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之經典重現《酒神的女信徒》
10月
28
2016
酒神的女信徒(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94次瀏覽
謝昱萱(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

今年2016國際劇場藝術節,邀請希臘阿提斯劇院藝術總監、國際戲劇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狄奧多羅斯.特爾左布勒斯來台執導希臘經典悲劇《酒神的女信徒》,並結合國內知名十鼓擊樂團現場演出;其中劇情內容為描述酒神Dionysus來到底比斯及其報復計畫,透過建立教派召集女信徒們上山狂歡、解放,但此舉卻與底比斯之王Pentheus發生衝突,而在Dionysus的鼓吹及蒙騙下,Pentheus為一探信徒們的祭祀儀式喬裝成女性的模樣前往,最後在混亂中遭親生母親殺害,家人隨之被放逐,是齣經典的希臘悲劇。【1】

此作選於兩廳院藝文廣場作為戶外演出空間,並藉由黑色圍籬框出其活動範圍,當中階梯上坐南朝北的觀眾可俯視前方圓形舞台,部分觀眾則環繞於兩側,進而還原古希臘時期劇場的模樣,而背景除兩廳院廣場的特色磁磚外,前方是中國傳統殿堂式的國家音樂廳,視覺上可直擊中西文化的交融。開演時,大鈸一響,戲劇院簷瓦上頭的鳥兒竟成群地啾叫著,似乎正為悲慘的開始而預言,表演者們手持鼓棒,以重心前傾、延伸步伐的姿態依序出場,定位後即開始奏曲,當現場隆隆鼓聲劃破長空之際,即展開此儀式性典禮。

在本齣《酒神的女信徒》製作中,從演員台詞中可見導演近乎完整保留原始文本樣貌,其中演員與鼓樂的並用、融入角色的歌隊、一目了然的動線,及簡約的舞台設計,皆使場面調度更為精煉,甚至透過角色於舞台上下空間的配置,凸顯其權勢上的對比。此外,符號於劇中塑造出的意象令人深刻,如配戴於演員頭部的立方體及手持圓筒,搭配可發光之設計,在彼此對話中似乎將演員推入另一幻境裡,使其蒙蔽雙眼、與現實隔離,又如面具般強調遮掩與解放間的變化;而視覺色彩亦印象鮮明,除了以黑白兩色為主的場景與服飾外,塗抹於信徒胸前的紅色顏料、情緒轉換的紅色方形板塊等皆是獸性、解放、女性等象徵。

令人震撼的是,演員於一個半鐘頭的演出中長時間投入,其角色的姿態多強調下盤與核心肌群的顫抖、氣聲由內而外的釋放、精力延伸至四肢末端,加上緊繃上仰的臉部表情,此能量的釋放正為一種體力與專注力的雙重考驗,雖說眾多演員裡彼此的質感詮釋並不一致,但氣息卻是一體。此外,開演前大雨滂沱,迫使觀眾皆身穿雨衣,藉由現場演員竭力、扎實的表現,及潮濕悶熱的觀演環境,使觀者彷彿歷經現場難耐之氛圍。

最後,劇終前留下了一名身染紅藍雙色顏料的迷失信徒,在排列間他的體態、樣貌與色彩有別於他者,其迥異的模樣不禁讓人思考顏色於劇中的配置關係,而回歸原文本探討,一個強調父權主義的社會中,擁有女性長髮的酒神本具有非理性力量的展現,搭配女性信徒的組合正是一種反秩序、反文明的表現,然而,女性飽受壓迫之處境早已隨著時代逐漸轉變,如今原著重新搬演,也許置入這混合色彩的角色正是為此劇留下的另一眼界。

註釋

1、取自《酒神的女信徒》節目單

《酒神的女信徒》

演出|狄奧多羅斯.特爾左布勒斯
時間|2016/10/22 19:30
地點|兩廳院藝文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齣製作訴諸形體、能量、感官,而變得酒神化。演員與觀眾之間的溝通,不再以對話主導、以智性思考或以情緒傳達,而是以全身巨大表演能量所散發出來的在場狀態(presence),將文本深蘊的張力更為普世化,同時也激盪起了跟整個展演空間的對話。 (吳政翰)
11月
01
2016
果陀劇場《三個傻瓜》改編自2009年印度寶萊塢經典《三個傻瓜》(3 Idiots),不僅具歷史意義,也面臨極高的轉譯門檻。如何在忠於原著精神的基礎上,透過文化在地化的重組,讓這部挑戰傳統教育體制故事與臺灣當代觀眾產生情感連結,無疑是一大挑戰。
7月
01
2025
《上樑》演繹的與其說是勞資關係,不如說是創作者內心戲的兩種掙扎。而最為荒謬之處,還在於這種理想與體制的二選一,居然是讓工人的身體代為殉道,以維持創作者站在反體制立場上的純潔性。
6月
30
2025
本劇意圖戳破的人性,就這樣縈繞在兩人迥異的身分之間。顯然,小天是真心想幫忙,但我們卻也很難指責意欲維持尊嚴的阿修有什麼過錯,一切只因這幢大廈的結構已扭曲到讓任何善意,都只能被錯解為上對下的傲慢。
6月
30
2025
《上樑_下工後的修羅場》在舞台上創造了一個現實世界的模型,有相當豐富的細節,卻少了些粗糙的真實感,主人翁的際遇,令人感傷,卻難有深切的同感,如果有社會批判的意圖,也稍顯失焦。
6月
30
2025
本次演出試圖以魔術與戰爭這兩個規模懸殊的想像間交織張力,輔以演員的生命經驗敘事,直面觀眾並揭露出關於世界鮮為人知、或眾所皆知的秘密與真相。
6月
23
2025
相對於《騷動之川》以精密的當代語言,攪動邏輯,最後發現暴力最深沉處,無言可表;《落頭氏》則從古老東方傳奇中提煉身體與聲音,創作全新的意象,調動感官,超越語言邏輯的限制,開啟觀眾隱匿的記憶與經歷。
6月
18
2025
當天現場的大量互動,幾位演員親切平易,通過劇情設計和美食雙管齊下,鬆動了無形的觀演界線,純粹的觀眾設定已經消失,成為兩批各有不同任務的參與者
6月
16
2025
挽回人世間的正義,理當如此——但死者能否有?《騷動之川》便是意圖把它昇華到神思境界,召喚萬物齊運的感素;端看首幕的女神到幕終的女童,一個令人矚目的美學扣環。
6月
12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