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餘韻,交織綺響《浪漫德意志》
6月
06
2014
浪漫德意志(NSO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28次瀏覽

演出: NSO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14/05/25 19:30

地點 國家音樂廳

文 武文堯(興福國中學生)

貝多芬晚年,步入(開創)浪漫樂派,同時宣告音樂史進入重要的另一高峰。綜觀西洋音樂史,浪漫派可說是整個古典音樂派別裡最興盛、人才濟濟的一個階段,音樂也在此找到新的價值與方向,音樂家終能將心中澎湃、自然情韻、乃至深奧哲理文學,隨心的譜曲,其中德國作曲家舒曼,更是其中之代表。NSO國家交響樂團今年樂季五月德意志系列壓軸—浪漫德意志音樂會,同場排出三首浪漫派重要作品,讓經典再生,品味餘韻。

指揮根特.赫比希(GüntherHerbig)向來以詮釋德奧音樂聞名,這次音樂會,曲目安排上足以讓赫比希盡情發揮,也可讓聽眾一飽耳福。上半場舒曼《萊茵交響曲》,赫比希仔細的鋪陳,著重樂曲的起承轉合,十分厚重,聲響濃厚,聽眾們可以感受到樂團與指揮縝密的鋪排,慢板樂章帶有流動色彩及甜美音色,展現萊茵河波光粼粼、陽光閃耀河面的具體動感,然整體頗為沉重,雖展現了極高的凝聚力,卻少了《萊茵交響曲》本身的詼諧與趣味,讓人容易迷失在亮麗厚實的音響中。但仔細回味,便可發現赫比希的詮釋重點不在表面的湖光山色,而是戲劇性的巧妙鋪排,甚至提升了作品的精神層面,層巒疊嶂,展現了作品的深度。

赫比希就是這樣一位深思熟慮的指揮家,下半場的布拉姆斯第三,更進一步展現了這樣的特質。關於詮釋布拉姆斯,名家版本林立,許多老一輩名家,在處理這位古典音樂最後一道希望—布拉姆斯的交響曲時,往往偏重紮實的和聲,緊湊的腳步以及華美的德式色彩,屬於經典的布拉姆斯風格;不過指揮呂紹嘉老師卻有著不同的音樂理解,他認為布拉姆斯的音色,其實不用這麼的厚重紮實,以較輕的方式處裡布拉姆斯,同樣也可聽到其中之奧,也就是說不只德國人才是最佳的布拉姆斯典範,布拉姆斯的音樂是無國界之分的。兩種說法各有千秋,赫比希的詮釋即屬於前者,採取謹慎的態度,唯不同之處,赫比希樸實的詮釋,沒有華而不實的聲響,也讓布拉姆斯第三散發著憨厚閑靜的味道,緊扣第一樂章開頭FAF(Freiaberfroh)自由但快樂,雖全曲並不歡樂洋溢,但卻展現了布拉姆斯怡然自得的恬靜樂思。第三樂章膾炙人口的主題便是一例,音樂如冬夜裡紛飛的雪花,優美且動人,這樣完全發自於靈魂的吟詠,也讓聽眾完全浸淫在甜美樂音中,啃食自我,發現琢磨後的美麗。

這場音樂會,赫比希讓NSO發出了歐洲團所具備溫暖的音色,雖有瑕疵,但仍瑕不掩瑜,也難怪最後觀眾無不將熱烈的掌聲留給偉大的赫比希大師以及NSO,這場音樂會讓我們聽見了對美及自我的反覆雕琢,也聽見了亙古不變的樂史經典,赫比希的布拉姆斯,真的值得一聽。同場知名小提琴家亨寧.克拉格魯德(Henning Kraggerud)帶來令人耳目一新的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以超速流利的完美技術駕馭在浪漫樂音之上,加上1744年耶穌.瓜奈里的名琴加持,孟德爾頌小提琴協奏曲讓所有聽眾無比的滿足。

這場音樂會赫比希與NSO向我們證實了一件事—浪漫,架構在人的理性之上,不僅只是感性的橋樑,更是精神上無法超越的浪漫意志。

《浪漫德意志》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儘管演奏精彩,它實際上卻脈絡模糊、欠缺引導,使觀眾有些走馬看花,並未真的讓人「聽懂」什麼;更多的是,表演團隊對於現代音樂的一腔熱血與盲目投入,而這份熱情未能化作音樂推廣的動力。
8月
08
2025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