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潑的部落故事《雲豹森林》
7月
03
2015
雲豹森林(如果兒童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52次瀏覽
劉憲翰(台大商學研究所學生)

兒童劇的劇情特色往往是平舖直述,並帶有寓教於樂的效果,搭配絢麗的燈光音效與精美的舞台、服裝設計,帶給小朋友們一場美好故事想像之旅。《雲豹森林》為如果兒童第六齣戲,首演於2003年,十多年之後依舊保有它的魅力在,透過現居在都市的一對原住民爺孫,老一輩不斷對年輕一輩訴說他年輕在部落的種種回憶作為開始,利用故事最多的奇幻手法,讓故事中的年輕主角奇里乖,「穿越」回到故事的現場親身參與部落的一切,藉由奇里乖與年輕時候的爺爺閃電互動,讓奇里乖真正了解爺爺的想法和他們部落的精神。

兒童故事中勢必會有反派人物來營造戲劇衝突,通常是利慾薰心而變質的好人或是打從一開始就是愛搞破壞的壞人,透過正反兩方的對抗,讓正義得到勝利。《雲豹森林》碰觸的議題包括與自然的共存關係、認錯及勇敢的道德教育以及自身的身分認同。這齣戲運用不少原住民的元素,但如果兒童劇團將原住民的本質退回到一般童話故事中會出現的部落,就不會讓人有濫用原住民元素的感受。除了故事本身之外,兒童劇的表演特色就是合歌舞演故事,似是歌舞音樂劇的樣貌。透過簡單、反覆唱頌的歌曲,幫助觀眾也可以琅琅上口,沉浸在故事和人物的心境之中,但現今大部分的兒童劇團保留了舞蹈,而音樂卻是透過事先預錄的方式,以演員對嘴的方式呈現,或許某種程度上是為了品質的一致性,同時也舒緩演員唱跳得辛苦,可是卻也讓一些觀眾喪失了擬真性。

唯幾點小地方讓人有點詫異,其一是這齣戲原則上已經是十年以上的作品,部分偶的道具已看得出歲月的痕跡,無論是山豬偶kaku看得出色彩的斑駁,或是台灣黑熊偶的出現,偶的粗糙讓人一度以為是隻無尾熊出沒等。而本場次中,主角之一由那維勳扮演的爺爺和閃電,特別是扮演爺爺的時候,第一場一開始為了要營造老人的口吻,造成口齒不清,讓觀眾一時之間搞不清楚他在說什麼,而這些台詞又會與後面的劇情環環相扣,讓觀眾少了預言實現的趣味,也是本場次較為可惜的地方。另外部分劇情若能在更緊湊,像是主角需要透過換裝變身成為穿山甲來一探故事接下去的發展時,或是長老在中場前出來說教,短短三分鐘就會讓情緒的高潮掉下,能看到小朋友在座位上坐立難安感到不耐,這也期許透過更精練的方式,讓小朋友可以更投入其中。

當然不得不佩服如果兒童劇團,如何利用劇本故事的發展,衍生出許多與觀眾之間互動的趣味,讓整場小朋友們的心隨之起落,時而尖叫,時而開懷大笑,非常入戲的提醒好人他腳邊的陷阱、欺騙壞人不讓壞人追捕好人等等,甚至本場次中有小孩害怕到放聲大哭,也是始料未及的趣味。

《雲豹森林》

演出|如果兒童劇團
時間|2015/06/26 19:30
地點|台北市城市舞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人類除了自相殘殺,更對其他生物與大自然肆虐剝奪。學會對萬物「尊敬」與「謙卑」,應是此劇最希望帶給大家的一個終極密碼。(林珮如)
7月
20
2015
小狐狸這一段從原鄉到陌生地的遷移歷程,彷若當代高移動率、移工人口與北漂的狀態,使得《還沒有名字的故事》不只是一齣成長童話,更像一面折射現實的萬花筒。
7月
10
2025
與其說《你說的我不相信》談論被掩藏的歷史,更像是因歷史而觸發的記憶,藉由演員一再重複扮演,呈現「開槍那瞬間」的角色演繹與心境模擬。
7月
09
2025
在這裡,是印度需要《三個傻瓜》,得以進入全球的標準化秩序之中,無論是寄望在劇中更為呈現「印度」的故事,或是打造模糊的「亞洲」,更或是希望更全面地在地化改編以致於可以看到「臺灣」
7月
08
2025
這個提問,既讓華英真正地踏上了娜拉的離家之路,重新組織了讓妍青得以登台的新家庭;卻也讓這部作品從自歷史與性別結合起來的雙重議題中,找到快速又簡便的脫身之道
7月
03
2025
在多語交織的日常音景中,理應有著不同語言各自獨特的抑揚頓挫、節奏起伏,呈現豐富而繁雜的聲音想像;可惜高度仰賴聲音敘事的《乘著未知漂流去》,最終也如其語言策略般趨向穩定單一,陷入固定頻率的迴圈。
7月
03
2025
這齣戲,潛在著對戰爭的譴責,因為潛在,所以深刻地內化了戰爭難民的人道關切;然則,進一步呢?如何探究戰爭何以發生?並從民眾的觀點出發,追問戰爭難民流離失所以後,將何去何從?
7月
01
2025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