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秦川入歌裡《周仁獻嫂》
12月
14
2011
周仁獻嫂(賴宇泰 攝,臺灣春風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6次瀏覽
施如芳

話說多年以前,有「活周仁」之稱的秦腔名角李小鋒,到台灣演出《周仁回府》,座中的李佩穎,看得眼熱鼻酸。去年,她奔赴西安短期充電,體驗孕育於「八百里秦川黃土飛揚」的秦腔,向李師習得〈悔路〉一折,返台後在故鄉人面前「吼」秦腔,感覺到身上的歌仔戲細胞,躍躍欲試——不待下回分解,二○一一年歲末,臺灣春風歌劇團劍及履及地推出了全本《周仁獻嫂》。

這一齣築夢踏實的戲,與其說,是緣起於那古老而悽厲的聲腔,不如說是周仁所面臨「不獻嫂,兄即死,既獻嫂,無以為人」的絕境,太過揪心驚魂,挑動了春風眾人的戲癮,非得自己扮上,把這個故事移植到山水青綠的台灣,重生於陰柔和媚的歌仔戲身上。《周仁獻嫂》立基於秦腔本子,不太為難地,就保有傳統戲的節奏和韻致:善惡黑白分明,人物配置精要,情節循著套路,不枝不蔓,觀眾「看頭就知尾」,演出者也容易一以貫之地揣摩角色。

然而像《周》這樣,沒有虛華矯飾的大場面,扎實的戲肉全寫在演員一身,得靠大篇幅的唱念做白托出,對並不以演戲為業的春風成員而言,實在吃重。尤其是帶頭追夢的當家小生李佩穎,既演周仁,自然挑起被錘鍊成獨角戲經典的〈悔路〉,其難度之高、挑戰之大,不言而喻。幸有精通傳統戲美學的前輩演員曹復永擔任導演,場面調度得清靈流暢(特別是上半場),在沒有太多身外物(布景、道具)的前提下,以水袖編派身段,樸實而言之有物;陳欣翰設計的音樂,也可見不離戲譜、因人編腔的功力。故綜合觀之,《周》難掩業餘的身手,但癡心可感,稱得上個個沈穩,沒有人明顯失分。

以俊美扮相「忍辱負重」的李佩穎,創造了歌仔戲版的周仁,無疑是全劇也是全場的焦點,雖有幾處「氣口」,勁頭或轉折不足,但瑕不掩瑜;與李對手戲甚多的邱妤萱(飾李蘭英)、劉映秀(飾杜文學),也有令人動容的表現。唯一科班出身的王婕菱,應邀擔綱反派的嚴年,專攻粗角的她,雖仍在學,卻已是一出台就搏掌聲的準演員,她為公報私仇的小人拿捏出可恨又可笑的嘴臉,使得相對沈重的《周仁獻嫂》,也洩露幾許「再苦也要讓人笑出聲」的戲曲本色。

傳統戲的吉光片羽,固然可以與現代人零距離,但一旦發展為全本戲的格式,以置入目前劇場戲曲的觀演常態,戲劇張力和整體得分就未必能等同折子段落。《周仁獻嫂》的難處,正在於此。上半場從〈抄家〉到〈刺嚴〉,情思飽滿,表演光彩奪目,觀眾入戲正深,突然殺出個中場休息,一時不敢想像下半場能怎麼辦?果然,恰如《牡丹亭》杜麗娘回陽後,只剩收拾人倫殘局,再由皇帝頒旨赦罪,彷彿天道好還。這樣的餘緒,各自抒情表述足矣,再無情節高潮可觀,從新編戲審視之,後繼無力的架構是個缺憾

再從思想面來看。秦腔版的杜文學在抄家被捕前,將妻子託給義弟周仁,遂有嚴年威脅利誘獻嫂得官的後事。此一情節,聯結的是「搜孤救孤,一命換一命」的套路;《周仁獻嫂》最大的改動,便在杜妻懷了身孕,周仁的捨妻毀己,因此多了保住杜府宗基的理由,一命救兩命,看起來似乎划算一點——這種思維邏輯,放上西式的「正義」秤桿,仍搖晃不止。

不過,劇本對正當性錙銖必較的用心值得肯定,況且,熟戲中加入新細節,經過發酵,有益於整舊如新。只是,創意須有思想護持到底,當代台灣戲曲至可貴處,還在「不為皇帝唱讚歌,要為蒼生說人話」(柏楊語),若善加提煉,《周仁獻嫂》不難迴避傳統戲的時代局限。然而,乍知抄家惡耗,杜妻第一時間勸丈夫「生死由命莫再悲憤,君要臣死怎敢不遵」;歷經家破人亡,杜府是在「天子英明宣聖命,忠良沉冤終洗清」唱曲中獲得平反。而後眾人一再以「節義萬古傳」的極致之詞,讚頌李蘭英之死,杜文學又請周仁笑納兒子為義子,先前的大義之舉,竟被舊社會的千萬重關係所收買,這點點滴滴,不免讓《周》落入傳統的圈套,令人有為德不卒之感。

《周仁獻嫂》

演出|臺灣春風歌劇團
時間|2011/12/11 14:00
地點|台北市大稻埕戲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
反觀《借名》,抒情由內心情境的顯影表現,確實凸顯劇中人物行動的心理狀態,但密集情節讓這些設計難以察覺,更偏向填補場景過渡的接合劑。在唸白方面,使用大量四句聯提示角色身分背景資訊,末字押韻加強文字的聲調起伏自成音樂感。
4月
02
2024
這也更仰賴演員的表演與角色建構。三位主要演員王婕菱、陳昭婷與于浩威恰好表現出了三種表演方案——王婕菱可見戲曲表演的痕跡,又更靈活地挪用了自己的肢體與聲音特質,幾個耍帥的動作與神情可見她對人物的刻畫。陳昭婷是最趨近於歌仔戲的,特別是尾音、指尖這些細節都可以看到她相對拿捏在戲曲的表演系統裡。于浩威則明顯沒有戲曲身體,演唱方法趨近流行歌曲,也符合「國外返鄉青年」的人物設定。演員表演的細節,不只是劇場調度上給予了空間,更因他們的表演強化了空間的畫面感。
4月
01
2024