要如何面對這個有限的場地?
8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