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劇場兩樣情──轉身戲劇節《是的,達馬》與《質變》
4月
22
2013
是的,達馬(台灣藝術大學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00次瀏覽
吳岳霖(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

第十五屆的「轉身戲劇節」將台灣藝術大學的《是的,達馬》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質變》放於同一場次演出,或許無意,也或許有意,兩部作品扎實地呈現出對於小劇場表演的不同態度與思維。

台灣藝術大學的《是的,達馬》是個集體創作的作品,在其主題的包覆之下,想要表達的內涵不斷地在情節與演員的動作當中流轉。或許就像在節目單上所說的:「愛的感覺像什麼?什麼時候感覺到愛?」而這個「愛」,不分性別,喜歡才是最重要的。於是,觀眾可以近距離地看到兩位男演員的接吻,不管是錯位還是真槍實彈,因為這是我們所不能抵禦的「當愛來臨的時候」。就因這個概念的清晰可見,縱使是集體創作,卻可以看到非常連貫的想法從中不斷地接連到結束。這部劇作之所以成熟,在於離場之後,我們還可以複誦出裡頭的幾段台詞,不管是莫名的冷笑話,還是一段又一段如箴言式的語彙,或是那一封情書。於是,這是除了情節內容的真誠外,更是這群科班出身的學生在舞台語彙與肢體動作的純熟,因此觀眾能夠非常專注地在他們的演出。

不過,在這樣著重於意念與想法流動的劇場表演裡,或許缺乏的是一種說故事的模式,也就是說,這樣的表演更像是具備劇情的現代舞。在缺乏語言的情形之下,或許他們所要傳達的是在語言之外的情感流動,但我們卻又不可不雞蛋裡挑骨頭地認為,劇場的魅力還有故事性。但無法否認的是,台藝大的這場表演在小劇場裡有其獨特的美感,特別是這群演員的肢體,能夠在語言的缺乏之下,分毫不差地傳達。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的《質變》就是一個截然相反的表現方式。或許兩部劇作都有非常強烈的意識在運作,但相較於台藝大所運用的方式較為非寫實,國北教就不斷地操作類似於電視劇的寫實架構。因此,他們運用了電視台內部的爭奪,如鄉土劇的起承轉合,講述人轉變的過程,也就是夢想到底怎麼被現實所扭曲與破滅。只是,這個故事看似波濤洶湧,卻似乎落入了俗套,容易被觀眾臆測到下一步的劇情發展,於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瞬間就被「劇透」了。而,過於強調其所要表達的主題,也導致不少對話呈現出「教條式」的內容,缺乏舞台語彙。不過,此部劇作的開場是有趣的,運用了三位主播同於台上播報新聞,燈光、音效的切換,都十分得宜,只是這樣的手法卻未被延續。這樣的手法不統一,在這部劇作裡層出不窮,看似寫實的情節架構,卻常突出個人心理宣洩,於是劇情到底是寫實,還是意識流,都是混亂的。此外,相較於科班出身的台藝大學生,這場表演的肢體與口語也都明顯地不夠清楚且生硬,或許是可以再加強之處。

不可否認的是,站上舞台是需要勇氣的事情,不管是大舞台還是小舞台,都必須面對到許多的檢驗,特別是小劇場因為距離近,更容易被挑出問題。不過,或許這兩部劇作也能夠有彼此借鏡的可能,就是如何在劇本、表演等問題上,找到一個權宜的表達方式,可能是這樣的戲劇節,能夠彼此學習的好機會吧。

《是的,達馬》

演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時間|2013/04/06 14:30
地點|台北市表演36房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遊戲結束時,只留下「房屋主人」一人佇立原地,其餘角色已然散去,彷彿回應了流金歲月中關於逝去與留下的永恆命題。
5月
08
2025
當身分不再是單一的、性別不再是穩定的、土地不再是絕對的,劇場才能成為真正的靈場——一個可以悲傷、也可以重生的空間。
5月
04
2025
《甜眼淚》的核心方法乃是從經驗主體而非抽象的「真相」敘事出發。在此被建立起的女童主體,大量地運用了童話、日記、民俗、玩偶等一切手邊的資源,來處理自己現實所必須面對的各種不可解。
4月
30
2025
《幾米男孩》多少開啟了幾米繪本的傳承性,將上一代的記憶講述給下一代,去建立屬於「眾人」的記憶結構。於是,《幾米男孩》完全依賴著幾米繪本而存在,但依然可以構成多種的雙向流動,包含創作類型、觀眾與讀者的世代等。
4月
30
2025
《水中之屋》是一個能讓人沉吟咀嚼、細細品味的文學劇場作品,以契訶夫式的凝視,加上魔幻寫實色彩,呈現真實的在地生命圖像。但,如果回到對「人類與自然相依共存,或對立拮抗」這個命題的思考,我則不免會對這個作品有更多的期待。
4月
29
2025
主題聚焦於愛情等恆久生命課題上,作為人類最複雜卻也能引發普遍共鳴的命題,創作者如何運用故事和「入戲」機制,引導觀眾叩問深刻的情感本質,成為決定該劇敘事層次與思考維度的關鍵
4月
28
2025
《毛皮瑪利》的母題,無疑是藉瑪利扮演母親的表演性質,去展現劇情最具張力的「虛構」與「真實」,也因此影射廣泛社會網絡中權力如何形塑個體、壓抑慾望的過程。
4月
25
2025
面對國家揮之不去、充滿暴戾與壓殺的歷史記憶,以知識、行動或主義等各種形態存在的外來者「保羅」,就算可以創造童話,協助個人奇蹟般的一時逃亡,又豈能長久地撫平一切?
4月
25
2025
草草強化了阮劇團「回到地方與扎根地方」的屬性,相得益彰地站穩了其於台灣劇場、節慶生態的位置,也在發展過程中開始於穩定基礎裡產生質變。
4月
2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