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餘韻,交織綺響《浪漫德意志》
6月
06
2014
浪漫德意志(NSO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66次瀏覽

演出: NSO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14/05/25 19:30

地點 國家音樂廳

文 武文堯(興福國中學生)

貝多芬晚年,步入(開創)浪漫樂派,同時宣告音樂史進入重要的另一高峰。綜觀西洋音樂史,浪漫派可說是整個古典音樂派別裡最興盛、人才濟濟的一個階段,音樂也在此找到新的價值與方向,音樂家終能將心中澎湃、自然情韻、乃至深奧哲理文學,隨心的譜曲,其中德國作曲家舒曼,更是其中之代表。NSO國家交響樂團今年樂季五月德意志系列壓軸—浪漫德意志音樂會,同場排出三首浪漫派重要作品,讓經典再生,品味餘韻。

指揮根特.赫比希(GüntherHerbig)向來以詮釋德奧音樂聞名,這次音樂會,曲目安排上足以讓赫比希盡情發揮,也可讓聽眾一飽耳福。上半場舒曼《萊茵交響曲》,赫比希仔細的鋪陳,著重樂曲的起承轉合,十分厚重,聲響濃厚,聽眾們可以感受到樂團與指揮縝密的鋪排,慢板樂章帶有流動色彩及甜美音色,展現萊茵河波光粼粼、陽光閃耀河面的具體動感,然整體頗為沉重,雖展現了極高的凝聚力,卻少了《萊茵交響曲》本身的詼諧與趣味,讓人容易迷失在亮麗厚實的音響中。但仔細回味,便可發現赫比希的詮釋重點不在表面的湖光山色,而是戲劇性的巧妙鋪排,甚至提升了作品的精神層面,層巒疊嶂,展現了作品的深度。

赫比希就是這樣一位深思熟慮的指揮家,下半場的布拉姆斯第三,更進一步展現了這樣的特質。關於詮釋布拉姆斯,名家版本林立,許多老一輩名家,在處理這位古典音樂最後一道希望—布拉姆斯的交響曲時,往往偏重紮實的和聲,緊湊的腳步以及華美的德式色彩,屬於經典的布拉姆斯風格;不過指揮呂紹嘉老師卻有著不同的音樂理解,他認為布拉姆斯的音色,其實不用這麼的厚重紮實,以較輕的方式處裡布拉姆斯,同樣也可聽到其中之奧,也就是說不只德國人才是最佳的布拉姆斯典範,布拉姆斯的音樂是無國界之分的。兩種說法各有千秋,赫比希的詮釋即屬於前者,採取謹慎的態度,唯不同之處,赫比希樸實的詮釋,沒有華而不實的聲響,也讓布拉姆斯第三散發著憨厚閑靜的味道,緊扣第一樂章開頭FAF(Freiaberfroh)自由但快樂,雖全曲並不歡樂洋溢,但卻展現了布拉姆斯怡然自得的恬靜樂思。第三樂章膾炙人口的主題便是一例,音樂如冬夜裡紛飛的雪花,優美且動人,這樣完全發自於靈魂的吟詠,也讓聽眾完全浸淫在甜美樂音中,啃食自我,發現琢磨後的美麗。

這場音樂會,赫比希讓NSO發出了歐洲團所具備溫暖的音色,雖有瑕疵,但仍瑕不掩瑜,也難怪最後觀眾無不將熱烈的掌聲留給偉大的赫比希大師以及NSO,這場音樂會讓我們聽見了對美及自我的反覆雕琢,也聽見了亙古不變的樂史經典,赫比希的布拉姆斯,真的值得一聽。同場知名小提琴家亨寧.克拉格魯德(Henning Kraggerud)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以超速流利的完美技術駕馭在浪漫樂音之上,加上1744年耶穌.瓜奈里的名琴加持,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讓所有聽眾無比的滿足。

這場音樂會赫比希與NSO向我們證實了一件事—浪漫,架構在人的理性之上,不僅只是感性的橋樑,更是精神上無法超越的浪漫意志。

《浪漫德意志》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而這整場的舒曼藝術歌曲,在葛哈爾的歌聲與胡伯的琴聲中,聽眾好似跟著畫家弗里德利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那畫中的漂泊者,一起登上了山巔,凝視那洶湧翻騰的雲海,啜一口「致青春」的那種渴望(Sehnsucht)和傷痛(Wehmut)。
3月
28
2025
這些曲目固然經典,卻絕不傳統;它奠基於我們熟悉的結構或框架,卻又能讓演奏者如曾增譯專注於各種即興變化、藉此更有創意地重塑風格。作為爵士樂歷史、文化與創新精神的載體,經典曲目不但充滿魅力,更是樂迷們進入即興世界的關鍵。
3月
25
2025
《群體動物》的內容是有機且開放的,透過彈性且多元的設計,音樂家每一次的「演奏」,參與者每一次的「演出」,彼此互動時所作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如此不同。
3月
25
2025
以地方民間樂團發展,南投民族管絃樂團已經是有一定水準,若要挑剔,則必須再將整體實力提升。隨說專業演奏者也並非毫無失誤,但學生的經驗則更顯不足,雖然有許多專業老師們撐場,樂曲並無太大狀況,但回歸到學生獨奏,則不免有破綻。此外,室內音樂會使用擴音容易聲部失衡,在演奏聲響上尚須斟酌。
3月
21
2025
歌劇男高音泰特曼在整場音樂會中,運用其嘹亮的嗓音和深厚的美聲技巧,為台下觀眾精彩地展現了歌劇世界中,男高音的力與美。從這次來台的演出,可以預測在未來,他絕對是一個值得長期關注,且令人期待的世界級男高音。
3月
21
2025
微光古樂集這次邀請了比利時無盡古樂團(Ensemble InAlto)來台共同演出,進行了一場台灣與比利時的古樂交流。這次的音樂會節目設計,微光古樂集秉持著一貫嚴謹、用心的水準,為與會觀眾帶來了深度與廣度俱足的古樂饗宴。
3月
17
2025
他深情柔軟的音色,利用半聲弱音的演唱技巧,漸進式地將情緒推進並深入角色之中,尤其是在長樂句的詮釋中顯得十分動人。這也讓我們見證到:一個成功且努力修練的聲樂家,能用運用其卓越的美聲技術,在舞台上戰勝疾病的侵襲與干擾。
3月
15
2025
其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肯定、並順從了當前的文本規範力量(即「作品概念」),先是遵循作品的完整性與權威性,再進行不同層面(內、外、間)的開掘。
3月
15
2025
蘇郁涵嘗試運用多層次的和聲色彩,打造稜角分明、緊湊且張力十足的音樂質感。她的音樂在近乎失控的邊緣,依然維持一定的控制力,展現獨特的個人風格。
3月
06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