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好好地說再見?《時。光》
9月
14
2017
時。光(光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56次瀏覽
張峰瑋(劇場工作者)

家就像是每個人的B612星球,那裡總有一朵驕傲又溫柔、獨一無二的玫瑰,而我們卻總得離家去看看這個世界的模樣,但不管我們去到哪裡,心裡始終有個寄掛,於是潛藏在《小王子》瑰麗奇幻冒險之下的核心命題便是「告別」;隨著歲月流逝,生命並不像是信念,可以選擇在長大之後持續堅持而不被遺忘/無需告別,當孩子長大的同時,大人也就蒼老了,這是無可躲避的傷感,而「如果你想和人產生羈絆,就必須承受流淚的風險」(“One runs the risk of weeping a little, if one lets himself be tamed.”)。

光劇團的〈星球童話〉從《小王子》故事結局處的陰暗面、嚴肅面來切入,講述小王子結束冒險之後回到家鄉B612星球,發現他所深愛的玫瑰已瀕死,自此開展出一則臨終陪伴以及身後追憶的故事,開頭由林一秀飾演的小王子簡單獨白帶出故事前情,旋即推開遮台的大擋板、露出台上一枝兩、三公尺長的放大版枯木玫瑰,首段故事〈王子與玫瑰〉便是以林一秀與這枝枯木的「對手戲」來構成,只見林一秀與之對話、攙扶、擁抱、上藥、著裝,過程中亦在小王子、醫師、玫瑰等角色間轉換扮演,節奏流暢、角色切換迅速而到位,並且沒有因忙碌的表演而忽略劇情,從一開始小王子的細心照料及兩造情深,到後來玫瑰病情加重所產生的焦急與忿怒等情狀依然極具渲染力,最後仍無法救回玫瑰時的脫力感更是使人絕望。

小王子將玫瑰生前提到的「葉子邊緣的亮光」做為動機,展開他第二度的星球旅行,之後的三段小故事〈火燒屁股的股票人〉、〈火星人的另類告別〉、〈微生物的初生派對〉運用與原著類似的節奏進行著,編、導、且獨演的林一秀繼續非常靈活地運用她的肢體及聲音,精湛地表演出三顆星球上、三種型態各異的特種生物。精彩的表演之餘,劇情仍然沒有被冷落,發於凋零之後的思念在經過漫長的歲月以及悲、喜事件之後沉澱下來,在最後利用小王子故事本身的奇幻色彩,無突兀地安插進一個宇宙生命輪迴的專屬星球,且小王子的情緒一路不斷地持續整裡,至此已能以較為冷靜或說成熟的心態來重新檢視自己看待逝去生命的方式,並透過最後一顆住著微生物及生物靈光的星球尋求到了慰藉,通篇滿滿的追憶思念並尋求到了寄託,成為了小王子生命的一部份,收得相當完美。

比之2015年動畫電影版本的《小王子》以長大過後遺忘初心的青年王子及從老飛行員身上找到初心並一舉拯救了小王子的女孩來相對嚴肅地再次述說「不要忘記從前的自己」,〈星球童話〉選擇延伸原典、將「如何好好地向所愛之人告別」這個題目擴大來作,說得深刻入裡但並不顧影自憐,整體來說仍以童話與童稚的肢體建構而成,殘酷中的溫暖、黑暗裡的星光,浮游人世裡的薄倖,在舉重若輕的演出裡詮釋得恰如其分。

《時。光》

演出|光劇團
時間|2017/08/28 19:30
地點|77 OMG 文創中心 3F Studio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加冕禮成,除了至上的冠冕,馬克白又以垂落的破鑼為假面,不露真容地竊佔所有明日。但白大鉉告訴我們不必絕望——表演雖一度弄假成真,但舞台與演出早已設下時限,冠冕由塑膠所製、銅鑼既不能重圓,權力者當然不能永恆在位。
11月
19
2025
全劇的短景皆以相對輕薄的篇幅展演,可見演員不斷於不同角色之間轉換的功力,篇幅的短促卻使人難以得到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較難深入理解角色內心,以寫實表演為基底的處理手法,似乎難以讓這些現象的荒謬性成為真正的奇觀。
11月
17
2025
《寶島一村》不僅是一部關於眷村的戲,更是一場關於「如何再現歷史」的劇場體驗。它讓觀眾在回味與疑惑之間,重新經驗歷史作為一種活的行動——可被身體感知、也可被再度想像。
11月
14
2025
《了解了》有以表演者本身精湛實力收服觀眾的讚嘆,也有在觀眾佈下的陷阱裡努力存活下來後的拍手叫好,段子《ABC》結束得無厘傻氣,觀眾仍報以客氣禮貌的笑聲作為回應。
11月
12
2025
然而刺激越是強烈,亞洲就越是被概念化與抽象化。以小吃攤為中心的雙層設計,更強化了「亞洲作為他者」的舞台效果。當兩位食客上前,他們碰到的不是在乙支路三街或者西面經營布帳馬車的某位南韓大叔,而是旅外已久、表演資歷深厚的Jaha Koo。
11月
07
2025
當所有藝術形式都可自由融合,馬戲若不再以其獨特的身體語彙說話,終將在劇場化的潮流中被同化。而《奔》的美,在於它如何赤裸地呈現了這個時代的疲憊與矛盾——亦讓我們看到馬戲正奔跑於兩個極端之間:渴望成為詩,但也害怕失去根。
11月
07
2025
兩個移動遊走式演出,不約而同皆以環境為主角,由於人的行動及介入而構成新的意識邊界:直視早於人類存在的世界,裸裎人類存在的本質。劇場創造了一場集體在場的無人地帶,讓人重新體驗:為何是人?因何而活?
11月
06
2025
《2064:奧運預演》誠然是一個較為「獨派」理想主義式的想像。能夠處變不驚、能夠包容異己,甚至在坦克出現時人民會齊心擋在槍砲之前。除了作為「他者」的 Ihot,以及最初搶評審席的辯論戲碼之外,少了些較為矛盾或對立的聲音。
11月
05
2025
《2064:奧運預演》並無意處理上述現世預言般的想像,因而讓「未來」成為「不可能的現實情境」之代稱,藉由翻轉不可能為可能,將現實世界因「幾乎不可能發生」而缺乏著力點的諸多爭論搬上檯面。
11月
05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