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時代重新思考當代音樂的發展《無人音樂會》
10月
16
2018
無人音樂會(國家兩廳院、CCRMA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25次瀏覽
武文堯(專案評論人)

2017年臺灣大學的畢業典禮上,電腦資訊專家李開復的演講圍繞著AI人工智慧,並大膽的說出了他的預測:「未來十年的 AI 革命比工業革命規模更大,而且來得更迅速猛烈.....人類百分之五十的工作將被AI取代」。這應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科學、資訊蓬勃發展的二十一世紀必然得面對的現實。隨著人工智慧能夠運用的層面愈來愈廣,藝術創作與科技的關係成為了許多具有前瞻性、前衛思考的藝術家們熱衷討論的話題。一場名為”Concert of Machines”《無人音樂會》的演出,終於在2018年的台北上演了。這是一場實驗性質的、嘗試、摸索般的概念演出,試圖激起參與者的好奇與討論。雖然這樣一場很特別的音樂會與AI人工智慧並沒有絕對的關係,不過卻是完全仰賴科技,讓電腦程式、音響、機器「取代」人類成為音樂會的主角。

《無人音樂會》為2018兩廳院新點子樂展:「聲音方程式」系列演出的壓軸,此次新點子樂展由作曲家趙菁文擔任策展人,在三場系列演出中探討科技與音樂的微妙關係。這場演出由國家兩廳院與史丹佛大學音樂聲學電腦研究中心(CCRMA)合作,並找來導演張育嘉、燈光設計鄧振威、劇場空間設計黃廉棨等台灣劇場專家,讓此音樂會有著「音樂劇場」般的效果,融入了戲劇的元素。從實驗劇場的入口到劇場內,被佈置成像是高科技實驗室,煙霧朦朧的神秘空間中,全副武裝、身穿實驗室白袍的科學家(演員)們不斷穿梭來回,他們不只是視覺上的效果、靜態的道具呈現,而是直接進入了演出當中,與音樂、聽者互動。一場七十分鐘的演出,不用正襟危坐,而是在劇場中設置了數塊幾何圖形的平台,觀眾可以或坐或躺,甚至可以隨意走動;一場「音樂會」聽眾不再是被動參與,而是主動的進入到表演的一部份。觀眾被三十二顆揚聲器環繞包圍,直覺的進入到聲音當中,構成了所謂的3D放射狀沉浸式聲場。進一步說,實驗劇場共安排放置了四階圈共三十二顆揚聲器(頂圈4+斜上圈8+耳際圈12+地面圈8),整場演出便是透過環繞音響而產生的效果,讓聽眾融入不同的音場中。

瑞士音樂家夏佛(Chris Chafe)創作的《番茄五重奏》(Tomato Quintet)(2007),為一聲音裝置作品,音樂家利用電腦紀錄了一籃番茄在十天內成熟的過程,並將數據轉換成聲音,使用類管風琴的合成音色,將十天的番茄成熟過程轉換成十分鐘的「音樂」。整首作品大致上是由突然拔高的音頻彼此交錯,象徵著番茄成熟期間二氧化碳與其他氣體大量溢出的瞬間。配合著音樂的內容,在演出開始之前由實驗劇場絲瓜棚(張力索式頂棚)由上往下、降下了幾籃裝滿番茄的簍子,並由「白袍科學家」發給在場的聽眾。聽眾可以一邊品嚐番茄,一邊聽這首番茄五重奏,不知不覺中讓自己好像成為、參與了番茄成熟過程中的一部份。

葛蘭佐的(John Granzow)《3D像素之歌》(Vox Voxe)(2014)則是相當具象的呈現3D列印機運作時的機械聲響。劇場內現場擺放了一台3D列印機,並利用即時錄影的方式將影像投射在劇場牆壁上,透過環繞式揚聲器播放的,是藉由電腦軟體重新整理與處理後所得的機械式、無音高的3D列印機聲響。此首作品與音樂會開場的羅佩茲(Fernando Lopez-Lezcano)《機器之歌》(The Hidden and Mysterious machinery of Sound)(2015)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音樂家同樣透過電腦程式軟體合成了一種虛擬的、想像的機器聲音,呈現像是時鐘、齒輪運作時的聲響。十幾分鐘的時間內聽眾彷彿被機器包圍,直覺的體會了機器的孤獨、不諳人性與冷酷,劇場內特別設計的燈光與音樂配合著,增加了機械性的語言。

演出中比較特別的是兩首由團隊共同創作、設計的聲場呈現:《聖索菲亞大教堂聲場:聲音肖像》(2008)、《苗栗功維敘隧道聲場:火車回憶錄》(2018)。前者為史丹佛音樂聲學中心與史丹佛藝術史學系合作,透過數位科技錄製聖索菲雅大教堂(伊斯坦堡)的聲場,並找來Cappella Romana合唱團於史丹佛大學音樂廳演唱、錄製拜占庭時期教會音樂,透過電腦後製加工,將合唱團的聲音加上聖索菲雅大教堂的聲場,模擬教堂中的效果與其場地特有的共鳴。製作單位試圖在演出當下,透過精密計算過的三十二顆環繞揚聲器,將實驗劇場變成聖索菲雅大教堂那挑高、圓頂的大廳,讓聽者得以於中世紀的吟唱聲中,神遊、超脫於那遙遠的東方世界中。後者創作概念基本相同,製作團隊親到苗栗功維敘隧道內錄製聲場,演出當下彷彿帶領聽者穿越時空,來到日據時期的功維敘隧道內,表演最後從遠方傳來的隱約火車聲,讓實際的聲場中多了來自聽眾的浪漫想像。

《無人音樂會》探討了科技與人性的關聯,並預示了當代音樂的走向。其實早在二戰結束後、1950年代左右,歐洲就已經興起了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風潮,法國音樂家皮耶.亨利(Pierre Henry, 1927-2017)與皮耶.薛費爾 (Pierre Schaeffer, 1910-1995)於此時開始了具象音樂的創作、推廣,德國作曲家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1928-2007)也留下了大量實驗性質作品。在1992-93年史托克豪森完成《直升機四重奏》(the Helicopter String Quartet)後,大致上已將現代音樂推向一個複雜的巔峰,之後的音樂創作漸漸的回歸到傳統的形式,大膽、激進的風格慢慢成為過去式。史丹佛音樂聲學中心的《無人音樂會》(或者也可稱為揚聲器音樂會)無疑找到了當代音樂的另一種可能性,借助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定能玩出較二十世紀中、後期更新奇、令人耳目一新的創作。不過當程式碼多於音樂必須的感性,當數位計算取代人性溫暖的構思,音樂是否還保有它的本質呢?音樂究竟只是單純的聲音排列,還是必須經過藝術化的設計與詮釋?《無人音樂會》是「音樂會」,抑或只是科學上的聲學實驗呢?

「AI無法感性自由創造,不懂美,不懂幽默」,李開復博士在演講中不只預示了AI時代的全面來臨,更智慧的加上了結論。不論科技如何推陳出新,藝術的感性價值將是永遠無法取代的。

《無人音樂會》

演出|3D放射狀陣列聲源技術/史丹佛大學音樂聲學電腦研究中心CCRMA
時間|2018/09/30 14:00
地點|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中,我們看到了國家交響樂團和台灣歌手一路走來的歷史足跡。從觀眾現場的反應可知,台灣的聲樂發展已足以撐起一片天,此刻起我們不須再憂心哪裡的月亮圓不圓,因為我們和世界看著的是同一個月亮。希望不需要再等一個十幾年,就可以看到完全由台灣歌手詮釋的《玫瑰騎士》。
7月
26
2024
值得一提的是,陳含章在安可曲“Days of Wines and Roses”中嘗試演奏了幾段不常見的大跨步(stride)的樂曲。在演出結束之後,我笑著跟她說,上一回聽stride風格的現場演奏已經是1990年代的事情了!那時候爵士歌手黛安娜.克瑞兒(Diana Krall)來臺北演出,就曾經演過這種走紅於1930年代的老派鋼琴音樂。
7月
21
2024
整體來看,今年的《玫瑰騎士》和過往幾年相比,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它有著編導的介入,因此不能和單純的音樂會形式(opera in concert)相比;然而作為半舞台歌劇(semi-stage),它缺乏導演的個人觀點或美學統合,也無形式上的鋪排呈現,一切平穩保守,毫無冒險,是又一次的「歌劇音樂會」,散發著定期音樂會般的秩序與例行公事之感。
7月
20
2024
擔任演出的台北室內合唱團,雖然並非職業,但所呈現的音準、和聲皆相當完美,中文複雜的咬字,就算投影沒有呈現字幕,聽眾也能清晰理解。指揮鮑恆毅的詮釋也相當乾淨,對於筆者而言甚至有些過度流暢,太過精準,將多數作品詮釋為少了一點冒險精神的安全牌。而透過編曲將李泰祥的歌曲增添另一層詮釋,也是本場音樂會值得一看的特點,相信編曲者接到邀請腦中必會浮現一個難題:最後的成品是要多一點表現自我?或者要忠實地以合唱來表達李泰祥?
7月
10
2024
但在造境與敘境的同時,要思考的不僅只是透過科技媒材觸發觀眾感官經驗這件事。在透過光線、影像、與聲音交錯下的技術設計僅是佈局手段,沈浸式感官的詮釋僅能創造單次性高潮,直觀表象的刺激有其限制性,若能試圖在團體藝術個性展現上多著墨、強化集體特色創造具目的性強的敘事語言、以及深化科技媒材運用的論述,將能成為具代表性的科技藝術團體。
7月
09
2024
歐拉夫森所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在虔誠的巴哈信仰者,或是追憶黃金年代的樂迷心中,應是個大不敬的存在,與其說是古典音樂二十一世紀的變形,更貼切地說,實為一位當代鋼琴家,先將經典拆解,再精挑細選其中的元素,化為自己舞台上的魔法道具。
6月
26
2024
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
6月
26
2024
這些熟悉的樂曲片段雖平凡,卻抹去了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隔閡,使所有人都被音樂家們強大的室內樂磁場所震懾和感染,流露出感動。音樂中,均衡的聲部、規律的節拍以及適度的刺激,即使在身體已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聽到音樂奏響的瞬間依然如同光芒般閃爍,泛音堆疊出豐富的音質,靈魂的聲響以最美妙的方式呈現,這或許是身為音樂家最幸福的時刻。
6月
07
2024
獨奏音樂會,由於沒有其他樂器的陪伴與襯托,雖演奏上能夠自由地展現,然在樂曲細節與樂段流暢掌控上,與現代作品中難以掌握的演奏技法,對於演奏家的要求更為細緻;而高木綾子在此場獨奏音樂會的表現,除將作品完整演繹外,更是在每個音符中展現自我特色,在樂曲演奏的樂音與呼吸間,都令人流連忘返,回味十足。
6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