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眾生悲歌《巴摩勒・巴摩勒》
3月
10
2015
巴勒摩.巴勒摩(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534次瀏覽
蔡子慶(東方設計學院表演藝術學位學程)

「轟!」巨大的石牆倒塌,十分震撼。接著女表演者出場在地上用粉筆畫了十字,站在上面向在對什麼投降一般把手舉起來背在後腦勺大聲呼喊著,兩位男表演者隨即出來把她面朝下的擺放,然後離去。男表演者才剛進翼幕又被呼喊了出來,把她擺正。之後,她要他把她的手放下,然後又擺回去;要擁抱,卻又把他推開,反反覆覆,又回到了原本的姿勢。碧娜的作品大多是非敘事性的組合,這位女表演者像是序一般的預告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高牆倒下後我們茫然地渴望各式各樣的人際、溫暖,卻又將一切推開,因為自己也不知道要什麼,然後成了另一種牆的形式。

這個表演最有趣的地方是,以往碧娜的作品裡女性都是較為弱勢、被操弄的,這次卻充滿了女生命令男生的片段。用糖粉把男人框住、塗滿嘴要男人親吻、美得令男人傾倒……這些男人好似被奴役,女人佔了上風,我卻想到詩人丁威仁在給張永智《女人之間》的文章〈一天夜裡,我(男人?)提筆寫信(詩?)給男人以及女人〉寫到:「/女性個體的價值自覺往往和繁衍種族的使命產生衝突,並且情慾的美好與懷孕的恐懼也的確使得女性擺盪父系結構的邊緣求生,女性拒絕變成物(object),但男性卻透過各種方式強迫女性物化,於是生命的繁衍變成社會化建構的重要部分,女性在情欲與生育(同音字:聲譽)的選擇上往往進退為谷/」,女性不自主的被物化了。後來的片段甚至有女性主動要求男人不斷來回擺動自己的頭、腳並用激烈的口吻喊著指令好似高潮一般,在命令背後是快感或者是自主意識的滿足?我將之連結到演前半段有一片段:女人平躺在男人的手間,身著黑色的長裙,似乎已經宣布了女性自主意識的死亡。

除了牆、糖、女人,酒是這個作品裡面的另一大重點,有些人把它解讀為水,畢竟碧娜在一九七八年之後常常使用這個元素,但這個作品內的水都是用瓶子裝著的,甚至有調酒師,所以我當它是酒。

酒是經過釀造會使人沉醉的美好,調酒師調出後女人用手接著,然後越來越多人出來繼續往下接之後沒有了,得花昂貴的價錢才能買到。好似這個社會人們共創了一個美好,接著越來越多人分、越往下給越少,最後我們要用很高的代價才能換來一份美好。

八零年代後碧娜開始受邀到各國為當地創作,《巴摩勒‧巴摩勒》是那個時期的作品,在這個義大利西西里島的首都,想必城市間人與人之間、忙碌等是很吸引她的。前文所提女人序場結束後忙碌的人群開始進入,有人被大家扛著不斷的來回穿梭反轉;有人下巴頂著大竹竿小心翼翼的看著遠方,掉下後又拾起;一個女人爬上了柱子,男人把她拉了下來,究竟她是尋死或者想往高處爬?總之她就是這麼被拽了下來;還有許多忙碌、茫然的意象,大家交錯著卻不接觸。

大城市人與人之間隔著看不見的牆,各種炫耀、浪費將舞台弄得一片狼藉,簡直是糟糕透了!這樣子髒亂的舞台也是劇場少見的,這樣的地方總會出現有幾個傻子點著蠟燭以為有一絲希望,拿著水果興奮的與人分享。上半場結束將至,一群人拿著飽滿繽紛的圓球丟向後頭的背幕,彷彿那是一座高牆,他們踩過剛倒塌的高牆讓另一片黑成了高牆,拿著他們擁有的丟擲,然後撿拾掉落的、他人的繼續丟擲,這樣的循環對應上一個片段,似乎在提問:我們在衝撞的、我們要的到底是什麼?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在右下舞台,有一個小區域堆放著電視、衣櫃等,像個小房間,一位穿著像拳擊手的男人坐在裡頭看電視、休息。因為是在西西里島所以不免讓聯想到黑幫的元素,我卻視他為一個父系社會男人的象徵:在酒(美好)中奮鬥、向前游、偽裝出兇狠的模樣要人尊敬等。

小房間的設置似乎與外頭的世界隔絕,男人在裡頭換上了帶著女性象徵的衣物、扇子,在裡頭抽菸,這簡直比亂丟垃圾更不可思議在舞台上,所有內心和「私底下」在此展現像是法外空間。當男人走出了房間,開始在除了右下舞台的地方抽菸,各式各樣的規矩被破壞,最後甚至連女舞者都被舉起,「咻!」赤裸裸的從衣服裡掉落,各種荒謬,規矩一一崩壞。回頭去想:我們討厭框架、規矩,卻在一個人脫序的行為種感到不可思議。規矩、牆、界線是否為必要的存在?如果是,我們回歸上一場,我們都擁有飽滿的繽紛時再衝撞什麼?如果不是,我們在這一些光怪陸離的片段中為何要覺得難以置信?這樣的問題至今仍是值得討論的。

表演接近尾聲,每個人手牽手,把自己擁有的飽滿繽紛放在頭上,一起左搖右擺,看似輕鬆,我卻覺得很可怕──在團結中我們獲得了飽滿繽紛,然後跟著大眾左搖右擺深怕它墜落,形成禮教的人牆。

最後一群人蹲著擁抱似乎麻痺、難以動彈的雙腳,然後打開著手去追尋,前後兩行像是輸送帶一樣,他們在追什麼呢?又或者只是加入追求的行列?

隨著不斷的進步、革命,一座又一座的高牆倒了又豎立,越來越忙得我們像是那貫穿全戲的命令女,要這個、那個,然後不滿意,或許是因為我們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是努力的擁抱被綑綁住的雙腿,跟著大家追、追、追、跳、跳、跳吧。

《巴摩勒・巴摩勒》

演出|烏帕塔舞蹈劇場
時間|2015/03/07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三部作品不僅邀請觀眾進入一場身心的冒險,也提醒我們面對內心的混亂、愛情的流轉與人生的漂泊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與釋放。混沌不明,往往是最穩定的存在。
1月
02
2025
透過多重視角,作品呈現出移民在遷移歷史、家庭關係與國界之間的矛盾心境,並以移民後代的視野探索戰爭與移民經驗如何跨越時代與地域的界限,進一步轉化為代際之間的身份迷霧與文化矛盾。
1月
02
2025
我想,這是《我的名字,Kim》在此刻的臺灣演出的意義,不僅是新住民、新住民之子,對在不同時間階層來到這片土地的人們亦是:尊重與容許差異,彈性流動的雙重認同。
12月
19
2024
對於三位舞者各自想表述的情感,透過身體的質地、表情的變化與彼此之間相互合作又抗衡的轉換下,讓我能明顯感受到他們想表達的情感投射和意涵。最後都爭累了,三人都躺在地板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將歸回原點。
12月
10
2024
《密室三舞作》是一場驚悚又迷人的解謎之旅。「愛」造就著每一處的悲傷與孤寂,舞者的情緒濃縮於封閉的密室設計之中,在壓抑與奔放的對比下,體現愛的不可理喻,利用鐵器摩擦聲、玻璃碎裂、水滴落之聲效,試圖在虛幻裡尋求一絲希望與真實的線索。
12月
10
2024
在這部由七首詩組成的舞作中,光影成為情感傳遞的關鍵語言。從煙霧的迷離到雷射光的精準,光影的變化如同角色情感的軌跡,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既象徵了探索過程中的迷惘與希望,也映射了生命課題的多重層次。
11月
24
2024
《密室三舞作》透過猶如儀式性的招魂的手勢,描述著人與人之間相互拉扯的情感關係,試圖在困境中召喚出人性中暗藏的魔鬼。三間密室以驚悚的氛圍綻放恐懼,然而,在毀滅殆盡的空間中,仍可透過舞者反覆的動作傳遞出人類對愛的渴望
11月
24
2024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