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氛圍中,諧趣的傳統《狡兔三哭》
4月
10
2023
狡兔三哭(不貳偶劇提供/攝影芥末影像)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8次瀏覽

文 蘇恆毅(專案評論人)

不貳偶劇的《狡兔三哭》沿襲去年(2022)《三人成唬》的生肖命題,以兔子為主題,將〈因幡之白兔〉、〈咔嚓咔嚓山〉與〈竹生島〉作為主要發想,同時結合熟知的兒歌、諧音,與近一年間的時事哏,將原本比喻人善於風險管理、其後引申為形式狡詐的「狡兔三窟」,轉化成為在生活夾縫中各種求生機趣的日常小品。

雖是偶戲與落語的跨界演出,未見常見的彩樓並不意外,但演出空間布置的是以花布與古著建構成的兩層空間,第一層空間擺放小台,為落語師戴開成的表演空間,其上的第二層則為偶戲的表演空間,從空間上來看,職司分明,兩種演出形式相輔相成,落語師講述整體故事,而偶戲則成為故事中的內在敘事,強化細節與角色間的互動。

對臺灣觀眾而言,落語並非常見的表演藝術,加之主要故事內容亦非大眾熟悉的日本童話與神話,因此要如何「在地」,則形成另種考驗。而從空間布置的花布與古著,以及落語師身穿大紅家居服裝、雙手冗掛著三色茄芷袋,則有一種這是身處在市場一隅,既是講述故事、卻也透過故事中的諧音與時事哏批評時政(例如以母鱷魚諧音某資深媒體人、用身分騙取選票的政客等)。這些諧音時事哏自可隨時空替換,然從整體演出氛圍而言,街談巷語作為日常,人人都可言談、並會心一笑,從而帶出落語自身的諧趣,以及故事流傳的通俗性質,多方面地讓落語演出與日本故事在地化。

且此種市場的日常感,也透過繪師方志偉化身為闊葉林保育協會理事長,頭戴宮廟鴨舌帽、身穿「老屁孩」T恤,講述狸貓的生物特性,也帶領著觀眾一起用準備好的葉片變魔術,笑鬧之中,兼有倡議與賣藝兩種尋常可見的生活風景,惟因將日常變得不尋常,才能夠引起觀眾的歡笑。

至於偶戲的部分,由於是新的故事,乍看之下沒這麼傳統,但實際上,偶還是傳統的偶,表演的形式也依循傳統的形式,演出落語段子間,兔子與狸貓間狡詐心機的互動。除了是作為落語表演的內在敘事外,落語表演中也不時看到偶戲在台上補充畫面,如在唱著「羅老先生有塊地」時,動物偶即在台上演出。

因此偶戲與落語表演在本作中相輔相成,偶戲既是故事中的內在環節,同時也是落語表演的外在補充;同樣地,落語表演也不單純只是敘事,也同時具備說書的涵義,兩相映襯,各有特點、卻也不搶風采──若真要說,大概只有因為傳統戲偶較小,在落語師表演的過程中,由於注意力較易集中在落語師身上,加上場景繽紛,稍不留神,確實有可能遺漏偶戲的表演,但仍瑕不掩瑜。

故事本身或如演出自述言「是沒什麼警世味道的童話」,整體演出的輕鬆活潑也確實較難讓人注意到寓言的諷刺性,但,雖說是各類故事集合成的作品,但在現代真的需要將這些故事的寓意,透過演出直接地揭露在觀眾眼前嗎?或許演出本身就是要翻轉寓言故事的作用,同時在演出的最後,利用偶戲翻轉兔子的形象──原來真正狡獪的,正是那隻兔子!突如其來的翻轉,爽利卻又簡單地引起觀眾一笑,未為不可。

《狡兔三哭》

演出|不貳偶劇
時間|2023/02/25 19: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二樓藝文空間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謂的「跨界合作」並非首次,這已是繼2020跨2021年《戴開成落語:寶船浮世》(鄰人製作)、2022年《三人成唬》(不貳偶劇)後,布袋戲師郭建甫、落語家戴開成(開樂亭凡笑)與繪師方志偉(方尾)三人組合的第三次演出⋯⋯
3月
08
2023
《狡兔三哭》在原先較為平淡的故事中加入時事梗、諧音梗和一些異想天開的無釐頭元素,甚至在段落之間的串場讓繪師身著印有「老屁孩」的衣服,一本正經地拋出帶點尷尬和冷幽默的「胡說八道」,增添另種微妙的滋味⋯⋯
3月
08
2023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