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時代重新思考當代音樂的發展《無人音樂會》
10月
16
2018
無人音樂會(國家兩廳院、CCRMA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17次瀏覽
武文堯(專案評論人)

2017年臺灣大學的畢業典禮上,電腦資訊專家李開復的演講圍繞著AI人工智慧,並大膽的說出了他的預測:「未來十年的 AI 革命比工業革命規模更大,而且來得更迅速猛烈.....人類百分之五十的工作將被AI取代」。這應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科學、資訊蓬勃發展的二十一世紀必然得面對的現實。隨著人工智慧能夠運用的層面愈來愈廣,藝術創作與科技的關係成為了許多具有前瞻性、前衛思考的藝術家們熱衷討論的話題。一場名為”Concert of Machines”《無人音樂會》的演出,終於在2018年的台北上演了。這是一場實驗性質的、嘗試、摸索般的概念演出,試圖激起參與者的好奇與討論。雖然這樣一場很特別的音樂會與AI人工智慧並沒有絕對的關係,不過卻是完全仰賴科技,讓電腦程式、音響、機器「取代」人類成為音樂會的主角。

《無人音樂會》為2018兩廳院新點子樂展:「聲音方程式」系列演出的壓軸,此次新點子樂展由作曲家趙菁文擔任策展人,在三場系列演出中探討科技與音樂的微妙關係。這場演出由國家兩廳院與史丹佛大學音樂聲學電腦研究中心(CCRMA)合作,並找來導演張育嘉、燈光設計鄧振威、劇場空間設計黃廉棨等台灣劇場專家,讓此音樂會有著「音樂劇場」般的效果,融入了戲劇的元素。從實驗劇場的入口到劇場內,被佈置成像是高科技實驗室,煙霧朦朧的神秘空間中,全副武裝、身穿實驗室白袍的科學家(演員)們不斷穿梭來回,他們不只是視覺上的效果、靜態的道具呈現,而是直接進入了演出當中,與音樂、聽者互動。一場七十分鐘的演出,不用正襟危坐,而是在劇場中設置了數塊幾何圖形的平台,觀眾可以或坐或躺,甚至可以隨意走動;一場「音樂會」聽眾不再是被動參與,而是主動的進入到表演的一部份。觀眾被三十二顆揚聲器環繞包圍,直覺的進入到聲音當中,構成了所謂的3D放射狀沉浸式聲場。進一步說,實驗劇場共安排放置了四階圈共三十二顆揚聲器(頂圈4+斜上圈8+耳際圈12+地面圈8),整場演出便是透過環繞音響而產生的效果,讓聽眾融入不同的音場中。

瑞士音樂家夏佛(Chris Chafe)創作的《番茄五重奏》(Tomato Quintet)(2007),為一聲音裝置作品,音樂家利用電腦紀錄了一籃番茄在十天內成熟的過程,並將數據轉換成聲音,使用類管風琴的合成音色,將十天的番茄成熟過程轉換成十分鐘的「音樂」。整首作品大致上是由突然拔高的音頻彼此交錯,象徵著番茄成熟期間二氧化碳與其他氣體大量溢出的瞬間。配合著音樂的內容,在演出開始之前由實驗劇場絲瓜棚(張力索式頂棚)由上往下、降下了幾籃裝滿番茄的簍子,並由「白袍科學家」發給在場的聽眾。聽眾可以一邊品嚐番茄,一邊聽這首番茄五重奏,不知不覺中讓自己好像成為、參與了番茄成熟過程中的一部份。

葛蘭佐的(John Granzow)《3D像素之歌》(Vox Voxe)(2014)則是相當具象的呈現3D列印機運作時的機械聲響。劇場內現場擺放了一台3D列印機,並利用即時錄影的方式將影像投射在劇場牆壁上,透過環繞式揚聲器播放的,是藉由電腦軟體重新整理與處理後所得的機械式、無音高的3D列印機聲響。此首作品與音樂會開場的羅佩茲(Fernando Lopez-Lezcano)《機器之歌》(The Hidden and Mysterious machinery of Sound)(2015)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音樂家同樣透過電腦程式軟體合成了一種虛擬的、想像的機器聲音,呈現像是時鐘、齒輪運作時的聲響。十幾分鐘的時間內聽眾彷彿被機器包圍,直覺的體會了機器的孤獨、不諳人性與冷酷,劇場內特別設計的燈光與音樂配合著,增加了機械性的語言。

演出中比較特別的是兩首由團隊共同創作、設計的聲場呈現:《聖索菲亞大教堂聲場:聲音肖像》(2008)、《苗栗功維敘隧道聲場:火車回憶錄》(2018)。前者為史丹佛音樂聲學中心與史丹佛藝術史學系合作,透過數位科技錄製聖索菲雅大教堂(伊斯坦堡)的聲場,並找來Cappella Romana合唱團於史丹佛大學音樂廳演唱、錄製拜占庭時期教會音樂,透過電腦後製加工,將合唱團的聲音加上聖索菲雅大教堂的聲場,模擬教堂中的效果與其場地特有的共鳴。製作單位試圖在演出當下,透過精密計算過的三十二顆環繞揚聲器,將實驗劇場變成聖索菲雅大教堂那挑高、圓頂的大廳,讓聽者得以於中世紀的吟唱聲中,神遊、超脫於那遙遠的東方世界中。後者創作概念基本相同,製作團隊親到苗栗功維敘隧道內錄製聲場,演出當下彷彿帶領聽者穿越時空,來到日據時期的功維敘隧道內,表演最後從遠方傳來的隱約火車聲,讓實際的聲場中多了來自聽眾的浪漫想像。

《無人音樂會》探討了科技與人性的關聯,並預示了當代音樂的走向。其實早在二戰結束後、1950年代左右,歐洲就已經興起了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風潮,法國音樂家皮耶.亨利(Pierre Henry, 1927-2017)與皮耶.薛費爾 (Pierre Schaeffer, 1910-1995)於此時開始了具象音樂的創作、推廣,德國作曲家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1928-2007)也留下了大量實驗性質作品。在1992-93年史托克豪森完成《直升機四重奏》(the Helicopter String Quartet)後,大致上已將現代音樂推向一個複雜的巔峰,之後的音樂創作漸漸的回歸到傳統的形式,大膽、激進的風格慢慢成為過去式。史丹佛音樂聲學中心的《無人音樂會》(或者也可稱為揚聲器音樂會)無疑找到了當代音樂的另一種可能性,借助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定能玩出較二十世紀中、後期更新奇、令人耳目一新的創作。不過當程式碼多於音樂必須的感性,當數位計算取代人性溫暖的構思,音樂是否還保有它的本質呢?音樂究竟只是單純的聲音排列,還是必須經過藝術化的設計與詮釋?《無人音樂會》是「音樂會」,抑或只是科學上的聲學實驗呢?

「AI無法感性自由創造,不懂美,不懂幽默」,李開復博士在演講中不只預示了AI時代的全面來臨,更智慧的加上了結論。不論科技如何推陳出新,藝術的感性價值將是永遠無法取代的。

《無人音樂會》

演出|3D放射狀陣列聲源技術/史丹佛大學音樂聲學電腦研究中心CCRMA
時間|2018/09/30 14:0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
鋼琴手曾增譯流暢的即興、潘查克熱力四射的節奏,以及貝斯手藤井俊充迷人的低音線條,以及蕭育融出色的吉他演奏,都為整場演出增色不少。他們成功地襯托了潘子爵的演奏,打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音樂場景,堪稱本年度流行爵士音樂會的代表作。
11月
01
2024
幕聲合唱團應該是全台唯一由音樂系聲樂主修的純女聲組成的專業合唱團。她們專精的聲樂演唱技巧,學院舞台肢體訓練的出身,在舞台上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貌。團員們擁有極為細緻多變的音色,更有能力詮釋不同風格、時期或語言的曲目,這些作品對她們而言不是一座座需要奮力攀爬的高峰,而是一件件可以用心雕琢的藝術品。
10月
28
2024
作為系列舞作的階段性觀察,除了選擇深入作品仔細剖析外,若能從產製脈絡直搗創作核心,試圖結構化作品本身,或許可以進一步聚焦當中的文化生產過程,藉此留意其間形構的「原住民性」主體思考――亦即如何與族群性和後殖民情境互相對話
10月
23
2024
明明導演的設定是流行文化上辨識度極高的1960年代,為什麼這樣一齣「寫實歌劇」,在視覺與戲劇上的呈現卻充滿了不寫實感?雖然國外歌手不盡完美,但要是有個聲樂指導,事情很可能就會發展得不一樣!
10月
23
2024
要帶領一組成功的大樂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控制和聲之間的平衡,讓十幾件不同的樂器,隨著節奏有默契地一起呼吸,至為關鍵。透過反覆練習、慢慢調整,尋找「對」的聲音,正是雪莉.梅里卡萊帶給「臺北DIVA爵士大樂團」最寶貴的功課。
10月
22
2024
我們要怎麼返回當初充滿活力、令人振奮的活動規模?又或者——在當前的境況、當下的這個「形式」中,我們如何重新創造出有意義的、有開創性的「內容」?如果音樂節的小規模已成必然,那麼我們如何玩轉手上有限的資源,為現代音樂重新注入活力?
10月
2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