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回歸‧運動人生《戰+》
1月
03
2020
戰+(動見体提供/攝影唐健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31次瀏覽

徐珮芸(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學生)


2009年,導演符宏征首創「運動劇場」系列作品《戰》,透過劇場將體育賽事與日常生活巧妙連結,角色輪番上演各式各樣的情境,從運動肢體動作中發現如同現代舞的美感;展現力與美的同時,也映照出運動如人生、人生如戰場的哲學思考。今年適逢《戰》十周年,動見体為此特別推出《戰+》,邀請了戲劇構作傅裕惠加入,以不同的眼光與觀點協助導演重新組織調整劇作,並以曾參與演出的五位演員:王靖惇、理想爸-威廉、劉心宇、劉嘉騏、魏雋展,加上三位新成員:王世緯、李明哲、楊傑宇,完成演出。在這饒富意義的時刻再度聚首,時間在演員身上留下痕跡,十年來累積的身體經驗互相激盪與轉化,以時光底蘊淬鍊出全新片段。【1】

就導演手法而言,將劇場結合運動,與日常生活產生呼應,是種有趣的創作模式,也十分貼切。首先,運動是個最容易讓自己對身體產生覺察的方式,比起肢體或舞蹈劇場,在呈現上最能讓觀眾看到直接的肢體語言並產生共鳴,因為運動是普遍的人生經驗,而且在運動的時候,人會專注於調整自己的呼吸、控制自己的身體、感受汗水的流淌,來應付自己的對手或接下來需要身體做的指示,就如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調適自己去面對各種任務和人一般。其次,運動的訓練、規則、術語等,或多或少也對照到人生場景,如對著牆面不斷地擊打乒乓球,就像機械式地上班族生活;裁判不公平的判決、規則的錯用,就像在職場上受到不平等的對待與歧視等。

劇中角色都沒有特定的個性或鮮明的性格,甚至沒有名字。而舞臺上上演的其實就是所有人在人生中可能都會碰到的情境,身為觀眾,有時候能夠藉此把自己投射在角色身上,彷彿看見自己人生的境遇。不過,與先前版本不同的是,往年角色服裝同時有運動服和西裝,今年皆著西裝;因此,劇中的情境便比較侷限於上班族的職涯情境,且角色恐因穿著西裝而使一些肢體動作受限,這點是我認為稍微可惜的部分。

劇中場景有兩個,一為競技運動場,另一則為辦公室。競技運動場運用了水源劇場的三面式觀眾席,但僅有正面面對舞台的觀眾席有觀眾入座,左右兩側的觀眾席則沒有,因此兩側的觀眾席空蕩蕩的,僅有前面三排有放置一些球類、包包、毛巾等等。在演後座談會中,我向導演提出了這方面的問題,導演表示其實那裡有開放售票,只是沒有售出,因此它就運用了這閒置的空間來放置演員暖身的物品。雖說是因為碰巧才運用到兩側觀眾席,但比起將簾幕拉起、遮擋住沒有售出的座位,我認為這樣的碰巧反而恰到好處,真的營造出舞臺上是一個運動競技場的感受。

至於辦公室場景的部分,沒有使用太多辦公相關的實體道具,僅有一張角落的沙發以及一張在舞臺中央的桌球桌。雖然實體道具僅有兩樣,但就是只有這兩樣道具,才營造出階級上的對比──老闆坐在舒適的沙發椅上,對著在桌球桌上賣力打球的員工頤指氣使,甚至進入員工的領域進行壓榨。場上最後方還有一個貫穿全劇的大型數字計分板,在劇情中有計分的作用,右下角還有個角色在此跳瑜珈或游泳,偶爾會帶領場中央其他角色說出臺詞,象徵的是角色內心的聲音。然而筆者認為,人們內心的聲音有時並不會像這般的平靜,有時可能是衝動的、非正向的聲音,因此用瑜珈或游泳的方式感覺較無法全方位的詮釋。演後座談會中,筆者也有向導演提出這方面的問題,導演將問題拋回問我,我則提出了一個方式:可以把這個象徵內心聲音的角色放在計分板中央上方的位置,可能偶爾做瑜伽,偶爾做激烈運動,就像是或靜或動地在一個較高份量的位置影響著角色的行動。導演說,他也有考慮過這個方式,並且是用一個救生員的角色,下次若還有演出的機會可再多方嘗試。

劇中的道具除了場景的沙發和球桌之外,只有乒乓球、球拍、裁判的哨子、隔板等和乒乓球相關的小道具,與往年還有使用其他球類跟道具不同。乒乓球的意象使用得很恰當,可以說是球類運動中,等待擊球時間最短的運動,也就是打擊出去後,很快地就要再次揮拍。這呼應了日常生活中不斷接踵而來的工作任務、人際關係、煩惱、問題等,隨著角色的心理壓力提升,可以看見角色愈發焦慮地擊球,隨之越來越快,最後球落地,角色因此失落,卻又得再拾起另一顆球繼續下一場擊球,就像人生中也會面臨不斷地跌倒與爬起。除了獨自打球,劇中還呈現了女角色和男角色以乒乓球對打的情景,之間還有一位裁判進行裁決;但每次分明是女方得分,卻胡亂套用規則硬是將分數判給男方,連結到的是社會上抑或是個人人生中不公平的狀況。乒乓球賽的尾聲,天花板上忽有一大箱乒乓球傾瀉而下,場面頗為震撼,也象徵著角色們內心的崩解,以及他們人生中必須面對的、永無止盡的課題。不過,雖為運動劇場,全劇要呈現的人生意義也不只有乒乓球這一項連結,但劇中的其他運動都以無實物、肢體語言的方式呈現,故筆者認為較不連貫。運動劇場算是個頗新的形式,還可以再繼續思考如何使它更完善。

劇中的燈光效果設計得非常好。辦公室場景使用了日光燈的排列,冷色日光打在那個場景的角色身上顯得毫無生氣,呼應他們在職場上的乏味、無奈與無力。甚至在數量龐大的乒乓球落下時,這些日光燈也跟著垂下,但沒有墜到地上,而是像角色內心產生地震般地將這些燈光震得歪七扭八,只剩幾絲電線掛在天花板上。在全劇接近尾聲的部分,燈光運用了「閃光」效果,臺上每個角色做著連續的肢體動作,在燈光一閃一滅的情況下,就像是看到臺上的角色不斷地被定格一樣,看起來極震撼,也讓我看到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人們在其中的掙扎與不斷地適應著變化。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與面對各種競爭壓力,就如同運動競技場的運動員一樣拚命。十年來社會變遷或大或小,讓人們加速面對快節奏且混亂的生活,正如同面對一場無形的戰爭,有時候我們必須像激烈球類運動一樣快速地反應擊球,有時候我們又得像和緩的伸展運動一樣讓自己慢下來放鬆;因此,如何在失速的年代找到屬於自己的步伐與呼吸,在這齣劇作裡或許能找到屬於自己人生的答案與方向。【2】


註釋

1、文字取用自動見体劇團《戰+》新聞稿。可參考網址:https://reurl.cc/xDmQX1

2、同前註。

《戰+》

演出|動見体劇團
時間|2019/12/22 19:30
地點|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結束之後,除了大呼過癮,為演員和燈光、舞台拍手之外,幾乎沒辦法產生更多的發想。或許這就是肢體劇場面臨的必然問題,在絢爛的肢體動作面前,劇情很難不顯得蒼白。(王逸如)
1月
03
2020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